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太阳毒辣地炙烤着大地,地上的人们一个个叫苦连天。可就在这时,有一阵徐徐的清风,吹进了欢腾的课堂里……
同学们霎时间安静了,个个开始低头作画,可我依然不知该如何是好,扭着头东张西望,“天啊,这个熊怎么可以这么可爱?”我惊叫。坐在我后面的一个女生已经画好了一个泰迪熊的轮廓,那呆萌的模样令人爱不释手。我咕噜的小眼睛又锁定了另一位同学,她大笔一挥,一幅蓝色毕加索系列抽象画就诞生了。再看看同桌,她正手忙脚乱地粘着扇子的支架,可那不听话的雪糕棍总是歪到一边去,怎么也固定不住。
大家都开始制作起扇子,我也火燎燎地忙碌起来,决定开始动手。
在经过无数次尝试后,雪糕棍依然没有被我粘好,我只好先剪下扇形轮廓。没想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烟枪的扇形图形无论怎么看都有些不和谐,轮廓坑坑洼洼,还有几个放纵的菱角伫立着,令人看得想把这张纸撕得粉碎。我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着,生怕一不小心剪歪了,那可就回天乏术了。
终于到了作画的步骤,我先用棕色的水彩笔勾勒出几条飘逸的枝条,又用红色的笔画出了硕大的果实。突然,我手臂一拐,水彩笔在纸张上划出了一条不规则的线条,好不容易的半成品就这样毁了!我愁眉苦脸,只怨上天不公。冷落在一旁的雪糕棍忽然蹦入眼帘,忽然我的脑袋灵光一现,把雪糕棍粘在有了那一条不规则线上,竟然完完全全地掩盖住了线条的瑕疵。我不禁高兴地大叫:“太棒了!”我的小扇子终于大功告成。
轻轻摇动扇子,一股清凉的风扑面而来,吹走了夏日的烦闷,吹走了心底的不快。一股清凉灌入口鼻,长驱直入,深潜心底……
篇二:林中清风徐徐来
走入一片寂静无声的树林,枯黄的落叶在脚下咔咔作响,枝干上落满了灰尘,沉睡中的树林就像是一座废林,等待着野兽的霸占、牧人的砍伐和虫鸟的啄食。一阵清风徐来,卷走了地上的枯叶,吹走了枝干上的灰,微微惊醒了这座沉睡中的树林,带着这些秽物潜移到了树林的深处,销声匿迹。
若说清朝时期的中国为一片沉睡中的树林,那么那一阵徐徐清风就为林则徐。一记虎门销烟,惊醒了那时的中国,震撼了那时的英国列强;一次放眼世界,带领了那时的中国,促进了那时的西学东渐;一生为国为民,正直清廉被人民所敬仰,一丝不苟让我们所折服,坦坦荡荡的一生正如诗句所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艘艘帆船依旧载着鸦片驶向颓废的中国,但他们也许没想到在岸的尽头,道光皇帝所派的钦差大臣也在等待这船上的“猎物”,一举缴获。当盐水注入销烟池的那一刻,这一切就成了定局。滚烫的石灰水就像是国人心中愈发愈烈的愤怒,浓浓的白烟就像是国人心中容忍已久的吼声,将蚕食中国的荼毒销蚀在一望无际的海中,销蚀在国人的心里。林则徐,用虎门销烟一事,让全世界都明白: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不甘于列强的侵略!这场“浩大”的“工程”每一个细节林则徐也亲自把关,这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满腔的爱国豪情,还有一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
屋中灯火如豆,跳跃的火焰将案前认真书写的人的人影放大,映在昏暗的墙上。日日夜夜的收集外文书籍、报刊,兢兢业业地翻译成《华事夷言》和《四洲志》,林则徐的“翻译班”,不仅翻译出国人对西方了解,也翻译出了中国抵御外国侵略的战策。林则徐在近代的中国,放眼望世界,看清了当前的世界局势和中国地位,所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让近代中国第一次睁开双眼看世界,林则徐不仅仅是为国深谋远虑,而且促进了西学东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的西部连绵的戈壁滩,在那位老人到来后,潜出了久违的绿,让那个叫做伊犁的地方绽开美丽芬芳。林则徐在大病初愈后进疆赴戍,勘查西域边疆,领导人民修水利、造纺车和坎儿井,殚精竭力的他将落后的伊犁变得美丽,这也实践了他说的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放眼望去林则徐的一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有国家和人民,满心的爱国豪情和高尚的人格精神,支撑了这位民族英雄一生的兢兢业业和正直清廉。这也许才是我们所敬仰的原因和我们学习的精神吧。
这片树林早已醒来,生机在这里滋长,一片和谐。林中的清风每天徐徐而来,维护这片林的安宁。可那第一阵叫醒树林的清风又去哪里了呢?不管怎样,这也许就是它一直所向往的“树林梦”吧?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清风徐徐来作文600字的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初一作文,请多多关注美德网。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