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呼和浩特市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后劳碌生产。我区食品生产企业积极相应“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倡议,开足马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田伟 摄
3月25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领导带队深入呼和浩特市部分定点隔离酒店,调研辅导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视事情。田伟 摄
3月10日,包头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技能专家团队入驻一机集团综企星叶服装厂,帮扶辅导一次性口罩试生产,当日第一批一次性口罩试产成功。 张井 摄
“3·15”期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部分考验机构专家为消费维权志愿者讲解标准化、商品条码、纺织品考验等方面的知识。田伟 摄
东风送暖,万物复苏。疫情逐渐消退,复工复产的企业越来越多,处于供需两端的生产与消费逐步呈现良好态势。为促进生产、消费两旺,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先后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等政策文件,着力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和创业就业,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加大监管司法,曝光范例案件,震慑不法行为,掩护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起百家企业 “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承诺行动,勾引企业主动承担社会任务;汇聚干系部门、社会组织、广大消费者、市场主体等各方面力量,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为市场繁荣注入了活力。
纾困解难有温度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各项政策方法,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先后制订出台了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关于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辅导见地》,提出涉及行政审批、价格监管、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用度减免等一系列准、精、细的政策方法,加强市场监管和做事保障,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出台支持复工复产举措44项,破除盟市、旗县出台的限定性规定22项,全面清理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障碍,打通企业复工复产的堵点,通过开通绿色通道、供应技能支持、帮助企业联系防疫物资等多方面举措,切实办理企业的实际困难,推动应复尽复,应开尽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为减轻企业包袱,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所属技能机构、对企业委托开展的与疫情防控干系部分考验检测项目实施收费减免,如医用防护用品考验、医用设备计量检测、消杀用品考验、医疗机构特种设备检测等。2020年一季度,全区直属考验检测机构共减收6511万元;主动对接帮忙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有12家企业先后提出质押融资需求,涉及金额2.28亿元,目前待审批及批复企业4家,操持4月份完成放款;开通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绿色通道,截至目前,累计进行专利权质押登记6笔,质押金额3.69亿元,帮助部分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率的提高,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审批做事便利化举措,引发企业活力,为复工复产供应便利和支持。辅导企业快速修复信用;延长部分行政容许期限;履行原谅谨严监管;主动辅导帮扶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价格监管;着力加强消费维权等事情。
勇担义务有深度 推动“三保”引发活力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支配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精准复工复产的哀求和市场监管总局的事情支配,自治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深入企业,为企业供应精准做事。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自治区伊利实业集团、蒙牛乳业、科沁万佳公司、赛科星集团、中环光伏公司、伊泰煤炭集团等117家企业积极相应号召,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方面作出庄严承诺:增强大局意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任务意识,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增强诚信意识,努力掩护本企业产品价格稳定;增强安全意识,严格落本色量管控方法;增强担当意识,全力保障产品市场供应。这些企业主动作为,勇担义务,坚持疫情防控和供应保障两手抓,携手高下游企业共渡难关,彰显了自治区质量标杆企业的任务与担当。
作为“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和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获奖企业,伊利集团积极相应“三保”行动,以实际行动兑现对社会的庄严承诺。疫情期间,伊利集团上万名员工放弃安歇,持续奋战在抗疫和生产第一线。伊利集团实行总裁张剑秋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身上肩负的不仅有为消费者供应最优质产品和做事的义务,更有守护全国公民日常生活不受疫情影响的任务。我们在充分确保安全的同时,加紧乳制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全力保障市场供应,与全国公民一起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和复工复产攻坚战。
蒙牛乳业是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获奖企业,他们第一韶光发布五大保障举措——保收购、保供应、保运力、保资金、保运营,作出保障收奶承诺,对已签订长期生鲜乳购销条约的牧场给予支持。畅通运输渠道,增加牛奶运力近万吨,为上千家互助牧场供应5大品类30多种牧场急需品,保障牧场饲草料运得进、生鲜乳送得出。目前,除武汉以外,蒙牛乳业生产端在全国41座生产基地均已投产。内蒙古、北京、四川等地工厂更是从大年三十起就投产,以切实有力的行动做到 “保价格、保生产、保供应”。在发卖端,蒙牛乳业率先启动终端产品临期调返货信息预警,确保疫情期间和复工后终端产品新鲜度,加强全国物流配送系统与工厂的紧密衔接,顺利保障各地供应,担保产品及时配送到市场和消费者手中,并确保价格稳定。
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获奖企业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迎难而上,在做好防疫事情的条件下,全力保障企业持续稳定运营,为消费者供应高品质产品保驾护航。作为食品加工企业,疫情期间为担保市场产品稳定供应,生产车间周六、周日一贯未休,全负荷运转,以知足消费者需求。在质量管理上,特殊加强了日常生产过程中巡查管理力度,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增加对成品的抽查频率,严格实行产品出厂前的消毒方法,担保产品合格出厂。为知足市场调味品需求,掩护疫情期间调味品市场价格秩序,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形下,该公司决定不对产品价格进行上调,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
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在疫情期间,针对油品滞销情形,加大了对成品油贮存期间的质量考验力度,保障了出厂产品质量100%合格;并在第一韶光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在严格履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抓安全环保生产保市场供应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任务,及时组织生产口罩质料无纺布纤维料HT40-S并及时供应市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企业力量。
维权共治有力度 努力实现放心消费
掩护消费者合法权柄是市场监视事情的出发点,市场监管部门也始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事情,各级消费者协会发挥职能职责浸染,有效掩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柄,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月月3·15”活动,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勾引广大消费者主动参与消费维权事情,发挥消协平台浸染,汇聚各方面消费维权力量,促进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广大消费者、企业主体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努力首创消费维权新局势。
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公布了“消费维权范例案例”,这些案例与公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密切干系,案件的及时查处,有力地掩护了疫情期间我区的市场秩序。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快速反应、立即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奇货可居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12315申说举报平台实施24小时人工值守,切实发挥消费维权做事浸染,在疫情期间,共接到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6984万件,涉及争议金额644.4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丢失145.2万元。
全区广泛开展宣扬教诲活动,督匆匆经营者诚信经营,提升消费者科学消费理念,促进消费提质升级。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制作《百姓维权百问百答》宣扬手册,开通“扫码维权”直通车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勾引消费者参与消费监督,依法掩护自身权柄;通过开展“放心消费示范企业”“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保举活动,勾引生产经营者谛听消费者诉求,主动承担法界说务,自觉做到诚信经营。环绕消费者关注的商品和领域连续开展比较试验、消费调查、消费体察等活动,加大对商品和做事质量的监督力度;持续推进盟市、旗县区“老年消费教诲基地”建立事情,与老年大学、媒体互助开办“消费教室”,面向全社会遍及消费知识;建立呼包鄂乌四地消费维权互助机制,形成消费维权协力,出重拳掩护消费者合法权柄。完善“一会两站”,畅通基层和屯子牧区投诉渠道,推进消费投诉便利化,提高基层消费轇轕办理效率,保障消费者随时随地便捷维权,推进盟市、旗县区的诉调对接机制,建立消费轇轕多元化办理机制。通过鼓励经营者老实经营、追求高品质发展,促进消费领域诚信体系培植不断深入,推动自治区优质商品走向全国。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连续做好“守住安全底线、聚焦民生关怀、做事发展大局”这篇大文章,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公正有序的营商环境,早日实现“放心消费在内蒙古”的目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愿景。
本版笔墨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