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同过窗》第一季豆瓣评分8.8,第二季目前是8.9(截至12月8日)
在第二季开播前一天的发布会上,来到现场的粉丝群体里有剧中男性角色肖海洋的粉丝、余皓的粉丝、任逸帆的粉丝,而现场的男演员共有四位,被忽略掉的那位武雨泽则反而是本剧的第一男主路桥川的扮演者。不仅在现场提问环节中没有不雅观众提问武雨泽,就连在第一季的弹幕里,路桥川也时常被大量不雅观众所讨厌。
是毕鑫业的创作问题吗?是武雨泽的演出问题吗?
都不是。正好由于都不是,以是反而弥足宝贵了。
能够想象吗?一个险些没有人气的主角,身边有着那么多的个性角色,而这样一个“不讨喜”的主角,很可能是导演兼编剧毕鑫业刻意为之的。
由于如果没有路桥川这个角色,这些个性迥异的角色所搭建起来的这出戏,只会是无休止的闹剧,是难以让人冲动的闹剧。——这话说出来大概会引来一些角色粉丝的抗议,但事实的确如此,从剧作角度来说剧中谁都能缺(比如顾齐心专心走了故事依然连续),唯独路桥川不能。
我们先来看看路桥川身边的那些角色们。
在剧中肖海洋是一个很豪迈的东北大汉,大大咧咧的他喜好直来直去,肆意大笑、肆意大叫,豪迈不羁的性情和偶尔流露出的任务感完成了个人的角色塑造。而在接下来的剧情里,肖海洋则逐渐表现出情绪细腻的一壁。
和肖海洋为难刁难比的,则是个子高挑、举止优雅的余皓。余皓是一个南方人,喜好嘚瑟,热衷八卦,最突出的特色是娘。但娘不代表娘娘腔,他拥有着非常完美的播音腔,再配上夸年夜的肢体和表情,虽然在剧中没有感情线,但依旧俘获了大量不雅观众。
毕十三,没有智好手机。智商超绝,但情商险些为零。不解风情,说话永久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脑回路也和普通人完备不同。由于其分外的风格,有不少不雅观众都对他产生了十足的好奇心。
以上三个是路桥川是室友,此外还有路桥川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任逸帆。这是全剧中的第一渣男,故事开始就以到处勾搭姑娘的形象而被不雅观众熟习,虽然顶着“渣男”的名头却很难让不雅观众对他产生恶感,这统统全由于这个角色其实讨喜。
和路桥川、任逸帆混在一起的,则是女主钟白。身为他俩的青梅竹马,暗恋了男主路桥川十多年,只管为人爽快,被路桥川说“没有女人味”,但在面对路桥川时总是扭摇摆捏。
钟白的室友、路桥川在第一季里喜好的女生,林洛雪。很多不雅观众起初并不喜好这样的人,认为她“水性杨花”,不谢绝也不接管男生们的示好,总是能在男生群中游刃有余,而随着故事的逐渐推进,当不雅观众看到她内心的薄弱和孤单、当不雅观众看到她一贯爱着毕十三时,很多人开始理解并认同起林洛雪。
……
这样一群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大概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的人的影子,但很显然,没有人会有这么极度,没有人会拥有勇往直前的豪迈、没有人会是自始至终的娘炮、没有人会做到从头到尾的与世隔绝、没有人会在一年内泡遍整年级的姑娘……
以毕十三为例,在第二季中,当老师在评点每个人交上来的作业时,看到毕十三交的是自己的一张自拍,正当老师说他对作业一点都不负责时,毕十三阐明说:“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末了的晚餐》。”老师自是不解:“这和《末了的晚餐》有什么关系啊?”
毕十三只好连续负责地阐明说:“由于这张照片的内容是:十三/个人/在用饭。”说罢拿出《末了的晚餐》来,上面正好有十三个人。
很显然这是在玩一个措辞梗,而对剧中的人来说却是最常见不过——毕十三绝不是故意搞笑,而是很负责地在这么认为。
当《一起同过窗》将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人物性情都放大了的时候,所有人乍看之下都变得夸年夜了,有些不雅观众以为不足真实了,于是在前几集便放弃了它。
昔时夜多数青春剧都在强调写实的时候,《一起同过窗》一贯没打怀旧牌,没有将故事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没有用各种过去的道具(比如教材、磁带等)让不雅观众怀念——乃至由于本钱问题,本剧的服装道具大都比较粗糙(冬天时大家在室外穿着秋季的衣服)、场景设置也很马虎(苏州和湖州常常稠浊)。
但在夸年夜和搞笑之后,《一起同过窗》是为数不多真正做到深情的。一样平常青春笑剧,第一层次哀求做到搞笑,第二层次哀求做到在故事根本上的搞笑(比如《末了的晚餐》),第三层次哀求做到能解释白一些道理(比如第一季末了路桥川的心态转变),第四层则是哀求做到曲终人散时能留下回味无穷的冲动。
这一点,毕鑫业是可以做到的。要知,《一起同过窗》的导演毕鑫业的处女作便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小短片《再见金华站》,在二十分钟的短片里将暗恋的感情通报到了许多不雅观众的面前,那句“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来日诰日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备没有涌如今你的来日诰日里”也正出自这部短片里。
