编者按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无数个平凡又非凡的身影,成为安然辽阳最生动的表明。
为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期的强大协力,让辽阳政法干警永葆奋斗激情,勇担振兴大任,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在履行全面振兴新打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打好打赢新时期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力量。
“辽阳长安客”"大众年夜众号特设“榜样力量”专栏,陆续推出一批前辈范例,敬请关注。

榜样力量巧解遗留难题的高手记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千山水泥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会静辽阳长安客 汽车知识

人物简介

李会静代表千山水泥社区领奖

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千山水泥社区党委布告兼主任,曾荣获辽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千山水泥社区先后得到“2017—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安然培植)前辈集体”“全国新时期‘枫桥履历’前辈范例”等名誉。

李会静在社区事情20年,不断总结履历,主动做事、双向联合、强化自治,打造出“机制优化、共治同享、民气向善”的社区管理“新生态”,逐步探索出一条社企共建匆匆和谐新道路,彻底办理了积压20多年的劳动人事抵牾轇轕“老大难”问题。

建专属网格为居民分忧

国有企业改制后,因职工下岗就业难,遗属补助、生活补助发放不到位等问题,产生了大量抵牾。
“这些抵牾就像一堵墙,隔在了企业和老百姓中间,不沟通,抵牾就无法办理。
”于是,李会静主动上门与企业沟通,理解企业的难处,提出由自己为企业免费“代账”,全面接手补助发放,让职工补助发放到位。

社区居民赵某是原国有企业退休职工,赵某去世后,其丈夫吴某创造赵某的职业年金在其生前一贯没有发过,“老赵的原单位也不理解职业年金的事情。
”吴某只好找到社区。
李会静第一韶光咨询了5个干系部门,又向企业遍及了职业年金的发放标准等事宜,企业核查创造的确有一笔钱没有发,随即为赵某补发了职业年金6万余元。

2012年,千山水泥社区开始履行网格化管理,李会静提出建立8个社区根本网格,还要建立3个专属网格,将企业、医院、工矿都纳入到网格里。
李会静见告,专属网格建立后,有专属网格员卖力企业与社区之间互通信息,实现企业内、外“一网统管”“全事统管”。

社企培训助力再就业

今年8月初,一场“家门口”招聘会在千山水泥社区广场举行。
李会静见告,社区很多待业居民都通过招聘会找到了得当的岗位。

近年来,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所引发的抵牾轇轕日益增多,为化解这些抵牾,李会静找到企业切磋,在社区开设“社企培训讲堂”,开展技能培训,办理就业难问题。
于是,月嫂培训班、面点培训班、编织培训班……在社区风起云涌地开班了。

张某某是第一批下岗职工,这些年一贯打零工,生活比较困难。
培训班开班后,李会静找到张某某建议她参加月嫂培训班。
张某某积极学习,顺利通过了“月嫂资格证”考试。
目前,张某某在上海从事月嫂事情,月收入过万,这一成功案例鼓舞了更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
“社企培训讲堂”培训各种技能人才1100人,实现再就业800余人次。

和谐向善成风尚

面对部分职工无法适应从“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生理落差大的问题,李会静积极搭建各种群众活动载体,成立“社企文艺队”,企业修广场、买服装、购乐器,社区请老师、组居民、搞排练,吸引千余名居民参与。

“居民转变思维,由‘见面就研究怎么闹’变成‘见面就研究怎么乐’。
”李会静笑着说,大家现在忙着乐,抵牾轇轕都没了。

此外,李会静还组织网格员、职工带头成立“志愿队”,340名居民志愿者与117名困难群众建立“多对一”帮扶关系,让和谐向善、互助友爱之风吹进社区每个角落。

20年来,李会静充分发挥企业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浸染,通过个人魅力和有效的事情方法,不断把新时期“枫桥履历”的社会管理聪慧转化为做事群众新模式,助力企业发展,让企业无忧、居民受益。
人的态度做年夜大好人民的法官,努力让公民群众在每一个法律案件中感想熏染到公正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