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采平

8月4日,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表露了受理家用汽车产品投诉情形剖析报告。
今年1—7月,湖北省消委组织共受理汽车类消费投诉2711件,占投诉总量的7.4%(含受理二手车类投诉328件,新能源汽车类投诉203件)。
个中,投诉类2429件,咨询类282件,达成调度协议2186件,未达成调度协议243件,投诉办理率9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丢失700多万元。
投诉量较多的汽车品牌有奥迪、别克、一汽大众、长安、东风风神、宝马、奇瑞、捷豹路虎、奔驰等。

汽车做事合同中普遍存在违约责任纰谬等问题 汽车知识

汽车质量、做事条约、售后做事投诉占比超过五成,是引发投诉的紧张缘故原由,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根据投诉数据剖析,湖北省家用汽车消费领域紧张存在以下7个方面的热点问题:

热点一质量问题投诉集中

在湖北省消委组织今年1—7月受理的汽车类消费投诉中,涉及汽车质量的投诉542件,占比20.6%。
这个中,关于汽车性能质量的投诉占比28.7%;关于不合格零部件的投诉占比6.92%;其他质量问题投诉占比14.8%;关于失落效损毁或灭失落的投诉占比4.1%。

汽车质量投诉的紧张问题有:一是发动机、变速箱、仪表板等紧张部件涌现故障;二是异响、异味、非常抖动等争议大的问题;三是汽车轮胎早期磨损、爆裂的问题。
此外,汽车质量问题还涉及检测鉴定的问题。

热点二条约违约条款不对等

做事条约投诉504件,占比18.6%。
条约类投诉紧张集中在条约违约行为,占比35.2%;以及不平等格式条款,占比23.4%。

汽车做事条约中普遍存在“违约任务不对等”问题:一是权责不对等,只强调了消费者未按本条约履行的违约任务,而没有明确商家未按时交付新车的违约任务;二是违约条件苛刻,不论什么缘故原由,都视为消费者单方面违约;三是模糊观点,稠浊“定金”与“订金”的观点,消费者在交付订(定)金后,如未按本条约约定交纳全车款的,则视为消费者单方面违约,消费者已交订(定)金不予退还。

热点三 脱销车型变相加价提车

部分汽车经营者存在加价提车的征象,唯一差异在于加价数额和加价办法不同而已。
尤其是脱销车型的汽车经营者,存在逼迫消费者在公布的发卖价之外另行增加价格购买汽车,或以车辆资源有限、须要额外的用度调处资源为由,进行变相加价提车的行为。

例如,武汉消费者陈师长西席在购买新车时,条约约定21万元全款提车,首付定金2万元,条约第二条第3款写明交清剩余19万元提车。
但在提车时,发卖商哀求另加价1.5万元,同时必须购买指定的保险。

热点四 汽车“三包”做事缩水

售后做事投诉共有488件,占比18.0%。
售后做事类投诉紧张集中在不履行“三包”责任,占比19.5%;不履行售后承诺,占比17.8%;同一质量问题多次维修,占比9.5%。

个中,汽车“三包”做事缩水问题较突出。
新车在“三包”期内,只为消费者供应修理和改换零配件或部件的做事,免除了在保修期内为消费者供应改换整车和退车的任务和责任。

热点五 售后维修做事水平低

据消费者反响,部分汽车售后维修存在技能不过关、缺少任务心、过度维修、做事态度差、价格不透明等问题,有的多次维修都不能打消故障,乃至故意浮夸汽车故障,导致消费者花了不少“冤枉钱”,消费者反响强烈。

例如,仙桃消费者叶师长西席去年花费3400元改换了汽车空调配件,今年夏天利用时又坏了,再次维修时又要收费,商家不履行“三包”规定。

热点六 二手车私改里程情形突出

为了收益最大化,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二手车经营存在浮夸宣扬、误导发卖,不履行真实奉告责任,乃至私改里程、遮盖车辆真实情形仍旧突出,将水淹车说成是无水淹,将事件车虚假宣扬为小磕小碰。
例如,武汉消费者李女士购买了一辆野马牌二手车,利用后创造该车发生过严重事件,于是哀求退车退款遭拒。

热点七 新能源车价格变动惹争议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利用及保有量不断增加,干系投诉逐渐增多。
一是新能源汽车存在行驶中断电、汽车自燃、驾驶系统失落灵等安全问题;二是充电故障、电池质量问题突出;三是价格变动惹争议,消费者刚签完条约还未提车,所购买车型就贬价,导致消费者不满。
例如,黄冈消费者邵师长西席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厂家承诺充一次电行驶520公里,而实际只行驶了270公里就没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