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白我们知道更多的是他的“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不羁”、“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李白浪漫的梦很多,而年少时的李白,还有一个侠客梦。
年少的时候他就渴望仗剑天涯游历四方。
他是这样说了,而且这样做了,25岁的时候便是开元13年,公元725年,李白25岁,正是斗志昂扬,不可一世的年纪,他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少年时的李白游侠仗义,英风逼人,有侠义之气。
自己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一诗中说自己“托身白刃里,杀人尘凡中。
“纵然他在这首诗里有自夸之嫌,但亦可看出李白绝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诗人,而是有一种拯危济难的英雄气的文人!

这种侠义之气,尤其在他的《侠客行》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侠客行

李白的这首诗后两句改编成歌词前面两句男儿读之便热血沸腾 休闲娱乐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荡。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去世侠骨喷鼻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里墨客塑造了一个”白马“”银鞍“、仗剑游侠、不惧死活的侠士形象。
尤个中央两句让人一读之便热血沸腾: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那种脱手间取人性命,杀人如麻的快意恩仇,更是让人遐想到金庸、古龙系列武侠小说中有仇必报,杀之为快的“江湖”天下。
一种闯荡江湖的洒脱,纵横驰骋的不羁狂傲,通过二十四句诗歌渲染出来。
如果穷究这两句诗,其间一定还有着年轻时的李白初出蜀地的那种不可一世的抱负与狂放。
”纵去世侠骨喷鼻香,不惭世上英“,好男儿要做就要做一番震天动地的大事情。

古之以《侠客行》为题者多矣,但这首诗一定是超前绝后之作,其余这首诗后世为人熟知,金庸先生长西席的宣扬也功不可没,金庸师长西席“笑书神侠倚碧鸳”中的“侠”字,便是和李白这首诗同名的小说《侠客行》。
有趣的事,李白诗的末句有“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金庸老爷子小说就借用了诗歌中的“太玄经”这个名字,把“太玄经”写成了一种天下无敌的绝世武功。

《太玄经》,古代哲学著作。
汉代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

借用这首诗确当然还有马云电影中的主题曲——《风清扬》的歌词,这是当年炒得沸沸扬扬的马云主演的电影《功守道》的主题曲,这首歌由高晓松量身创作,尹约填词,并请来了已经封麦的王菲与马云合唱,极尽大牌之能事,个中就直接引用了“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两句,这两句诗紧随”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两句之后,正是唐朝时任侠精神的一种表现。
不为名,不为利,功成名就之后,身退江湖的那种洒脱与任性,也正是诠释了一种飘洒超脱的侠义形象。
这种侠义精神在金庸老爷子的武侠天下里也有一向的表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功成名就之后归隐山林,这样的活法不正是武侠天下里侠义英雄的空想追求吗?

更有趣的是,在“阿里巴巴”的天下里,去年马云在这座商业帝国根基稳固之后,辞去CEO一职,是否也是一种“事了拂衣去”的洒脱任性呢?

原创首发,须要您的大力支持,麻烦关注、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