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全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中,空军军医大学选送的两首参赛歌曲《焦磷酸七世》《Lipidspella》,在37首作品中脱颖而出,双双得到一等奖。

“沉浸在真实的生活中,去拥抱身边的人和事,用这些故事来谱写音乐。
源于情绪最本真的表达,最打动人。
”歌曲《Lipidspella》的词作者、学员谢晓航说,写歌源自聆听、为了表达,她和团队成员努力捕捉青年学员对学习生活的印象和感触,将它们变成音符。
当音乐响起时,他们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

军校原创歌曲让故事和妄图进入旋律被更多人听到 休闲娱乐

或民族,或嘻哈,或盛行;有国,有家,有青春。
让故事和梦想进入旋律,被更多人听到。
谢晓航和团队成员是军校原创歌曲唱作者的生动缩影。
这些军校唱作者们用歌唱丰富着自己的天下,用军校生的办法表达心中的梦想。

队长边巴为学员弹唱歌曲。
作者供应

我们歌唱的那片天地

附近毕业,陆军边海防学院学员队队长边巴问学员:“你们的毕业欲望是什么?”

学员回答:“去我们歌唱的那片天地。

边巴和学员们歌唱的那首《我就爱这无名湖》,是什么样的天下?

边巴说:“那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嫡亲至爱的战友,那是我们离开后时时刻刻惦记的边防。

17年前,边巴从军校毕业,带着满腔热血走进西藏边防。
8年前,他又带着边防故事回到母校任职。

不久前,边巴的战友李安平来到边巴曾经防守的无名湖哨所,被那些“紫玄色的脸、稀疏的头发、紫红肿胀的双手、下陷成小勺的指甲”深深触动,当即为无名湖哨所官兵写下了歌词。

看到歌词,边巴不禁想起“无名湖”发生的一桩桩故事。
只用了20分钟,边巴便谱好了《我就爱这无名湖》的旋律。
“就彷佛讲了一个内心深处最想讲的故事,说了最想说的话。
”他说。

“实在,‘无名湖’那里并没有湖,只是哨所官兵的一份期待、一个梦想,想得多了便有了湖。
”边巴对学员们说,《我就爱这无名湖》这首歌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

被窝里养花苗的趣事、背方便面上山“苦哈哈”的往事、藏族老妈妈和官兵之间的温情故事……歌曲背后那些边防经历中的事边巴总是讲不完。

这些或噜苏、或苦涩的故事,在边巴的歌唱中,总能让人品到一种奋斗的“甘甜”。
正如歌中所唱:“这里有神圣的国土,再苦再累也要坚守住,无名便是一种幸福。

当故事伴着歌曲流淌出来时,边巴的歌声便超过了间隔,深深吸引着这群学员们,也让他们产生了对那片迢遥、陌生天地的神往。

“歌曲首先要打动自己。
”边巴曾为许多军旅笙歌谱曲。
他说,天下在变革,军人的音乐也要变革。
以前,他总爱用伟大的叙事题材,如今,他更乐意用第一人称唱歌、唱故事,带着听众抵达更辽阔的天地、更远的远方。

听了那首《我就爱这无名湖》,大四学员扎西平措变成了“无名湖粉”。
毕业前他找到边巴,表达了想去“无名湖”守防的想法:“越艰巨的地方越能磨炼人,越能表示一个人的代价,我想走走您走过的路。

终极,扎西平措去了一个条件更苦的边防连。
边巴说:“总有一天我会听到属于他的边防故事,那一定更加精彩。

学员谢晓航在编辑歌曲。
作者供应

打愉快中的优柔角落

放下妈妈电话,空军西安翱翔学院学员闫仲玥心头的荡漾还在一层层地泛漾。

大年初二,闫仲玥收到妈妈寄来的包裹:几小份排骨、几小份锅包肉、几小份牛肉,每一份都用真空袋子裹成小包装。
闫仲玥用热水大略加热,拆开,熟习的喷鼻香味扑鼻而来。

那一刻,闫仲玥坐在宿舍的角落里,想家、想爸妈。
她像儿时一样仰头看天,看见窗外天空轰鸣飞驰的战机,听着耳机里跳出的一个个音符,逐步地,她打开了心中那个温暖的天下。

耳机中是一首闫仲玥为父母创作的歌。
她在歌中反复唱道:“20岁的梦里总是家的味道。

牛年春节,是闫仲玥在外度过的第二个春节。
去年过年,闫仲玥给爸爸、妈妈各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今年,她谱唱了一首《Long way home》,送给远方的父母。

“歌词记录了一个远行的女儿想对父母说的话。
”闫仲玥说,歌曲的主题是“思念”。

创作时,20年的人生光景在面前跳跃,无数关于家的影象涌上闫仲玥的心头:有小时候骑在爸爸脖子上去幼儿园的情景,有和妈妈冒雨去拍浮馆拍浮的情景,有高中时父母陪她熬夜苦读的情景,也有父母送她迈进军校校门的情景……

