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爸爸”和孩子们在一起。公民网 冷金明摄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有这样一座“彩虹桥”,它为心智障碍患儿架设了走出闭塞、走向快乐的桥梁。
在这里,孩子们增长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有了小伙伴,第一次参加联欢会,第一次过集体生日,第一次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第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比赛……
“彩虹桥”的全称是彩虹桥心智障碍者家庭互助中央(下称“彩虹桥互助中央”),秦民是这里的创办者,孩子们喜好叫他“秦爸爸”。
创办“彩虹桥” 带来新希望
秦民是连云港市赣榆区烟草专卖局的一名职工。他的孩子是一名心智障碍患者,早些年,夫妻俩带着孩子天南海北治疗,四处求医问药。
在陪护孩子的过程中,秦民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创办一家公益助残机构,让更多心智障碍家庭的孩子有个去处,也能便于家长彼此互换。
2018年5月,秦民和妻子仲婷婷商量后,决定无偿供应自家房屋,购置康复器材,创办了青城名邸残疾人之家。
当年7月,患有先天性脊椎裂的瑶瑶是第一个加入的孩子。凭借多年积累的康复演习履历,秦民和妻子一起为他订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通过两个多月的演习,瑶瑶大小便时能和家长示意了。
越来越多的家长慕名而来,受园地限定,青城名邸残疾人之家无法知足更多孩子和家长的需求。2020年初,秦民再次牵头,联合6个有类似经历的家庭共同发起了彩虹桥心智障碍儿童志愿互助照料项目,投资20余万元,建立了一个专门的互助照料中央。9月,彩虹桥互助中央正式注册成立,采纳“互助做事+社会支持”的运作模式,汇合家庭力量、社会爱心资源,勾引参与项目的家庭从自助走向互助,既做志愿者,又做受益者。
“秦大哥在我心中就像一把巨伞,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为我们家长开辟了一条心灵道路。”患儿家长志愿者徐小淇说。
从自我救赎到共建互助
全面的照料和生理关爱,让不少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彩虹桥互助中央也在拓展做事范围,尽力帮助更多孩子。
2020年11月,彩虹桥互助中央的志愿者前往当地石桥镇看望残疾儿童小凯。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再醮,小凯有智力障碍、肢体残疾,由年迈多病的爷爷照看。据志愿者回顾,“我们走进祖孙俩住着的小屋时,看到爷爷正在做饭,锅碗瓢盆散放在角落里,小凯身上的衣服破旧软弱,冻得瑟瑟颤动。”
之后,彩虹桥互助中央根据小凯的身体情形和年夜夫建议,为其送来了一辆手动轮椅,给他进行康复演习和生理开导。
彩虹桥互助中央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爱心事情。赣榆区烟草专卖局把彩虹桥互助中央作为新时期文明实践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内容,履行“彩虹桥”志愿做事项目,捐赠款物扶持,党员干部带头,全员参与,帮助孩子康复演习、帮忙活动开展、打扫卫生等,并约请专业老师供应生理开导、创业技能培训。
目前,彩虹桥互助中央面向赣榆区15个州里,为心智障碍儿童和家庭量身打造公益性志愿做事项目。
“我想让孩子们有可去的地方,也想把我的履历分享给其他家长,让他们少走弯路。”对秦民来说,这是一个从自我救赎到共建互助的故事,“彩虹桥”的涌现不仅可以为心智障碍儿童供应白天照顾,更为家长们供应技能培训、生理开导等做事,增强了家长们回归社会的勇气和自傲。
2022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赣榆区区长李莉来到彩虹桥互助中央,慰问中央志愿者,为孩子们送去慰问品和节日问候。近年来,连云港市烟草专卖局也多次前往调研慰问,在全市系统发出向秦民学习的号召。
来源:公民网江苏频道 李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