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路线大致走向图,仅供参考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金华首条水泥混凝土路面高等级公路要改建了总价108亿 汽车知识

2.1 项目概况:G330 国道金东包村落至雅湖段改建工程按一级公路标准培植,由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局部路段兼顾城市道路功能。
项目出发点位于金东区岭下镇包村落,靠近况 330 国道武义段,路线下穿金温铁路及金温扩能铁路,终点位于江东镇雅湖村落,路线全长 11.34km。
项目操持总投资约10.8 亿元,个中建安费约 7.5 亿元。

2.2 标段划分及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设 1 个标段,招标范围: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帮忙招标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330国道的历史

330国道(或称“温寿线”“国道330线”“G330线”),是中国诸多国道线中的一条。
在浙江省境内的出发点为温州鹿城,终点为建德寿昌,全程321公里,个中金华段长为114.89公里。

330国道(金华市区段)自北向南,翻山越岭,跨江过河,是金华对外交往的主动脉,更是金华城市百年景长的主要见证者。
在这条穿越金华市110多公里的线路上,有着金华这座城市发展的诸多影象——这段路上,曾散落着当地最主要的集市、曾是村落民们临时的晒谷场、曾是孩子们的游戏场所……因城市的发展、交通压力的增大,它曾屡次改建、数次改造,但它独占的交通支撑地位,却一贯深深镌刻在金华人的心中。

它是金华首条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档级公路

历史的变迁折射在公路上,公路的变迁也见证着历史。
公路作为近当代交通的紧张运输办法,折射着城市的扩容发展。

330国道(金华市区段)前身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金武永公路和金兰龙公路组成,经由上浮桥、通远门、通济桥、南市街、五里牌楼、西关等地。

提及最早的330国道,金华市金东区的“老交通”邢克光感叹:“那时的南市街哪能算公路,均匀宽度还不到3.5米,只是一条中间青石板两边鹅卵石铺就的驿道而已。
”作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邢克光在几十年的公路管养生涯中,见证了金华公路交通的当代化发展过程,个中就包括330国道(金华市区段)的变迁。

上世纪的柏油路面

全国劳动模范、原浙江通济交通汽车运输株式会社的客车司机卢连敏,对330国道也情缘难解。
从1956年开始,他在金华汽运总公司整整开了36年的车,安全公里数超过了200万公里,相称于绕地球50圈。
提及最早的330国道,卢师傅说:“直到1960年,330国道基本上还是砂石路。
之后,金华与永康之间,在金华出城处浇筑起一段水泥路面,由于比较薄,以是随意马虎坏,要常常修补。
那时候路况差,汽车速率提不起来,金华开车到温州,正常情形下要开8个小时。

改建为水泥路面的330国道

上世纪60年代末,金华市日稠浊交通量打破2000辆次,原有的砂石路面已无法适应车辆通畅。
由此,现330国道的前身开始第一次外迁。
至金华城南大桥建成,公路移向龙渎河以南(现在的双溪西路)。
1968年年底,开始对金华—丽水线路进行路面拓宽改造,浇筑水泥路面,宽5~9米,于1981年8月全线竣工,这也成了金华境内首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高档级公路。

它用数次外迁改造见证金华城市南扩

这次拓宽改造,极大地促进了金华主干线公路的交通做事水平,是金华城市公路运输一次崭新的、质的打破。

然而,改革开放后授予经济的巨大活力,完备超乎预期。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330国道的交通流量进步神速,且随着城市的扩展,其存在的问题开始变得“显而易见”。

“那时候的330国道经由城区,车子多,对城市生活和发展品质都带来新的问题。
”邢克光回顾。

在这样的背景下,10年后,为缓解通济桥和金华城乡交通压力,330国道前身完成了第二次外移——新建金丽改道公路,将金兰南线向南移1680米,经由本日金华江南的丹溪路和环城南路等大致路段,过境车辆不再经由城区。
1977年,又投资70万元对金兰龙公路金华县境路段(含金丽改道公路)进行路基拓宽和路面改造,1979年6月竣工,这也是金华境内首次铺筑渣油沥青路面。

1988年,金丽线、金兰南线和金丽改道公路并入温州至建德市寿昌镇公路路网,简称“温寿线”。
全国统一公路行政编号为“国道330线”之后,330国道再度南移,经湖海塘、马鞍山、姜山头、白龙桥。

1992年金华经济技能开拓区成立,一座新城在江南迅速掘起,旋转了金华城一贯在江北区块发展的历史,形成了江北、江南双城对望的新格局,快速发展的江南新城,把原来阔别市区的330国道圈进了市中央,加上白龙桥铁路道口的“卡脖子”征象,无形中给公路带来了不小的管理和通畅压力,群众哀求改造330国道的呼声更为强烈。

为此,2014年8月,330国道(金华市区段)第四次外迁正式开工,路线由金东岭下朱至兰溪沈村落,经白龙桥、楼家、虹路、湖家后下穿杭金衢高速公路等,与330国道兰溪段相接,路线全长约31.4公里。

如今,为知足日益增长的金华市区过境交通需求、缓解二环南路的压力、完善金华衢州温州杭州货运大通道路网构造、带动婺城南部山区的发展,330国道(金华市区段)正在第五次外迁的培植当中,初步操持经由雅畈、苏孟、琅琊、蒋堂等州里,头尾对接金东和兰溪。

“330国道(金华市区段)的外迁史,也是金华城市的南扩史。
几经外迁,金华城市统共向南外移了8公里旁边。
”金华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序锁先容。

它经历了沧桑与发展见证了浙中交通腾飞

道路,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总能铭刻一座城市提高的脚步。

2017年10月1日,随着金华民气目中“一山一滩一洲一湖”四大天然地标的末了“一湖”——湖海塘公园正式开园,现在的330国道(金华市区段)彷佛已被居民区包围,逐渐变成城市街道。
这里既有金华历史的影象,也有当代的新生、未来的展望;这里既是城市向南发展的新出发点,也是城市开拓的新热点。

330国道(金华市区段)改建项目是省重点工程,也是备受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更是金华市公路网主骨架“七高、八纵、五横”中的“八纵”之一,是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经济辐射的主要通道,具有承东启西的经济传导功能。

本世纪初叶的老330国道金华段

330国道(金华市区段)的外迁,不仅有效缓解了金华城乡交通压力,减少了交通拥堵的情形,还对提高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旅游发展起着重要浸染。
最显而易见的是,通车后,大大缩短了金华市区前往武义、永康、丽水温州等周边地区的路程韶光,从兰溪到金华市区的韶光更缩短到了20分钟之内。
极大助力金华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出行快速便捷。

凭借交通便利的上风,330国道(金华市区段)还为金华区域经济发展腾飞供应了有力保障。
在330国道(金华市区段)的沿线,许多各具特色的科技创业园区和工业经济园区快速崛起,如白龙桥镇北工业园区、岭下朱工业园区、金华北大科技园、豪升聪慧谷……这些块状经济家当的发展,为金华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金华打造浙中城市群发展计策目标添砖加瓦。

随着金华城区不断向南发展,现在的330国道(金华市区段)已成为市区道路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容,国道也将不断地外移,路也将真正顺畅起来。
”金华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序锁说。

一条路能识破一座城市的变迁,也能印刻一个区域的历史。

未来的330国道(金华市区段)也将随着时期的步伐,为金华城市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贡献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