创作之初,闫仲玥听了许多说唱风格的歌曲,那种带着明快、抒怀的气质,是普通人都能感想熏染到的美。

这些歌曲给了闫仲玥很大启示:用路和迢遥当主线,用与父母相伴的往事来当素材,写一首轻快浪漫的“叙事诗”,这样的歌曲最知心。

“好想,窝在你身边闹一闹,去个公园逛个市场……”与平时大家看到坚毅、飒爽的女翱翔员形象不大一样,歌词中的闫仲玥心绪优柔细腻,仿佛还是那个在父母羽翼下被呵护的小女孩。

“带着你们的爱,伸开梦的翅膀。
”闫仲玥说,她想向父母表达的都在歌词里。

驾驶战机翱翔的闫仲玥,有着关于家与国的别样视角。

一次,闫仲玥在进行夜航低空翱翔演习。
翱翔中,她看到了城市的残酷灯火和绽放的烟花。
当她驾驶战机掠过京哈高速上空时,心里溘然“咯噔”一下:这条路正是她过年回家时常走的路。

俯视这条过去并没有过多在意的路,闫仲玥对军人职业的体验更加深刻:翼下万家灯火、安宁一片,正是她阔别家和亲人、逐梦天空的意义。

义务在肩,思念在心。
借助这首充满温情与回顾的歌曲,闫仲玥完成了一次告白。

《Long way home》发布在某音乐平台的那天晚上,闫仲玥收到一条妈妈的信息:“感激你女儿,遇上你是妈妈这辈子最美好的事。

再看妈妈的微信,名已改为——吾家有女初长成。

学员闫仲玥做好起飞前准备。
严巧宇摄

光芒在歌声里

“打消节食的执念,不再抱怨,撕下肥胖原罪的标签,见证脂代谢别开生面……”一则视频中,几名穿着蓝色军装的学员走在校园的路上,打着拍子唱着一首“好玩儿”的歌——《Lipidspella》。

镜头拍过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庞,有人评论:他们的眼里闪着光芒。

“歌名的大意便是关于脂质的纯人声演唱。
”词作者、空军军医大学学员谢晓航说,这是一首全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的参赛作品,他们选用“阿卡贝拉”的音乐形式,用纯净的人声曲稿身的歌。

“这首歌是生化知识的变奏曲,是书本天下充满活力的表达,是青年学子追寻梦想时的歌。
”她说。

团队成员都是20岁高下的学员,每个人给自己设计了一句参赛口号:有“最会带节奏的人形乐器”的魏斯顿;有“我不爱说话,音乐便是我的话”的刘佳祺;有“希望用声线打动人”的王瑞奇;有“歌唱使我快乐”的王子君和吕垚……

“就像歌中唱到的,脂质也有自己的主要浸染,每个分子在系统中精密协作才能让底细况平衡。
”谢晓航用生归天学的术语先容,在他们的乐队里,没有谁是谁的配角,每个人都是“主唱”。

“排练歌曲时恰逢期末考试,基本每次都是在晚点名后,大家才有机会聚在一起。
”谢晓航说。

预备演唱的过程中,谢晓航和同学们体验了很多日常学习没经历过的事情、碰着了很多困难——每天都排练一样的东西,他们会烦躁、会有感情。
那段韶光,大家一贯待在一起,相互之间也会涌现一些磕碰和不合。
有时排演在室外,景象很冷,大家的状态很差……

在这样一次集体创作中,成员们体验了各种担心,也感想熏染到累和辛劳。
但末了,他们又怀揣着成功的喜悦,在作品上呈现了最美的东西。

一个晴朗的周末,队员们化了淡妆,走进镜头。
他们唱唱跳跳,一首用生归天学知识编成的歌呈现了出来。

美好,不仅仅存在于镜头演出的那些时候。

写词时,谢晓航在实验室盯着试管里逐步稠浊的溶液,脑海中想着里面各种分子见面发生反应的场景,两句歌词就在心里冒了出来。
那一刻,她惊喜极了。

一次,学校组织不雅观看《花木兰》舞台剧,木兰的故事溘然引发了谢晓航的灵感,当时她就借了笔把词写在手腕上。

录制过程中,歌手“随着音乐觉得走”,即兴说唱了部分歌词,和声的效果反而更有层次感了……这些未曾预见的小插曲授予了歌曲一份意外的“青春质感”。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像一个个生物分子,看似平凡却各司其职。
”由于歌唱得没有队友好,谢晓航终极没在作品中露脸。
她以为,歌曲想传达给听众的是,脂类始终是属于机体的一分子,充当着令民气安的后备军,为了机体运行顺畅奉献自我不敷为道。

“如果它能够年夜胆地说出自己的故事,那么我们也该当去表达,让努力被瞥见,让梦想被听见。
”谢晓航说。

(本文由张栋、李生寿、檀琳供应资料)

(来源:解放军报 张 琳 特约 耿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