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喜好三国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所献上的子午谷奇谋。这条没被诸葛亮采取的计谋一贯饱受争议,有的认为如果诸葛亮采取了这个计谋,北伐就成功了。也有人认为魏延这条计谋便是扯淡,而且后世明末真正的“闯王”高迎祥就去世在这条计谋上,那么明末的子午谷之谋到底是怎么回事? 崇祯九年六月,清军溘然派兵从喜峰口攻入,崇祯下旨正在与农人军作战的卢象升“勤王”。玄月二十二日,卢象升接到调任诏书。①接到诏书之后,卢象升急速北上“勤王”。而高迎祥见状,也急速返回陕西,他以为卢象升已走,洪承畴又正在陕北与李自成对峙,关中无人,便想趁机袭取西安。可他没想到的是,这次他的对手是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
高迎祥在屡遭卢象升打击后,早已溃不成军,只得兵行险招,直取西安。但是此前已经长途跋涉的农人军,此刻更怠倦不堪、士气全无。比拟刚入陕西,想要打好第一仗的孙传庭的明军此刻虽然兵力微弱,却士气正旺。而高迎祥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将进兵路线选为了子午道。
▲新旧子午道示意图
七月初高迎祥率军至龙亭,此地为子午道上一个较大居民点。据《元和郡县图志》载:“今洋州东二十里曰龙亭,此入子午谷之路。”龙亭位于汉中平原最东端洋县的川道口处,其东为丘陵山峰地区,其西则是汉中平原区。但是子午道有两条,到底是走新子午道还是旧子午道(实在有三条,第三条为子午新道,但这条是清嘉庆年间所修),从路程上看,旧子午道要通过四个海拔高点,从西至东,分别是黄金峡大拐弯(970米)、饶峰关(1116米)、蓰阁(1905米)和秦岭梁(2041米)。个中秦岭梁阵势险要,而黄金峡临黄金水(现在的金水河)所相邻的锁龙关、铁城戍都有重兵把守。而新子午道则通过三个海拔高点,依次是黄金峡大拐弯、平河梁(2100米)和秦岭梁,新线比旧线少翻一个高山,而且平河梁阵势较为平坦,以是高迎祥决定走新子午道。
随后大军行至三河关受阻(三河关:今佛坪县大河坝乡三河口村落,蒲河、汶水河、椒溪河汇合处,关隘在今三河口大坝处)三河关把总陈玠琦拒不平膝降服佩服,且三河关大部分人皆姓陈一呼百应,加上关口墙、垛均为石头砌成,阵势又利,易守难攻,三水汇合之地又不好布兵。高迎祥率部攻了4天才攻破关口。但是三河关把总陈玠琦派人去给正在西安操练兵马的孙传庭送去了求救文书。此时的距孙传庭到任还不到三个月,手上的军队也只有离京时的三千人,在接到求救文书后决定一方面急速派人前往洪臣畴、卢象升处求援,一方面派人连续探查高迎祥接下去的进兵路线,准备等待洪臣畴大军一起擒住这个“贼首”。 而洪臣畴在接到孙传庭的求援往后,急速率大军前往西安接济。并叮嘱消磨了贺人龙为前锋。
高迎祥在破了三河关后,由于当夜的狂风暴雨,使得新子午道主道被秦岭的泥沙冲毁,道路已经无法通畅,于是有人献计走椒溪河出傥骆道往周至县(今西安西南,多条秦岭通道出口处)直捣西安,事实上从三河关绕道傥骆道再到西安有420里。连续走新子午道到西安只有260里。而且傥骆道迷魂岭“十八盘关”也有明军重兵把守。高迎祥决定还是走新子午道,但是行军往后,创造后续道路还是无法通畅,只得返回三河关沿黑蒲道连续前行。黑蒲道南连佛坪县东与宁陕县交卸的蒲河,北接周至县黑河,故名黑蒲道,两河段均为子午河支流。《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子午河 “上流曰椒溪河,源出秦岭,东南流会蒲河、文水河,名三河口。折而南至白河铺,名子午河”。故黑蒲道亦为新子午道分支。随后大军经陈家坝、四亩地、圪垯城、柴家关,一起均遭遇抵抗。
