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有诗:“人生如寄,多忧作甚。
”苏轼也很洒脱,在乌台诗案之后,他的内心对世事更加超逸洒脱,被贬黄州第三年,他写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沧海茫茫,何其广阔。
但我更喜好他多年后的另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逆旅,不是说困境,而是堆栈、旅店。
人生就彷佛在住旅店,出生的时候登记入住,去世亡的时候退房。
天地之间,不过是住店的过程罢了。
的确,人生不便是这样一个过程么,既然不过是一个过程罢了,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想着想着,也没什么可忧虑的地方。
遇事好好努力就好了,好好争取机会。
失落败了,也没什么。
旅途中,渴了累了病了,也是人生常态。
纵使生病,只要没有大的侵害,战胜了困境,回忆起来,那段经历,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或许很多年后追忆起来,那份辛劳难熬痛苦,那份战胜寻衅的经历,居然是美好的回顾,正所谓忆苦思甜。
人生中有很多坎坷,有时候看似无解,末了还是柳暗花明。
暗室逢灯,绝渡逢舟。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经历,既是光彩,也是宝贵的人生经历。

晨读|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休闲娱乐

  小时候有时听到一句歌词,老天不许人太贪……没想到懵懵懂懂地记下来了,现在翻出来听又有新感悟。
歌词看似平凡,实则豪迈不羁,很有道理。
这么想着,便以为对付所谓的人生和未来,全力以赴即可,没有必要贪求太多。
莫问收成,但问耕耘。
如梁启超说的:“将来造诣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焦急它作甚?一壁不可骄盈自满,一壁又不可胆小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得意,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任公说理通透。

  尘凡滚滚,既然翻滚,便也是有高有低,高处和低处都无需介怀。
所有的统统都是人生的一部分罢了。
人生涯着,不论顺境困境,望能放平心态,随遇而安。

  (郭晓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