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冠标
“折节丈夫莫漫猜,青梅有约故人来;殷勤为谢深情意,愿下温峤玉镜台。”这几句出自戏班戏《陈三五娘》,映现的是陈三与五娘的闽南爱情佳话,情深意切,触民气弦。
今年8月10日是中华民族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千百年来,这个节日承载和演绎着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对付闽南人而言,“陈三五娘”便是他们的“牛郎织女”。
今年七夕节前夕,福建泉州举办第二届“陈三五娘”文化节。活动现场,南音《阿娘听嫺》、讲古《陈三磨镜》等“陈三五娘”精彩段落轮番上演,为人们展现“陈三五娘传说”的艺术魅力。
8月9日,福建泉州举办第二届“陈三五娘”文化节。图为讲古人陈毅煌开讲《陈三磨镜》。 黄靖棉 摄
“陈三五娘传说”讲述的是泉州才子陈三随兄嫂履新,路经潮州,重逢黄九郎之女五娘并一见钟情,求婚几经波折但终成家眷的故事,其广泛流传于闽南、粤东、台湾等地,且远播东南亚地区。2014年,“陈三五娘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明末至今,“陈三五娘”故事经老百姓以及专业文学艺术家用歌谣、讲古、戏曲、歌剧、电影、绘画等形式进行艺术加工和传播,形成一个“陈三五娘”文化圈,数百年来深受人们喜好。
“陈三和五娘冲破封建牢笼、勇于追求并坚守爱情的精神,或许是这个故事能长盛不衰的缘故原由。”泉州讲古人陈毅煌见告中新社,“陈三五娘”是他从小听到大的故事。如今,他一贯在以自己的形式创新和传承,用更生动的演出和更“接地气”的措辞表达让年轻人理解这段传奇。
同样守在“陈三五娘”故事传承一线的,还有浩瀚戏曲演员。
7月27日,由福建省戏班戏实验剧团集体创作的创新戏班戏《陈三五娘·平行时空1》在泉州演出。该剧冲破韶光与空间的局限,将过去与现在、戏中与戏外有机领悟,在演绎经典戏班戏《陈三五娘》紧张关目的同时,展现戏班戏传承人幕后生活的点点滴滴,现场反响热烈。
7月27日,戏班戏《陈三五娘·平行时空1》在泉州演出。 (福建省戏班戏传承中央 供图)
《陈三五娘》是福建省戏班戏实验剧团1953年景立后排演的第一个剧目,重新开启了戏班戏的传承发展之路,对该剧团也意义非凡。福建省戏班戏实验剧团干系卖力人表示,近日戏班戏《陈三五娘》入选文旅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操持名录》,剧团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复排事情。
今年七夕夜,福建省戏班戏实验剧团还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演出,将戏班戏《陈三五娘·投荔》等精彩片段呈现给不雅观众。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演出,让更多人感想熏染到戏班戏和“陈三五娘”故事的独特魅力。
环绕“陈三五娘传说”的保护和传承,泉州还通过培植“陈三五娘”主题园、成立陈三五娘传说文化研究会、设计“陈三五娘”IP形象、创新旅游产品和研学线路等形式,持续推动其在当代的发展,让“陈三五娘”成为泉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