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孔役夫旧书网动态

买书熟年,阅读渐广,集藏日丰。
唯人事倥偬,鲜有空闲,虽为读而买,多买而未读,此情此境,只堪同同道者道,未敢与不知者言也。
然虽未细读,尚曾浏览,稍识大概,愧乏深知。
诸葛孔明于书不雅观其大略,不务精熟,小子何人,岂敢妄学前修,惹哂大方。
无奈囿于才学,窘于识见,严整之书评自不敢胡作,免露马脚;散漫之书话却斗胆试笔,以浇块垒。
书话一体,唐弢开风气之先,郑振铎、阿英并世驰骋,黄裳、姜德明继武先哲,此其荦荦大者,至若跟风影从竞趋此道者,不知凡几,大抵皆辨版本源流,叙购藏经由,鉴装帧妍媸,审内容妍媸,自非富于藏书且精于读书者不能道。
小子藏书不富更无独得之秘,读书幸未泯然众人却也非独具只眼,因此我之书话,乃读常见书,说自家话而已;我既乏善本可陈,君亦无东风可沐,我自姑妄语之,君自姑妄听之耳。
作文则只妄求凝练,是文是白亦或不文不白,已无暇计较,亦无力经营;资料则或得于平时阅读,或来自临时百度,虽曰信息众人所共享,学问天下之公器,或终难免拾人牙慧之讥,掠美他人之嫌耳。
是为序。

朴丽子书话天干我之书话乃读常见书说自家话而已 汽车知识

甲 《晚明百家小品-冰雪携》

民国廿四年中心书店初版,国学珍本文库第一集第四种,吴下

乙 《清八大名家词集》

此书岳麓书社出版,厚册精装,购于安大校园书店,价仅十四,惜横排简体,与词体不称,纸张印刷亦不尽如人意。
王国维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 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窃以为一代文学自有一体为盛胜,非 他体所能反抗,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别解;若谓前朝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 焉者”,则不尽然。
即以词论,宋词固然本色当行,元明词虽衰敝不彰,清词却呈复兴之象,数量之巨大,流派之纷繁,内容之深广,皆非赵宋所能及;艺术技巧方面,见仁 见智,亦未可轻为轩轾。
又,宋人毕竟邈远,情绪虽然相通,痛痒终嫌隔膜,不若清人之和衷共济,呼吸与共。
读宋词如赏古画中美人,美则美矣,不扰我心;读清词如遇校 园里花魁,恍兮惚兮,神与俱往。
此书钱仲联所编。
沈轶刘《繁霜榭词札》曰:“民初四词家外,尚有三大名家,窃准汉末成例,拟为一龙,以夏承焘为龙头,钱仲联为龙腹 ,龙沐勋为龙尾。
……钱氏词清扬丽则,和神当春,令人不思魏晋。
”钱氏中年始为词 而能有如此造诣,可见其才力之雄;而其于有清及近代之诗词研究亦有筚路褴褛之功。
钱钟书于《容安馆札记》中称钱仲联“渺然侏儒,衣履华鲜。
作诗亦小有才藻”。
可见钱仲联形体不伟,难比钱默存之玉树临风;亦可见钱钟书性存刻薄,尚未达粹然儒者之境。
若以作诗论,钱仲联诗承瀚海之辽阔,比星云之光华,固非《槐聚诗存》所能望其项背。
而钱钟书犹在其自序中称“他年必有搜集弃余,矜诩创获,且凿空索隐,发为弘文,则拙集于若辈冷淡生活,亦不无小补云尔”。
徐晋如评曰“此种嘴脸,最令人厌” ,良然。

丙 《袁中郎全集》

民国廿四年中国图书馆刊行,黑漆布精装。
以百五十购于孔网。
扉页书名“袁中郎全集”五字,规矩中见秀逸,不知何人所题。
《全集》含诗集.文钞.游记.尺牍.随笔五种。
中郎诗失落之浅近,了无余味;其文则清雅隽逸,情趣盎然,字字径从胸臆中溢出,得自然风骚之致。
上古社出版有钱伯诚《袁宏道集校笺》,初印清晰,然售价已然离谱;重版却是影印,模糊可厌,纸张亦白亮刺眼。
百年迈店,如此透支信誉,不知意欲作甚。
此书尚有海南国际出版社之《传世藏书》版,然我料其绝不能传世也。

