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峰谭公市场的变革,是惠东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过程中,坚持“三级联创”理念的真实写照。
“三级联创”是指开展县、镇、村落三级文明联创。当前,惠东正通过常态化推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户外公益广告等管理事情,不断夯实文明创建根本,并大力推进县、镇街、村落居“三级联创”事情,让文明新风不断向基层延伸,实现了文明创建全县域覆盖。
“三级联创”汇聚文明协力
在惠东山区,谭公和增光一贯是人口聚拢区,并入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之前,两地分别为镇级行政区域,圩镇(即镇中央)人流往来密集,尤其是谭公和增光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根本举动步伐较差,占道经营、乱摆乱卖、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较多,每次碰着集市便拥堵不堪、环境脏乱,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
“整治谭公和增光农贸市场是改进民生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文明创建的关键点。”九龙峰管委会干系卖力人先容,管委会成立后,当地成立了专项整治事情领导小组,由党工委布告和管委会主任挂帅深入基层研判整治。经由几个月的集中整顿,谭公和增光农贸市场面貌得到了有效改进和规范。
打消4万平方米的街面乱搭乱建、设置路标路识和划分停车线600多处、开设700平方米临时摆卖开导区……如今,圩镇农贸市场环境显著变革,不仅道路通畅质量得到提高,停车难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在此带动下,还进一步规范了市场周边秩序,营造了舒适便捷的市场环境。
在安墩镇,大家参与、大家受益的创文宣扬氛围同样浓厚。用客家话播报创文倡议书的办法,让当地居民倍感亲切,广泛激起了群众的任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
在惠东女鞋家当重镇——吉隆镇,经由连日集中攻坚、综合整治,全体城镇彷佛做了一次“美容”。走进吉隆镇新市场、供销社市场、商贸城市场、鞋城市场、金山市场,这些当地人流集中的市场面貌正在发生巨变,这样的改变被当地老街坊赞为“二十年来首见”。
“环境脏乱差问题从变被动查处变为了主动规范,"大众环境意识越来越强。”吉隆镇干系卖力人表示,为进一步规范落实任务区域保洁,事情职员通过梳理涉及生活环境整治中的重点、难点,采纳分片包干、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和监管办法,及时与市场周边业主沟通,积极折衷业主拆除、挪移户外占道广告牌等,有效办理了“以街为市”等不文明、不规范、不屈安征象,使农贸市场周边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据理解,自惠东开展文明创建“三级联创”以来,除了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集贸市场等管理事情外,还广泛开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家训、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活动,大力弘扬新时期文明新风、戴德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凝聚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明巴士”流动传播志愿精神
最近,在惠东创富广场上,一辆白色“迷你版房车”引来往来市民把稳。走进车内,小空间里“五脏俱全”,空调、可以借阅的图书、急救包等一应俱全。原来,这是惠东为了志愿做事站点常态化供应便民做事,全市创始设立的一个新时期文明实践流动志愿做事站——新时期文明实践文明巴士。
“之前到州里开展文明活动的时候,很未便利,要带许多物资和设备,如今流动志愿做事点的设置,可以为志愿做事供应便利。”惠东县爱心群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张燕玲见告,新时期文明实践文明巴士原型是一辆厢型车,具备驾驶功能,经由半年的设计与沟通,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利用,成为可供综合志愿做事利用的载体。
在现场看到,文明巴士车顶配置了LED灯箱,印有“新时期文明巴士”标识,车身一侧的面板可向上打开变成三格窗口,一格为宣扬影视窗口,配置音视频系统与LED屏幕,可以用于播放核心代价不雅观、法治、精神文明创建、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主题宣扬知识;其余两格为做事窗口,配置展台放置各种做事工具,志愿者通过此窗口为市民群众供应做事。车内还配置了座椅、电脑、饮水机、医药箱、手机充电线、图书、羽毛球拍、雨伞雨衣等举动步伐物品。
“文明巴士可供应30余项志愿做事,方便市民生活。”张燕玲先容,文明巴士不仅可供应如手机免费充电、免费饮用水、针线包、一次性雨衣以及雨伞、租借头盔、母婴室、环卫工人安歇室等供应生活根本类做事,也可供应餐饮信息、购物、出行舆图查询、公交流乘咨询等生活咨询做事,还能用于文化宣扬做事、休闲娱乐做事、应急处理及志愿者注册做事等六类志愿做事。
文明巴士的启用,对惠东县宣扬城市文明形象、开展便民利民做事带来了积极浸染,也为市民搭建了爱心奉献平台和社会实践舞台。
“有个附近小区的姨妈,险些每天傍晚会到广场闲步,经由做事站点的时候都会很亲切地向我们打呼唤,特殊可爱。”惠东老文化广场的志愿做事站卖力人之一罗赛群笑言,文明巴士让志愿做事有了“根据地”,市民常常主动过来给志愿者捐书捐物,通过丰富文明巴士的内容参与志愿行动。
据理解,“新时期文明巴士”以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央为辅导,以县文明办监督、爱心群组织管理、志愿者规范做事、内外部培训为运作模式,志愿做事贯彻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精神,在开展常态化城市便捷做事中,真正实现了将志愿做事延伸至基层。
截至目前,惠东全县已建成5个流动志愿做事站和1个固定志愿做事站。如今,在惠东积极参与全市的“志愿之城”培植,通过广大志愿者和道德模范以实际行动引领市民崇德向善中,志愿做事已涉及到社会管理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广泛覆盖城州里街、村落居,营造出“我为大家、人人为我”的社会文明风尚。
高位推进文明城市培植
今年3月,惠东召开文明创建民生项目培植事情推进会,高位推进重点文明创建民生工程项目培植,并确定7000万元创文专项资金用于30宗民生工程项目培植,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改造修缮县城背街小巷道路、升级改造农贸市场、整治县城高速公路出口、购置分类垃圾桶、修复户外广告、升级改造交通信号灯……如今,仅几个月韶光,各项目培植已基本完成,城乡风貌得到显著提升。
在各项民生项目快速建成的背后,离不开惠东以民生为本的创文事情制度保障。据先容,为推动民生培植资金的高效利用,惠东实施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机制,落实任务深究制度,着力提高创文民生项目审批效率,并由纪委全程参与,确保高质量完成文明创建民生工程项目培植。
在创文事情推进中,惠东用活奖罚“指挥棒”。个中,对一批积极肯干、事情有明显成效的前辈个人进行表扬,对一些任务心不强、
同时,惠东还深入推进城市综合管理联合司法事情,形成统一力量推动重点难点整治,并大力推动创建事情周例会制度、部门会商制度等,为确保成功实现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目标供应机制保障。
惠东创新启用“随手拍 我先行”文明监督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积极性,提升市民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据先容,通过发动群众用“随手拍”创造问题,及时上传至随手拍平台,并转办给干系部门落实限期整改。创新督查方法的推广利用,让针对性整治取得了实效,成为推进城市管理常态化的有效办法。
【】乌天宇
【通讯员】黄少卿 叶衍达
【作者】 乌天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