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对口援藏事情开展30周年。多年来,不断有新华社从祖国各地奔赴雪域高原,担当援藏,记录动听故事,展现时期变革。本期我在现场,为您带来新华社孙瑞博在援藏事情一年中的回顾与感悟。
2021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时常回顾的光阴。
这一年的2月26日,我从北京出发,第四次踏上前往西藏的路。与以往的短期事情或旅行不同,这回,我要在雪域高原担当为期一年的新华社援藏。
羊群顺着安全小路通过普莫雍错冰湖(2021年3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羊群在普莫雍错湖心岛上准备出发(2021年3月6日摄)。
刚到拉萨,还未来得及适应高原的环境,我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宣布中。
3月初的清晨,我和同事顶着风雪翻越高山,来到海拔5070米的堆瓦村落,在冰封的湖泊上拍摄牧民们带领羊群转场。
羊群在冰面上走向岸边,这是延续千年的传统。普莫雍错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羊卓雍错以南,巨大的湖面被群山环抱,被称为“仙女之泪”,美景如画。每年此时,游客和拍照师相继而来,普莫雍错冰湖上的羊群转场成了当地一张旅游名片。
这是2021年7月12日拍摄的普莫雍错景致。
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右)给女儿巴桑卓嘎讲述她为国守边的故事(2021年7月10日摄)。
普莫雍错之旅,开启了我在西藏丰富而充足的事情。2021年,适逢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我学着前辈们的样子容貌,用镜头见证雪域高原70年间的沧桑巨变。
旺加老人的肖像(2021年5月12日摄)。
旺加老人出生于1951年,是西藏定结县江嘎镇曲美村落村落民。从出生起,旺加就和父母一样,背负着“朗生”的身份。由于长期干着粗重活,父亲在30多岁就去世了,旺加随着母亲相依为命。
西藏民主改革后,旺加一家暗无天日的生活迎来曙光。旺加一家分到了地皮、房屋和牛羊,他自己进入小学读书,毕业后学医,并成为家乡的村落医。生性善良又乐于助人的旺加,和村落民们相处融洽,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此后,旺加先后当上了村落委会主任、村落党支部布告,并当选为定结县人大代表。
当地风沙景象频繁,旺加争取资金,带领村落民植树造林,为当地防沙治沙筑牢了一道绿色樊篱,环境大为改不雅观。在此根本上,旺加带领村落民通过互助社组织发展村落集体经济,生活越来越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党员,作为党员,要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旺加说,如果父母能活到现在,看到现在的生活肯定会非常欣慰。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洛桑卓玛辅导参加少儿模特培训的学生(2021年3月13日摄);左下图为:洛桑卓玛(右一)和参加少儿模特培训的学生一起做游戏(2021年3月13日摄);右上图为:洛桑卓玛(左)在拉萨一家健身房上搏击课(2021年3月14日摄);右下图为:洛桑卓玛和参加少儿模特培训的学生合影(2021年3月13日摄)。
洛桑卓玛曾得到第25届天下超级小姐大赛中国区总决赛第4名。2016年,洛桑卓玛在家乡创立了一家少儿模特和美育培训机构。几年间,她培训的学生屡次在海内少儿模特比赛中获奖,也登上过期装周的T台。但除了这些,她更想让孩子们知道,美没有单一标准,美是自傲。她笑称,已经活成了自己心中“卓玛”的样子。
拼版照片:上图是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拉萨市景象(新华社发 蓝志贵摄);下图是2021年8月13日拍摄的拉萨市新貌(接片,新华社孙瑞博摄)。
拼版照片:上图是20世纪50年代,前往拉萨市公民医院看病的藏族群众在护士陪同下到医疗室去就诊(新华社任用昭摄);下图是2021年4月19日,拉萨市公民医院骨科年夜夫通过5G通信技能,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远程辅导下利用骨科机器人开展手术(新华社孙瑞博摄)。
非遗陈塘夏尔巴歌舞代表性传承人朗嘎在山坡上演唱时调度自己的头饰(2021年11月27日摄)。
2021年9月23日清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文部乡文部南村落村落民开镰收割。
70年间,一代代新华社在雪域高原用镜头对脚下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地皮的记录,也是西藏70年来历史性超过的一部分,他们既是历史的记录者、见证者,也是历史本身的一部分。作为新一代高原影像记录者,回顾前辈新华社走过的路,既是向他们致敬,也是展望未来,和对他们的继续。
这是2021年3月28日在西藏林芝市索松村落拍摄的桃花和南迦巴瓦峰。
2021年8月11日,人们在拉萨市达孜区一处林卡营地“过林卡”时玩游戏。
2021年8月26日,骑手在比赛中。
2021年9月13日,参加2021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山南市第二高等中学学生登台前整理服装。
一群大学生在拉萨市南山生态园的祖国万岁山山顶合影(2021年9月20日摄)。
2022年1月1日,新年初升的太阳映照拉萨布达拉宫。
在离天空更近的地方,我结识了一群纯粹的人。由于他们,我的生命也在悄悄发生变革。高原上生活和事情的人们淳厚、善良、诙谐,我将力争更多机会,用镜头去记录他们的故事,记录西藏的沧桑巨变……
:孙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