丁 《近代二十家评传》

以二十元购于孔网武汉博览书店。
八七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初版初印,无有二印,更未重版,一笑;本有《续传》之议,惜唯见其序,不见成书。
后三联书店以《近代名家评传》为名出版一二集,始成完璧。
王森然著述,钱玄同题签,钱君匋装帧。
疑古玄同驳桐城为谬种,斥选学为妖孽,实为文学革命之悍将。
至欲废弃汉字,改用拼音,则有矫枉必须过正之嫌,固非本愿。
其书法情结难解难化,篆书隶字可赏可不雅观,即为明征。
钱君匋一身精字画印三艺,复有“钱封面”之雅号。
其本船工之子而聪颖灵慧,机缘凑泊,得丰子恺爱赏,多蒙襄助提携,遂造诣其生平功业。
可见境遇无常,人各有命,设无当日丰翁之慧眼热心,岂有钱翁今日之誉满艺林?此书封面简洁,安静沉着,与书相得,足增书价。

各评传主为王闿运.吴昌硕.沈曾植.柯劭忞.廖平.林纾.严复.康有为.罗振玉.章炳麟.梁启超.王国维.陈独秀.周树人.章士钊.刘师培.李大钊.胡适.郭沫若.李泰棻,在各自领域莫不至高无上,俯瞰群雄,实为彪炳千古之人杰,光耀百世之豪杰。
“内容提要”谓“所收各传,取材丰富,颇可广人见闻,知人论世,见地常有独到”恰为的评,洵非虚誉。

《近代名家评传二集》各传传主为樊增祥.陈宝琛.王树枏.陈三立.张謇.易顺鼎.梁鼎芬.齐璜.谭嗣同.蔡元培.傅增湘.黄节.高步瀛.丁世峄.吴承仕.黄侃.钱玄同.黎锦熙.刘复.徐志摩,亦皆卓然名家,后学难及。
惜尚未入手,不得旁观,得便当购藏一读。

戊 《艺林散叶》

以二十元购于孔网。
八二年中华书局出版,郑逸梅著,叶圣陶题签。
灰绿封面上染色成叶,写树成林,寓意书名。
补白大王文笔简练清逸,为人博洽多闻,因此虽为钉头零散,难昔时夜用,却也雅隽可不雅观,增人识见;记述艺苑名流轶事逸闻虽只现一鳞半爪,却让人想见云中之龙。
至其记诵舛误,传闻无征之处,亦在所难免,要之白璧微瑕,不掩其辉。
逸梅翁著述宏富,耄耋之年犹笔耕不辍,从前作品以文言出之,旨趣洒脱,辞藻隽永,耐人诵读;晚近为文多用口语间以文言,语调则如对人晤谈,读来稍显疲塌繁芜,犹喜用“哩”字作结,殊乱文气。
此书尚有续集,然初版难得,新版又不喜其装帧,因此暂缺。
今人唐吟方之《雀巢语屑》,取径仿佛此书,内容可补其未及,文采则远逊矣。
广陵散绝,嗣后难续,亦不必苛责时贤耳。

己 《近代江西诗话》

九四年百花洲文艺社出版,胡迎建著,傅周海题签,傅字画兼擅,并工翻簧、竹刻、漆画、砚刻诸艺,尝得马一浮、来楚生、吴茀之、陆俨少、沈子丞之指示,复得民间艺术与西北风情之熏陶,因此卓然成家,推倒众人。
扉页题字者乃海上耆宿周退密,工诗词、擅文字,精石本,富收藏,且习法律,通法语,真所谓能者无所不能。
周氏之书,尝览其《上海近代藏布告事诗》,惜为电子版,且清晰度低,未终卷即作罢;新近黄山书社出版其诗文集,位列“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煌煌三巨册,售价一百余,尚未敢贸然脱手也。
《诗话》封面嵌入山水画,笔墨苍润,意境悠远,与题签之古朴凝练相得益彰,然未能与整体背景浑融无迹,是其小疵。

