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时令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俏丽的缺点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缺点》是墨客郑愁予于1954年写的一首诗。郑愁予的作品有两个比较光鲜的特点:既豪放又婉约。在缠绵多情的诗句中,分明读出一份洒脱旷达。
诗的开头,“我打江南走过”,是故事的开端,又是故事的结局,同时交代了地点:江南,奠定了全诗细腻、温顺、古典、朦胧的意境;表明了事宜:走过,既然“我”是“走过”,注定江南不是“我”的归途。
等待的容颜如莲花,看来女主是一个俏丽的闺妇。东风、三月、柳絮,正是惹人情思的春季,但是由于离人未归,女主的心是一座寂寞的城,空有草木疯长,犹如傍晚的青石街道,如果没有梦中的脚步声传来,那心中的春天便没有真正到来。帘幕不揭,窗户不开,女主把心困在这三月的江南小城里。
“我达达的马蹄是俏丽的缺点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这两句是全诗的灵魂,写尽一个女子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期盼与落空,一个旅人为造成这个误会的歉意与感叹,还有全体笼罩在江南春愁里的无穷无尽的情思与等待。
歌曲《缺点》最初是罗大佑在1976年谱曲,在原诗的中间加了几句歌词,收录在1982年他自己的专辑《之乎者也》中。罗大佑版比较偏盛行向,前两句唱完之后长达十几秒的空缺停顿,令人线人一新、拍桌赞叹。歌曲前半部分比较抒怀,清新悠扬;后半部分风格突变,节奏加快,转为摇滚,在末了又回到最初的民谣风格。
1985年,李泰祥发行了一张他自己谱曲演唱的专辑《缺点》,专辑里收录的都是郑愁予的作品。李泰祥是华语乐坛的音乐大师,被称为“橄榄树之父”,音乐风格横亘于盛行与古典、当代与民谣之间。他的嗓子并不算出色,初听这首歌,可能还会以为很难听。但是歌曲的特色非常光鲜,犹如乡临一个大型的交响乐现场,或者欣赏一场古典的歌剧。李泰祥版的旋律并非琅琅上口,不会让你听上几遍就可以跟唱,他在歌声中着重表达的是词作意境,并加上个人的生活感悟,朴拙严谨、情景交融,彰显了这首诗的生命力。
李建复也演绎过这首歌,由张世儫作曲。李建复版听上去类似大型的合唱,他自身醇厚清亮的嗓音反而被弱化了,觉得并没有前两版给人的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