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从东南来,依山傍着海。”“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大概完备不同。”……每逢周五,在福州台江区闽江之心青年广场,“看到”组合都会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他们手持麦克风,脚尖随音乐轻打节拍,不雅观众们围站在四周,不禁随之轻摇。
“看到”组合是海内首支由视障人士组成的阿卡贝拉演唱组合,团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盲人推拿师、歌手和自由音乐人等,他们由于对音乐的热爱而走到了一起。
据理解,“看到幸福看到你”看到组合专场音乐会将于8月23日晚7点在福建省少儿图书馆门口的百姓大舞台上演。8月15日,来到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央,走进“看到”组合的排练室,聆听他们的故事。
“看到”组合每周都会聚在一起排练
线上+线下
让音乐被天下“看到”
15日上午,探访了“看到”组合的排练园地。只见排练室右侧铺着一块玄色地毯,上面整洁地摆放着各种乐器设备,5位男队员站在各自的乐器后面,4位女队员坐在镜子前,他们随着鼓点节奏,一同开始唱起了歌。
“现在,我们团队有9名成员,包括5位固定成员、3位学生、1位盲人推拿师。”“看到”组合的队长黄延平先容,2009年,一群有音乐空想的视障人士聚到了一起,成立“看到”组合,自此,不管是午夜,还是异地,他们每周都会抽出韶光一起排练。
在过去的十多年韶光里,“看到”组合除了实地演出,还在线上开通了账号,不定期直播,发布翻唱热门歌曲、原创作品、路演视频……截至目前,“看到”组合已演出近千场,个别作品得到了几十万次的浏览量。
8月9日晚,在闽江之心青年广场上,“看到”组合与来自宝岛台湾的歌手沈怡君共同演绎《玉轮代表我的心》
为什么组合叫做“看到”呢?黄延平说,很多人会将“看到”误认为是“瞥见”,虽然这两个词在日常语境中常常通用,但对他们而言,“看到”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瞥见”更多指的是眼睛所捕捉到的画面,而“看到”则是存心去感想熏染这个天下,用耳朵聆听、用手触摸,全方位地体验生活的美好。“看到”意味着他们正走在一条存心感知天下的道路上。
听力和触感
是他们与音乐沟通的办法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个作品的背后,是团队成员日复一日的练习。对付“看到”组合而言,看不见是他们的硬伤,听力和触感成为他们与音乐沟通的办法。团队里卖力演奏的成员大多从小跟随音乐老师学习,手把手地熟习琴键和指法;平日里制作音乐时,成员们则是通过电脑的语音朗读软件播报鼠标所点之处的内容,通过声音辨别内容,再进行后续操作。
“那时,我险些每天都在与绝望斗争。”黄延平回顾起刚开始学习音乐制作时的情景不禁感慨道。大学刚毕业时,他满怀激情地购买了第一套音乐工作站,然而当他坐在电脑前,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他无法像视力正常的人那样直不雅观地操作软件,获取可用的音色。
“看到”组合的队长黄延平,有很强的音乐创作实力,是组合的“灵魂人物”
“看到”组合正在排练
第一道坎是生理上的坎。一开始,黄延平很怕麻烦别人,希望自己的事情只管即便自己完成。“那时候觉得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无声的天下里,明明有那么多美好的声音,我却无法触及。”黄延平说,在那段最阴郁的日子里,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自我疑惑。幸运的是,后来他碰着了生命中的导师,这位导师不仅与黄延平同吃同住,还开导他勇于向他人乞助,辅导他如何利用音乐工作站、如何存储模板等实用技巧。
黄延平说,即便到现在,每当购买一个新的音乐工作站时,他依旧须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来点击素材图标,逐一听每个音色的名称和特性,设置乐器的效果比例,并存下预制模板。“我的媳妇是一位低视力患者,我们常常一起趴在电脑屏幕前,共同探索音乐工作站中的各种音色。”
组合成员
是追梦伙伴也是家人
“看到”组合的队员们不仅是追梦路上的伙伴,也是家人。李艳冰是“看到”组合的成员之一,2013年,她突发眼疾,为了谋生,开始学习盲人推拿。
在一次有时的机会下,李艳冰认识了一位声乐老师,并从此开启了她的音乐之旅。李艳冰见告,2013年,当她第一次听到“看到”组合用阿卡贝拉演唱的经典曲目《爱拼才会赢》时,她被深深吸引了。2017年,她正式加入乐团。一开始李艳冰的视力尚未完备损失,还能带领队友外出。然而,2020年她的视力急剧低落,只剩下微弱的光感,但乐团的伙伴们就像家人一样,时常帮助她,带她走出阴霾。
“和先天性失落明的人比较,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差一些,胆子更小,出行也成为问题。”李艳冰说,在乐团中,她不仅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还收成了爱情。她的男朋友是乐团里的歌手金灿,金灿属于先天性失落明,拥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出行时都会领着李艳冰走,“在我还能瞥见的时候,总是我领着金灿出门,而现在变成了他带着我走。”
编辑:游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