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

回到家乡当茶农

新春记者行 刘文兵放下教鞭做茶农带领乡亲致富 汽车知识

2004年,刘文兵大学毕业后就在马鞍山市含山县当上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
他事情勤恳,传授教化风格独特,颇受学生们欢迎。

虽然事情稳定,但2014年刘文兵还是毅然辞职返乡,继续父业,当起了茶农。
很多人都为他惋惜,认为他丧失落了“铁饭碗”。
他笑笑说,还乡是一定,老家有他丢不掉的东西。
一来父母年迈,须要他照顾;二来,国家这几年在大力发展农业,他以为自家用有机栽种方法栽培出来的茶叶大有发展出息。
辞职还乡创业,贰心里有底。

刘文兵的父亲刘友林是远近有名的“茶痴”,一辈子潜心研究茶机和茶叶加工。
1999年,刘友林用十年韶光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套连续自动制茶机,制茶过程全自动操作,茶叶生产不落地,有效杜绝了手工制茶过程中的手汗、烟尘等污染。
在茶园管理上,自1991年起刘友林就摒弃了化肥,全部改施沼气肥,不喷洒任何农药,后又全部改施菜籽饼有机肥,一贯延续至今。
他做出的茶叶,喷鼻香气高长,滋味醇浓,极耐冲泡,只要参赛,定会获奖。

开拓市场

绿色茶叶远名扬

刘文兵家上世纪80年代就建了茶厂,但茶厂规模一贯很小,茶园最开始只有7亩,2013年景长到了20亩,年产茶仅1吨旁边。

“父亲看重茶叶的品质,重点抓的是绿色管理,每年做的茶叶,在家就能卖出去,他也就没出去跑过市场。
”刘文兵说,他回家后第一件事便是跑市场,毕竟这是个“酒喷鼻香也怕巷子深”的时期。

通过跑市场他创造,父亲做的这种无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污染的绿色茶叶非常符合市场需求,他发展茶叶的信心提升了,家里茶叶的发卖额也翻倍了。
“过去茶叶的年产值只有18万元,2016年产值翻了一番,去年则达到了50多万,今年至少会在80万以上。
”刘文兵说,茶叶产值达到50多万的时候,他更感到茶叶大有发展出息,于是决定要捋起袖子大干一场。

虽然刘文兵跟父亲的经营理念略有不同,但在茶叶品质的把控上标准同等,一定要做绿色康健的茶叶。
2016年他给自家茶叶申请了绿色产品,2017年拿到了证书,在绿色茶品绿茶类,他是岳西第一家。
紧接着,他还发展周围庄家按他家的标准栽种茶叶,将有机茶园的面积扩大到了100余亩(个中有70多亩都是庄家家的,估量新茶园将在2020年开始产生效益)。

前景可不雅观

带动庄家产好茶

把稳到,在刘文兵的茶园里遍布粘虫板和杀虫灯,用饼肥喂养出来的茶叶,枝叶壮硕,绿意盎然。
去年,刘文兵的茶园成为岳西县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首批试点单位,很快会有人来茶园安装监控,每天拍到的茶叶情形都会天生二维码,茶叶怎么长的、在哪摘的、谁摘的、谁做的……扫个二维码就能知晓。

“有机栽培,本钱高,1亩须要施500个菜籽饼,光饼肥钱每亩就要五六百元,而用尿素,每亩只需二三十元。
”刘文兵说,虽然栽种本钱高,但利润也高。
他家茶叶每亩纯利润能达到1万多元,而普通茶叶均匀毛利润每亩只有四五千元。
欣喜的是,周边越来越多庄家乐意按照他家的标准来栽种茶叶,去年他拉了20吨饼肥回来,除了自家用的,全被庄家拿走了。
对付庄家家的这种茶叶,他也会高价回购,收购价格比市场价格每斤高20元。

“我家干茶最低800元/斤,一样平常都是1600元/斤,有人转手还卖出了4800元/斤。
”刘文兵说,他相信自家茶叶的品质,一贯在想办法让茶叶卖得更贵,今年还跟传媒公司互助了。
如果互助效果好,他希望周边所有庄家都能按他的标准光降盆,他将老乡的茶叶卖出去,让他们能获取更高的利润。
他给老乡教授茶叶栽种栽培技能都是免费的。
(徐进群 查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