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一首你从小唱过的重庆童谣里藏着四川、云南、南京三个地方的两件历史大事。

记录片《城门几丈高》封面

重庆儿歌里藏着的秘密 休闲娱乐

重庆 2019年有一部记录《城门几丈高》的记录片,讲述了重庆在清末以来是如何开埠通商,发展壮大的。
记录片中有一首童谣叫做《城门几丈高》,歌词是这样的: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白马,坐轿轿,走进城门遭一刀。

很多80后,90后的人该当听过这首童谣。
这首童谣还可以唱着做“城门”游戏,一个轮流过关的游戏。
两个孩子双手搭成“城门”,其他孩子手拉成一个大圆轮流穿过,边走边唱:“城门城门几丈高……吃橘子吃喷鼻香蕉。
”到末了的切口“刀”或“蕉”字唱出,“城门”落下,搭城门的孩子,双手套住门下一儿,此儿受罚,替代守城,游戏连续进行。

云南城门几丈高游戏

云南 不足为奇,这首童谣在云南昆明、会泽、陆良等地也广为流传,只是版天职歧:

城门城门几丈高,城门三十六丈高。

骑匹马来么坐的轿轿,走进城来么到处绕绕。

点点豆豆男生咳嗽,张飞骑马韩信萧何,

点着哪个哪个便是告嘴婆。

昆明呢街,昆明呢巷,街头街尾每天看!

南京江苏无锡和上海等地: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丈六尺高。

  再高高,高勿出,

  再低低,低勿出。

  借你城门串三串,

  江尖渚上团团转,

  咚咣咚,咚咣咚。

经查阅大量资料,流传最广的是南京版: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花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抄一抄。

问你吃橘子还是吃喷鼻香蕉?

秘密 为什么在重庆、云南、南京相隔这么远的三个地方都有这首童谣呢?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这首童谣的第一个秘密明朝的移民实边政策。
为稳定在云南的统治,朱元璋让沐英永镇云南,实施了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
最早的移民是明朝征滇的那30万大军。
朱元璋让跟随沐英、傅友德南征的那30万军,就地进行屯田,于是,这批军人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一批落户云南的移民。
后来明朝从南京附近地区陆续迁出80多万人口到云南,南京原住汉民险些完备搬空。
到现在还有很多云南人家谱里有记载,祖上来自南京高石坎柳树湾。
南京移民把这首童谣带到了云南这个迢遥的边陲地区。
2021年,11月南京电视台还派出到云南昆明、陆良、宜良、沾益等地寻访南京移民的历史痕迹留。
经寻访,云南宜良的烤鸭,陆良四河的板鸭,都和南京的做法相同,一些常用的方言也和南京话相同。

第二个秘密便是湖广填四川。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由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因此从中心随处所各级官府采纳了一系列方法吸引外地移民,引发了清朝期间从湖广到四川的大规模移民潮。
从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规模开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为止的移民运动堪称规模最大,历时105年之久。
据调查,在湖广填四川的一系列方法下,移和颜悦色数多达百万。
据统计,四川有10%旁边的移民来自江浙地区,这就阐明了为什么重庆也有这首童谣,便是湖广填四川时移民带来的。

湖广填四川

至于童谣中的“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三十六丈换算成现在的米为单位是118米高,古代的城墙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的。
对付这个问题有几种阐明:

第一种说法是:三十六丈高是一种夸年夜的手腕,凸显出南京城门的高大。

第二种说法是:该当是实际的正字是“城门城门几档高,三十六档高”。
过去做瓦匠对付建筑高度常日用竹梯的档来衡量,一档大约五十多厘米(竹梯最下面一档)。
南京中华门是20米旁边高度,36档高恰好是差不多。
36丈高是一百米了,纵然明代的丈和当代的丈有差异,也没有这么大偏差。

第三种说法是:原来的歌词是三尺六丈高,误传为三十六丈高。
如果是三尺六丈高,那么换算成米约即是21米,和南京中华门21.45米的高度吻合,并且中华门是明朝期间南京城里非常有名的城门,以是我认同第三种说法。

此外,在云南会泽、陆良等地有不少人都把这首童谣说成了“城门城门鸡蛋糕”,这是由于老南京话“档”是没有后鼻音的,谐音就成了“蛋”。

没想到,一首小小的重庆童谣里藏着云南、重庆、南京三个地方发生的明朝移民实边和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大事!

对这首童谣你有什么影象和意见呢?欢迎留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