就在高迎祥不断进兵的同时,孙传庭也不断接到奏报,在终于等到了贺人龙的第一波援军的同时,孙传庭也判断出高迎祥走的是黑蒲道,于是急速赶往了周至县马召镇,然后自周至县入马召镇进黑蒲道,原来准备设伏于秃顶山,但孙传庭亲自爬上秃顶山,察看地形,见该处从半山腰开始便树木不生,杂草繁茂(以是俗称秃顶山)设伏不仅易被高迎祥军创造,且此山半途径难行,一旦高迎祥中伏后撤,便无法展开追击,更主要的海拔都过高,此种地形为军队供应后勤补给极为困难。便率部向北稍退,设伏于黑水峪的两岸山上(黑水峪也称黑峪。位于今周至县黑河水库,因临芒水,故别号“芒谷”,而因其水色黑,也叫“黑河”,故此地又叫“黑水谷”),留出大路让高迎祥部队通过,让其进入早已支配好的口袋,伺机伏击。同时命副将罗尚文入傥骆道,翻天西岳,从秃顶山入黑蒲道阻断高迎祥军后路。
▲秦岭峪示意图
终于七月十五日,高迎祥率部到达周至时,孙传庭已经做好了的伏击的准备。十五昼夜晚,高迎祥创造自己中伏,此时如果退却撤退,孙传庭便可从后掩杀,这样的结果无疑是灾害性的。虽然面对的是已经霸占地利上风的明军,高迎祥还是敕令朝黑水峪口发起攻击,至黎明时分,将谷口处的明军击退,并且击杀了明军参将李遇春,将战线推至到了仙游寺,但此时罗尚文的截击部队终于赶到了高迎祥军的背后,并朝其发起了攻击,高迎祥不得不分兵迎战。而孙传庭所部的剩余明军也去世战不退,双方惨烈的搏杀一贯持续到了十七日凌晨,洪臣畴率领大军赶至,才将高迎祥军击退,将战线又压回了黑水峪。此后又激战一整日,明军还是未能全歼高迎祥军。十八昼夜晚,孙传庭祭出攻心术,在沙场附近立起红、白二旗,声言至白旗下可就抚,至红旗下则视为顽抗而必诛。此举果真令高迎祥军大部瓦解,纷纭暗中与明军接洽屈膝降服佩服。高迎祥此时也因饥疲交加而患病僵卧于一洞中,根本无法指挥全军有效抵抗,更不能阻挡部下的叛变。
至二旬日凌晨,明军末了一波援军,卢象升所属的祖宽部的关辽军也赶到了黑水峪,明军发送了总攻,高迎祥军黄龙、总管刘哲等头目屈膝降服佩服。并为明军带路,俘获了高迎祥,孙传庭即联名洪承畴将捷报拜发京师,崇祯听闻高迎祥被俘,孙传庭刚上任就把在大明江山大地上闹了9年的“贼首”俘获,大喜过望,急速降旨褒奖:“据报生擒闯贼及领哨各目,具见该督抚调度,将士用命。著即查明叙赉。”孙传庭随后在二十七日又把此番战役的详情报予崇祯,崇祯除再降旨褒奖有功职员外,明令“贼渠解京,著择确当员役,沿途拨兵严防,毋致疎虞”。玄月十九日,孙传庭即遵旨将高迎祥等押往京师。不久,这位农人军前期领袖就被磔杀于市,以儆效尤。高迎祥惨败于黑水峪后,余部一为其弟高迎恩率领退往汉中。
▲黑水峪(黒峪)与黑蒲道大体示意图
高迎祥沿子午道进兵路线:洋县龙亭逐一金水逐一三河关(大河坝)逐一石墩河逐一四亩地逐一黑蒲道逐一黑水峪口逐一仙游寺。
▲高迎祥进兵路线示意图
▲双方紧张作战区域
孙传庭伏击路线:西安城逐一马召镇逐一秃顶山逐一黑水峪。罗尚文截击路线:马召镇逐一傥骆道逐一天西岳逐一秃顶山逐一黑蒲道。
高迎祥兵败子午谷其主不雅观缘故原由是对子午道不理解,奇袭西安走子午道虽近且险,大部队行军又慢,且关隘甚多,应分兵游击而进。再大的有作战本领的人,也敌不过四面夹击围攻。可能高迎祥想履行三国时孔明未用的“子午谷奇谋”,由于倘若功成,不但可摆脱困境,若能攻取省会西安,更能大赚特赚。只是高迎祥没想过,当年魏延提出此谋时,是“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可如今他所率领的农人军人数虽多,却并无“精兵”(就算有也是所剩无几),更无粮草,而魏延的作战对手是夏侯楙,但高迎祥的对手却是孙传庭,行军路线的子午道又处阵势险要的秦岭,一旦洪臣畴大军赶至,农人军连兵力上风都没了。此降服败,高迎祥在无必胜把握情形下居然兵行险招,终极却只能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了局。
▲黑水峪(今黑河水库)现场图
▲黑水峪(今黑河水库)现场图
▲黑水峪(今黑河水库)现场图
▲子午道现场图
① 诏书被载入《宣云奏议·谢恩到任疏》,其原文为:“卢象升仍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写敕与他,着星速到任,不得少延。”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体或者"大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深究法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