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科学技能的主要性在不断提高。新阶段,工程师该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浸染?工程师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又有什么异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亟须厘清的问题——
新华社发
工程师群体出身于工业革命中
工程活动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科学技能的生产力特色要通过工程活动得以表示。在当代科学尚未涌现、技能水平还十分低下的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已经开始从事各种工程活动,并且留下了一些辉煌的古迹。各种有一定规模的工程,其主导者——项目的思路提出者、方案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和指挥者,便是历史上的工程师。
历史上的工程师当然还缺少当代科学、技能的支撑,还谈不上节制当代科学理论的水平,也不会有当代各种前辈技能的成绩。他们只是凭借其过人天赋,在主持工程活动的实践中,长于总结履历教训,归纳技能诀窍,找出成败关键,通过反复摸索,终极取得了超越时期、彪炳后世的精彩工程造诣。从历史上看,他们是残酷之星,但也是百里挑一,可遇而不可求。
人类发展到利用工具、进而制造工具的历史阶段,就涌现了工匠。随着技能的不断进步,工匠的技艺也在不断提高,在历史的不同期间,许多地域均陆续涌现过大师级的工匠,个中的佼佼者,也是一些大型工程的主持者,如中国战国时期的墨翟、鲁班等人,可以说,他们既是精彩工匠,也是精良的工程师。
在17~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中,随着技能的发展进步,原来以个体生产者为主的手工业生产通过手工工场逐渐向大规模的当代化工厂发展。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企业的规模扩大了,工人军队也扩大了,原来靠工匠个人的精雕细刻已经不能知足须要。工匠们原来的知识紧张是个人手、脑节制的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或称隐性知识,这时须要使之在大量的工人中传播。这就要把在人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变为可以表达出来并用书面形式记载以便传播的显性知识,一定程度上便是要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或从已有理论中找到实践的依据,这也便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过程。
随着这种结合的逐步深入,一个新的群体——工程师群体形成了。这是一群既节制一定科学理论知识、又能闇练进行实际操作、具有工程履历的人,他们是从科学家中一部分对实际工业生产有兴趣者和工匠中文化根本较好、乐意学习接管理论熏陶者相向而行中产生的。
现在还有些人认为,办理当代的工程问题须要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结合,须要这两个群体的互助。该当说,这样的情形曾实际存在过。但笔者认为,用之于现实却是弄错了时空——面对几百年前已经产生并不断壮大的当代工程师军队,再要套用当时的情形来比附目前的形势,乃至辅导目前的任务,则无异于刻舟求剑,完备分开了时期背景。
当代工程师培养要通过学校教诲,在工程实践中磨炼发展
一样平常来说,工程师不从事纯科学研究事情,在纯科学的理论深度上逊于科学家,他们也没有专业工人在实际生产劳动中积累的闇练的操作履历,但他们既有较全面的工程实践履历,又理解和节制现实工程活动的完全过程及其事理。因此工程师是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及其结合的角度面对和处理全部生产过程的,他们可以选择得当的材料、设计合理的工序,进行新产品的开拓,并不断进行产品的改进。同时他们还懂得一定的经济、管理等知识,在设计、履行产品开拓、生产时能理解其经济代价,节制其市场前景,对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有本色性的发言权,有时乃至是决策权。此时的工程师已经由原来的科学家和工匠的身份中脱颖而出,成为工程的主导者。
如前所述,工程师群体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当代工人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生产力领域,他们是工人阶级的头部,是履行当代工程的核心力量。那么,该如何培养工程师呢?
当代工程师紧张是通过学校教诲、在工程实践中磨炼发展起来的。在学校期间,他们通过教室和自学学到了根本的科学和工程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和演习,受到了基本的技能和工程实践演习。毕业时,他们就已经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工程师的毛坯,在实际工程岗位上能够很快成为真正的工程师,担当起工程培植的重任。这意味着,工程师本身就表示了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更进一步说,培养工程师是当代社会中实现这种结合的唯一可行的路子。
弘大数量的工程师军队是家当发展中的骨干
长期以来,工程师这个群体面临着没有正高职称的窘境,在一些情形下还以“教授级高等工程师”等称呼来代用,与科学家、西席等比较,使之难免从职业上就有矮人一等之嫌。值得光彩的是,此事经反复努力争取,已在近年基本办理。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关于工程师的社会地位问题,并未完备办理——我们对工程师的性子、地位、浸染等很少涉及,对须要工程师来做什么,社会层面上彷佛也没有人关心。
究其缘故原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不雅观代价不雅观方面的问题,二是认识方面的问题。在人生不雅观代价不雅观方面,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在社会上兴起了一种赚快钱的思想。须要刻苦学习、稳扎稳打、事情又辛劳的工程师作为一种职业,彷佛并不被人所青睐。在认识方面,中国历史上向来就有重道轻术的传统,表现在科学技能领域,很自然就形成了重科轻技的方向。此外,还有一种征象也值得当心: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社会上唱衰工业、制造业的声音也不断涌现。凡此各类,导致闇练工种的劳动力来源大量缺少,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悲观影响不容低估。