江西诗自渊明始,尔后代不乏人,唐宋八家之欧.王,诗词亦成家数。
至于近代则作者繁兴,陈散原冠冕一代,压倒群雄,文芸阁.李梅庵.高伯足.胡步曾.夏吷庵.汪辟疆.陈师曾兄弟.邵潭秋.龙沐勋.萧恭甫. 王简庵诸人,亦皆所谓天下之士,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学问诗文,各有胜造,洵足为赣省诗坛之俊彦,中国学界之雄杰。
而惊才绝艳高标绝俗若白采者,自评《高邱行》“自李白以来九百年无此诗,后二百年亦当无知者”,迈往不屑,奇气自大,李太白林庚白亦无此啸傲。
其《绝俗楼我辈语》与盛于斯《休庵影语》,苏曼殊《燕子龛随笔》,沈三白《浮生六记》,史梧冈《西青散记》同为周作人“以为不佳”之闲书,后三者皆得购读,反觉大佳,前二者却无从吸取,徒然憧憬。

胡迎建乃当今嗜诗能文之士,以乡贤而谈乡故,因而欣慕之情切,敬恭之意深,征文考献,殚见洽闻;以墨客而作诗评,故能明辨诗艺之妍媸,细察墨客之旨归,不似时下之诗词研究者,不知创作之甘苦,隔靴搔痒,空谈无根,徒逞理论之新异,生搬硬套,凿枘不合。
而人往风微,謦欬难闻,今兹不述,后益难徵。
各省若皆得才学识如胡君者,搜剔乡邦之文献,表彰故里之先贤,挽斯文于既堕,发潜徳之幽光,克传薪火,垂惠后学,则善莫大焉。

此书乃作者签赠同乡诗友袁小帆者,百度知袁著有《行吟集》,其《落花》诗:“雨打薄暮独倚楼,翻红堕素尽成愁。
问花不语情尤切,沽酒无钱韵独幽。
半面妆残伤易别,回风舞罢苦难留。
长空落寞山含恨,向晚茫茫泪欲留”,亦所谓善写愁苦者。
二零零六年以车祸去世,人亡书散,物聚难常。
因想我辈藏书,曾经我手即是幸事,又何必苛求子孙永保哉!

庚 《千百年眼》

以廿九元购于孔网,八七年河北公民出版社出版,明•张燧著。
自古文人论史之篇沉沉夥矣,而多空疏之言,腐儒之见,谨守樊篱,不敢稍越。
求能自出机杼,别开生面者,百不得一。
以我阅读所及,王夫之《读通鉴论》气候博大议论宏伟,不愧鸿儒巨制;袁枚《牍外余言》.苏轼《东坡志林》.李渔《笠翁别集》均为才子手眼,心裁别出;廖燕之史论.空空道人之《岂有此理》议论翻滚笔墨恣肆,有犀烛既往目空一切之概。
此书作者独具千百年眼,举千百年事,皆剖其隐微,析其源委,道俗儒所不敢道,言文人所不能言,眩人眼目,醒民气脾。
孟子之不尽信书,顾颉刚之疑古,张燧可谓二美并具。
清廖燕之《高宗杀岳武穆论》主旨全仿《宋高宗不欲规复》一篇。

辛 《闺中忆语》

两千零六年上海文艺社出版,徐元济注释。
收有冒辟疆《影梅庵忆语》、沈三白《浮生六记》、陈裴之《喷鼻香畹楼忆语》、蒋霭卿《秋灯琐忆》、余其锵《寄心琐语》五种,皆以绮丽旖旎之笔,抒缠绵悱恻之思,绸缪闺情,荡民气旌。
若董小宛,陈芸,王紫湘,关秋芙,胡淑娟诸女子,多愁善感,骨秀神清,虽遭封建枷锁之桎梏,犹幽然逸喷鼻香而为奇葩,人虽已婵娟为广寒宫之梅花影,引人神驰犹在千载下。
此书初遇于皖新华书店,装帧娟美,辞藻隽逸,感情凄艳,诚为近年难得之好书,售价三十则稍嫌其贵,未能携卷而归。
后竟于特价书店以十元购得,虽曰幸甚,而于现世读书风气之转变,亦不能不发一浩叹。
周瘦鹃尝编有《忆语选》,冒、陈、蒋著而外,尚收有王莼农之《菊影楼话堕》,向曾下载有电子版,然未阅读。
另王大觉之《咒红忆语》“亦复好语如珠,凄情欲涕”(郑逸梅语),不知中国美术出版社《南社王大觉诗文集》收录否?江东杨云史之《谥妻记》,“有字里飞花,行间泪滴之致”(郑逸梅语),惜无从吸取,仅能于《忆语拾遗》中读其片段,然已足馨齿颊矣。
岳麓书社、上海古籍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均曾于其小品丛刊中收录冒沈陈蒋四书,不及其他,陈陈相因,不务拓新,致令奇文黯然不彰,好书埋没无闻,惜哉!