而剧中的这些感情,大都和路桥川这个角色息息相关。剧中大大小小具有分外个性的人物都由他穿插个中,从而形成一张极为有趣的大网(毕十三的小跟班眼镜由于只和毕十三发生互动,因此角色便没那么光鲜)。
乃至可以说,没有路桥川,这些人不会关系如此紧密,他们乃至不会彼此成为朋友。身为主角,却时常屈居别人的身后,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着那个推波助澜的人,从而凸显出了身边这些角色的独特个性。
而这个犹如一杯白开水的路桥川,如果没有他,故事就不会成立。
第一季里,当有人嘲笑余皓是娘炮时,路桥川第一个挥拳上去,于是在一个没人听得见的夜晚,余皓独自说:“以前,从来没有人会替我斗殴。他们骂我是娘炮,我就自己冲上去挠他们,然后再被他们陵暴。没有人会帮我,由于帮我的人也会被人嘲笑。本日是,第一次有人替我出头。”
在第二季中,毕十三喜好的那个女生去美国了,毕十三很伤心,他想到那个女生说过要和喜好的人一起坐摩天轮(只管那个女生喜好的人不是毕十三),于是跑去游乐场,用锤子砸开了掌握摩天轮的屋子,要去独自一人坐摩天轮。
身为班长的路桥川赶到了,齐心专心想要劝住他,认为这样会被抓,但当他创造毕十三是一定要做的时候,路桥川抢过了锤子,自己砸开:“既然那么讨厌她,不做点她讨厌的事,就太遗憾了。不过今晚,我做贼,你赴约。”
在剧中,路桥川就这样穿梭于每个小段落故事中,每个小故事的主角每每不是他,但这些小故本家儿角的个人完成却离不开他。
任逸帆,非要谈论他为什么会成为渣男,在第一季中实在就有阐明了。自小父母离异,而腰缠万贯的父亲很快就再次娶妻生子,生活在没有人疼爱的家里,任逸帆的朋友只有路桥川和钟白两个人。于是在那年的除夕夜,路桥川和钟白给了任逸帆有生以来(也是全剧中)最大的一次惊喜冲动,用任逸帆的话说便是:“你们好过分啊。”
除此之外,对肖海洋、顾齐心专心、李殊词等很多人来说,路桥川都在他们生命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尤其是林洛雪。
林洛雪这样一个起初不太讨喜的角色,要想完成其在不雅观众不雅观感中的转变,实在是须要一定功力的。于是毕鑫业设置让路桥川不再只是过路人而是参与人:路桥川喜好林洛雪。而林洛雪爱的实在是毕十三(当然这不是套路化的狗血剧情),但这几个人之间的感情却偏偏不是那种很普通的,因此当林洛雪创造自己也喜好路桥川时,却意外地又创造了毕十三爱上了一个女子。
伤心欲绝的她在那一天谢绝了路桥川的告白,她说:“一定假如现在吗?我们来日诰日再说好吗?现在的我一定谢绝你。来日诰日无论你跟我说什么我都答应你。”在听到路桥川的谢绝(路桥川坚持要在那一天告白,他说现在说是由于他喜好林洛雪,而来日诰日说只是由于他想和林洛雪在一起)后,林洛雪乃至说了这样的话:“我便是那种特殊随便的女人。”
路桥川只回答了这一句:“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这不是对路桥川和林洛雪的关系说的,而是对林洛雪说的,虽然过去人们都认为林洛雪是一个特殊随便的人,但是来日方长,将来只与将来有关系。
毕鑫业一定很爱这个词,以是他舍不得把这个词只对着林洛雪说一遍。事实上在第二季的片尾曲《写给我们的一封信》里,歌词的末了一句话便是:
“来日方长。”
所有的夸年夜在末了都以一种让你或怅惘或痛哭的感情扫尾,夸年夜没紧要,感情是最真实的。
“来日方长”在剧中是很主要的一个词。由于每个人都随着剧情的变革有着自己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改变。
面对心爱之人拜别而不愿开口的毕十三,在林洛雪的呼啸下,虽然没能放下顾齐心专心,却认清了现实,终于在四十三天后以误打误撞在舞台上念了话剧台词的形式和顾齐心专心说了再见。
始终没有办法谢绝人的李殊词,在看到路桥川面对老师的左袒时的据理力争,自己也有了勇气,于是当有人再对她提无理哀求时,她下定了决心、鼓足了勇气谢绝。
片尾曲的歌词里还有这样的话:“那些年我们自大的样子好闪亮,……纵使终极活成想要的样子容貌,好过此刻对未来的想象。能共你年少浮滑,谈笑倚同窗,都是这唯一的岁月里最好的光阴。”
“一起同过窗”,从剧名看便是一部青春剧,而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随意率性的、绿色的、欢畅的、无忧的、迷茫的,实在青春最大的特点是无知。由于无知,以是不知道这个天下是什么样的;由于无知,以是总是横冲直撞;由于无知,以是能在一张白纸添补起自己的想象。
当这些许许多多的角色涌如今我面前时,我没法讨厌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大概生活中没有他们的身影,但他们或多或少正好是我们在青春时期想要活成的样子容貌。就彷佛那句话:“那些年我们自大的样子好闪亮。”
毕鑫业肯定是还想要接着拍第三季的,以是这一季肯定不会把路桥川和钟白、肖海洋和钟白、路桥川和林洛雪、毕十三和林洛雪、肖海洋和李殊词、肖海洋和许连翘等纷繁繁芜的人物关系做成完成时。——但我不关心这个。
由于来日方长。
【作者孔鲤,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书林斋”(微旗子暗记:Kongli1996),微博@孔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