回到工程师这个话题。从数量上来看,科学家难以准确定量,但数量不会很多——科学研究须要有足够强的军队,但并非军队越大、人越多越好。科研军队的规模是否得当,取决于问题的多少、财力支撑的强弱。而工程师军队则是直接与经济、家当发展干系联,经济规模越大,须要的人也越多。同时,当代科学的发展,相称部分也是依托于工程的进展,如太空探索、破解宇宙之谜,就要以航天等工程为根本。因此新技能、新家当的发展,传统家当的扩展、技能进步和迭代都须要规模不断增长的大量工程技能职员。从人才军队来看,工程类本科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都是工程师的主力和后备军。职业教诲中的工科毕业生,就业后职称上属于技能系列,而技能系列也是工程系列的组成部分。因此,工程师应是一支弘大的军队,是家当发展中的骨干。
综上,鉴于工程和工程师的极度主要性,因此要大力提高工程师的地位,清晰地阐述其浸染、特点,宣扬其在国家培植发展各方面的贡献,树立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名誉感。
具有光鲜特点的工程师精神
工程师精神一些方面与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有共同点,如爱国、奉献、敬业等,但工程师精神也有其独特性,有的即利用词相称,但其内涵上却有不同侧重。工程师的基本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技能知识与非技能知识领悟并重。
因此,工程师精神中须要格外强调的是奋进、求实、协同、系统性思维、严守工程伦理等。
奋进,是工程师精神的紧张内容。工程师是卖力实际工程的群体,而工程的目的是造物,一方面是造出新物,过去未有之物。因此要办理大量的新问题,如原材料的获取和选用、加工方法和装备的研究开拓、工艺流程的组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等。另一方面是对已有的产品,在大批量生产中如何保质保量,包括各种标准的确立、产品的检测、认证等技能根本的构建,以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对产品或建筑进行维修保养等。这里面既有老问题,也到处都是新问题、新机遇。作为工程活动的核心团队,工程师们要办理各种新问题,做出知足社会各方面须要、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各种新产品、新举动步伐。并且,随着科学、技能的快速进步,人们哀求的不断提高,受制于市场竞争的动力和压力,须要不断开拓生产各种新的产品,改进提高原有的产品。通过这个过程,工程师们自己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奋进是工程师精神的紧张内容。
求实,是要讲实话,做实事,求实绩。讲实话就要说清能做还是不能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不要矫揉造作、虚头巴脑,不能把主不雅观欲望当作客不雅观真理。做实事,便是要做有用的事,不要搞面子工程、摆花架子。讲实效,便是要有真实效果,不要凑数字,工程效果每每没有最佳,而只有次佳,在现实条件下只管即便做到好,搞方案时不可能搞很多个,终极选择也只是在有限的方案中认为较好的那一个,而是否真正较好也要看实际结果。
协同,便是要长于和别人、很多人一起互助。工程一样平常包括多个方面,涉及多个技能领域,还有各方面资源筹集、组织管理等事情,以是一样平常是团队协同事情。大的项目有时有成千上万人,纵然开拓一个小的零件,也涉及材料、加工、测试、试验等各个环节。这些人专长不同、知识不同、性情不同、详细事情性子不同、思考问题办法不同,要能顺利事情,就要环绕共同目标,找到共同措辞,达成共同见地。这有时比纯挚的技能攻关更难,这就要有高度的协同精神,有时还要打消个人名利的不当滋扰。
系统性思维,工程不管大小都须要有这种思维。在做科学研究、科学实验时,为了验证一个事理、不雅观念,我们每每要打消各种滋扰成分,创造空想的环境,做到越纯越好。但是工程是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的,无法打消环境的影响,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成分。在技能层面,一样平常会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所需条件会涉及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因此工程师必须具有系统性思维。当然,工程师也有分工,多数工程师只是详细卖力某一方面的事情,但在思维办法上必须要考虑自己卖力的事情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受哪些方面的影响,对别人有什么哀求,自己的事情结果又会影响哪些方面,如何做不会给别人造成障碍……如果是承担一个方面的卖力事情,或者更高层次的事情如总工程师等,其考虑的范围当然更广了。
严守工程伦理,是指工程也有伦理规范,涉及环境、人际关系、代价、取信等各个方面。工程师必须遵守这些规范。这里要解释的一点是,工程师大多不是工程活动的业主,他们一样平常是雇员,但是事情性子却决定了他们每每最随意马虎理解工程活动中违反伦理的问题,如降落标准、偷工减料、毁坏环境、遮盖毛病等等。此时,作为工程师不能一味遵奉店主的指令或意愿,也不能一味追随某些政府职员的主不雅观意愿,必须站在正义的态度,坚持真理,坚持工程师这个职业、这个称号的肃静和名誉,与违反伦理的征象作斗争,这在一些国家的工程师组织制订的工程师守则中都有明确规定。
综上所述,在向当代化强国奋进的征程上,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对工程师地位和浸染的认识,必须提出树立、鼓吹、推广工程师精神,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工程师军队,与其他各种人才共同向既定目标奋进。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9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