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午,天很蓝,风很轻。看着空旷的蓝天,虽然很美,可总觉得少些什么。四处观望,发现角落里,一位曾承载着我欢乐的朋友,正在凝望着我——它,便是我的风筝。
自从上初中后,几乎没动过它,有时拿起它却又放下。我的快乐几乎已全部由分数承担,它带着的,只是回忆罢了。但看着它那渴望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又拿起它,回到以前的乐园——奶奶家旁边的田间地头。
现在我才发现这儿这么美:拔节的麦苗、茁壮的小树、蓝天、白云、绿草、红日、勤劳的农民……这画一般的场景更令我兴奋。
一阵风吹醒了我,我才想起我手中的风筝。哦,我是来放风筝的呀!
娴熟的技巧加上适宜的天气,风筝一下子便上了天,但少了小时候放不起来的那阵折腾,也少了许多快乐。于是我把这时间换成了回忆。
风筝是以前我作文里的常客,常写它承载着梦想啊什么的(其实那时还不知什么是梦想啊!)甚至还总结出“人生就像风筝,只要掌握‘平衡’的关键,便能成功飞上天空。虽然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失败,回落下来……”之类的话。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写的,可能是风筝引导着我吧!
手中飞风筝已经飞到高处,只要线不断,这份快乐终究属于我。而我能做的,就是珍惜吧!
篇二:放飞风筝的季节
又一个草长莺飞的三月,意味着又是一个放风筝的季节。儿时的我也曾是一个喜欢放风筝的小孩,渴望风筝在空中的那份飘扬,那份洒脱.
记得有一次,父亲去远处工作,给我买回一只美丽的小风筝,像一只蝴蝶似的,我对它爱不释手。爸爸对我说:“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不能在天上飞的风筝只是一堆废纸。一只好风筝就让它去飞,飞得越远越好,即使有一天它变得千疮百孔,仍然是一只真真正正的好风筝。”当时的我,被这几句简单的话感动了。
昔日放飞风筝的我,来到了一所新的中学念书。新的生活是艰苦而陌生的,伴随我的是无际的寂寞和孤单,13岁的我要独自生活。当看到父亲将如醇的爱意铺于一方短笺,将浓浓的亲情融在宽容和安慰之中:亲爱的孩子,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陪你放飞风筝的往事吗?我曾对你说,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我一直想,你能放飞风筝,而且能放得很好。只是以往我把你的风筝放在我的掌心,现在我把它还给你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风筝放得更高更好。读罢,掩不住的泪水无声地流下。
父亲用风筝告诉我,人生如风筝一样,需要迎接许多考验和困难,人生每一份抉择,必须习惯在忍受中与命运抗衡。接下来的日子,我做到了。坚强的背后隐藏着不可言喻的寂寞,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用苦良心。
我是一只风筝,一只孤单在外的风筝,但有一根无形的线一直拽在父母的手中。那根无形的长线,是绵延无尽割舍不断的亲情。父母的心和我牵引着同一脉长线,承担着同一份重荷。
异乡的天一样的蓝,异乡的水一样的清,异乡的我在父母温暖的注视下放飞理想的风筝。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初二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