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第一强县要通高铁了!
一样平常来说,只假如交通发达的地方,经济水平也不会太差,两者每每成正比
然而,有这样一座城市,虽是浙江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县,却至今与高铁无缘。
去年,这座城市的GDP达到了1737亿元,位居浙江县级市总量第一名,领先第二名的义乌近500亿元。
它,便是慈溪。
1
第一强县
苦苦等待高铁
慈溪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区位上风。
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坐拥沪杭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慈溪区位上风之突出可谓一览无余,也有力推动了慈溪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慈溪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慈溪的GDP达到1737亿元,个中慈溪市级为1152亿元,杭州湾新区为585亿元。以慈溪经济总量弘大,能有如此增速,实力可见一斑。
只管如此,很多人却不知,这个浙江第一强县至今依然未通高铁。
缘故原由何在?打开舆图,或许能找到一些缘由:
慈溪位于宁波最北部,俗称三北,也便是镇海北部、余姚北部、老慈溪北部三大区块组成的一个新区域。历史上的老慈溪,县城位于现江北区的慈城。
显然,这样的区域位置,是绝对的“交通末梢”。涌金君还听闻,当年杭甬高速也有考虑途经慈溪,但末了还是选择了余姚,由于通过后者更为合理,更靠近一条直线。
这些年来,只管慈溪经济一贯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浙江经济第一强县”的交椅越坐越稳,但“末梢之痛”依然存在。
前几年,杭甬城际高铁开通,慈溪和余姚再次争夺高铁站。但末了,无论是高铁站选址,还是站名选择,慈溪终极还是落了下风。
一贯到本日,“境内没有高铁、高速也只有沪杭甬高速、沈海高速,紧张交通只能依赖着干线公路以及两条高速”,交通“短板”无时不在灼痛着慈溪人的发展神经。
2
喜大普奔
通苏嘉甬铁路来了
慈溪人的尴尬,终于步入了倒计时。
近日,通苏嘉甬铁路预可研审查会议在北京召开。预可研审查会议的举行,标志着通苏嘉甬铁路项目前期事情进一步加快推进,并取得打破性进展。
这是一条什么高铁?从设计方案来看,该项目拟起自南通,超过长江,经张家港、常熟、苏州城区、吴江、嘉善至嘉兴城区,引入嘉兴南站,经海盐西设站,以单建铁路桥的形式跨杭州湾,在杭州湾新区上岸并经慈溪北设站,至慈城北设线路所,通过联结线引入庄桥至宁波站,并预留慈城线路所衔接拟建的宁波西站和甬台温高铁的通道接轨条件。
捡重点来说,通苏嘉甬铁路明确了要在慈溪境内设立高铁站,这也是慈溪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路子客运铁路。
如果说,当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改变了慈溪在高速公路网中的末梢格局,那么通苏嘉甬铁路的建成,就让慈溪从“高铁末梢”变为“黄金节点”。、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慈溪至上海、苏州、北京等地的时空间隔,减少乘客出行韶光和本钱。未来,慈溪到上海虹桥只须要35分钟,到宁波只需16分钟。
此外,慈溪还在方案杭甬超级高速、宁波城际轨道交通、沪甬跨海高铁等重大工程。
3
高铁时期
慈溪新机遇在哪里
即将拥抱高铁的慈溪,也随之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那么,慈溪的新机遇何在?
顺着通苏嘉甬铁路的方向,我们可以触摸到轨迹——通苏嘉甬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一纵”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计策的城际铁路。
一条路,能给慈溪带来什么?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一座桥的浸染。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飞架南北,打开了慈溪开放的通途。这座桥,让慈溪这个“交通末梢”,成为了对接上海的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超过,城市综合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
一座桥如此,一条高铁带来的变革更值得期待。通苏嘉甬铁路的涌现,不仅打通了慈溪交通上的“任督二脉”,更让这个长三角区域中央城市变得更加名副实在。
去年,慈溪出台了全方位接轨上海五年方案。环绕培植沪甬互助的计策主阵地,慈溪提出履行交通、家当、科创、信息、公共做事、多元主体等“六大对接工程”,加快与上海的同城化、一体化进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方案》明确把慈溪划为中等城市,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方案也把慈溪纳入上海都邑圈范围。
慈溪市紧张卖力人当时说:“作为宁波环湾智能经济新区这一高能级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慈溪主动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全面对接上海,实现人才、成本、科技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高铁时期的慈溪,必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拉近与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间隔,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探求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