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民展示专利证书
台海网5月26日讯 据闽南日报宣布 随着夏季到来,空调的利用进入高峰期。对付空调已经利用了两三年,内外机连接管线涌现变质分裂乃至脱落的用户来说,如何改换管线显得有些头疼。近日,漳浦县七旬退休干部林志民发明一种“家用空调内外机连接管线保护外套”,并拿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定程度上办理了不少用户这一烦恼。
林志民退休前是漳浦县广播电视台的工程师,平时紧张跟摄像、电视转播、微波、光纤等广播电视传输技能打交道,是出色的技能好手,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志民师傅”。事情之余,林志民总喜好捣鼓东西,家里大到家用电器、小到孩子的玩具,有什么问题他都亲自搞定,从不请维修师傅。1978年,林志民设计的地下电缆故障探测器曾得到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三等奖,至今仍在运用。而这次的“家用空调内外机连接管线保护外套”国家专利的得到,并不是林志民的第一次“试水”,早在1998年,经他改良升级的电焊面罩,是他拿到的第一个国家专利。
退休之后,林志民有更多的韶光专注于发明创造,迄今为止,他拿了14个实用型国家专利,内容涉及电焊、有线电视、用电安全、汽车安全、空调、厨房用具、乐队指挥等方面。
坚持不懈,求是创新一贯是林志民坚守的初心。“空调内外机连接管线的保护都是采取塑料扁带进行包扎,这种包扎带本身并不具备抗老化的特性。”提及自己的发明初衷,林志民见告笔者,现有绝大多数家用空调的内外机连接管线,每每在空调安装二至三年后就发生变质分裂,末了脱落,导致降温效果变差、能耗增大。如果要对已变质脱落的管线进行改换维修,又费人力物力,且施工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用户只能放弃维修。看到用户如此无奈,林志民一贯思考着,什么材质不易变质分裂,能代替原来的包托带呢?
因此,林志民常常出入漳浦大小空调发卖商和维修点,跟空调发卖商和维修师傅互换磋商办理问题的办法。经由日常不雅观察和多次稽核验证,他想到一种抗老化的塑料软管,用以对空调机的内外机连接管的室外部分进行套入保护,其特色是抗老化塑料软管的直径和长度与空调机的内外机连接管线相匹配。
为了验证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林志民先在自家的空调上做起实验。他找来一种抗氧化的塑料软管对自家空调的外线进行套装。经由几年的不雅观察,这种抗氧化的塑料软管确实不易变质分裂,避免了能源的花费和摧残浪费蹂躏。这个装置看似大略,却很节能,林志民算了一笔账,采取抗氧化塑料软管往后,均匀每台空调每天可比以前节省15%的用电,全体夏天就能节省不少的用度。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进一步推广这项技能,他就这项技能申请专利,并于近日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同时,他积极呼吁空调厂家在空调设计时能采取这项技能。
“我现在只想把这些技能推广出去,并产生效益,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大的便利。”林志民“玩发明”,更多的是享受自己动手、改进生活的乐趣。他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以是一贯鼓励青少年要有“异想天开”的精神,平时要多动手、多动脑,多创新,营造浓厚的科技强国的氛围。
☉林惠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