壬 《美的进程》

购于卓越。
三联书店出版。
青色布面精装,封面压印古朴图案,此外即书名亦无,干净利落,衬页用纸讲求,书后附图精美,俱见装帧者之匠心独具。
此书版本繁多,然皆不可人意,此版虽未尽善尽美,尚堪谅解,唯插图未能植入笔墨中,是其憾处。
大二始阅读此书,极为震荡,学识之渊博,见地之深刻,文笔之遒美,气势之恢弘,诚非大手笔不能至此境界。
其标题“龙飞风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姿、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举重若轻,气度非凡,提举范例,总括一代,作者之宏不雅观远见,允推独步。
李尚有《中原美学》《美学四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当代思想史论》等书,皆未曾读,憾憾!

癸 《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

以廿五元购于合肥爱知书店,两千零六年安徽文艺社出版,刘梦芙著,饶宗颐题签。
合肥城小地僻,文化气氛浅薄,近难比南京,远不如上海、皇城。
书店少,可为标杆之书店遍城难找,其稍堪称述者,则唯一爱知耳。
爱知之书门类完好,举凡文史哲艺术等学科,上古中华三联等名社之名著新品,皆能广搜博采,兼收并蓄。
售价八五折,比之卓越京东固有不逮,比之新华书店则略近情理。
书店门口供奉财神,惟愿其显灵以救缪斯。
刘君梦芙乃当今旧体诗坛之祭酒,克传家学,转益多师,美于才具,益以勤悫,遂造诣其名山奇迹。
尝得海上耆宿沈轶刘品题:“雅有词笔,风格苍凉,长于变革”,网传与茂名陈永正、麓江王翼奇并称“海岳三杰”,然愚意以为王或难为其俦耳,易以天津王蛰堪,庶几三足鼎立,不倾一脚。
“百年词综论”,居高临下,视野宏阔,近百年词坛之壮不雅观声色,描摹殆尽;“名家词专论”,专论名家吕碧城、夏承焘、丁宁、钱仲联、饶宗颐、霍松林之词,精义迭出,悉中窾要,形式则遵照当代学术规范,提要钩玄,纲举目张;“近百年名家词话”,既有诗法艺术之宏不雅观把握,亦有详细词作之微不雅观鉴赏,以人为纲,各成专篇,此其与古人词话迥不相侔处;“‘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点将录昉自明末王绍徽《东林点将录》,乃小人指目君子,纯属政治罗织。
清舒铁云则“借说部狡狯之笔,为记室评品之文”,作《乾嘉诗坛点将录》,惜诸将虽备,评文无多,胡山源《诙谐诗话》收有此录。
汪辟疆踵之作《光宣诗坛点将录》,钱仲联《顺康雍诗坛点将录》、《道咸诗坛点将录》、《南社吟坛点将录》、《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浣花诗坛点将录》、《光宣词坛点将录》继之,集此体之大成。
刘君此录即续钱著而作。
今人冯永军之《当代诗坛点将录》、苏无名之《网络诗坛点将录》、胡文辉之《当代学林点将录》、王家葵之《近代印坛点将录》,夏双刃之《民国以来旧派小说家点将录》,诚属洋洋大不雅观,竞相生辉,虽功力互有高下,门类各有同异,要之皆煞费经营,深具情趣。
另,朱祖谋之《清词坛点将录》,柳亚子、胡怀琛之《南社点将录》,虽成谱未附评,吴江范镛《诗坛点将录》,“大胆诗人”之《小说点将录》则唯知其名未见其文。
黄山书社之《诗坛点将录大不雅观》不知何时始能出版,小子翘首企盼久矣。
我虽未能入刘君学问之室,却曾登其堂购其书,《二十世纪中华词选》《梦苕庵诗文集》均得其署名钤印,并蒙赠《选堂诗词论稿》一册,亦是一段分缘耳。

书山学海,巍峨浩瀚,莫可穷尽;

肉林酒池,尝鼎一脔,取饮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