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下,几台旋耕机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当代农业基地里来回作业。与其他农机略显不同的是,这些旋耕机的机身都装有一个小小的智能终端和一个摄像头。
在田边,南昌县蒋巷瑞田农业专业互助社技能总监肖继人打开手机上一个App:“通过这个App,我能随时查看这些旋耕机的垦植层有多深、垦植面积多大、有无重复和漏耕的情形,农机手可以根据反馈的数据进行垦植。”
春耕时节,在屯子拜访看到,智好手机、植保无人机、遥控无人插秧机等成为田间地头大显技艺的“新农具”。
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当地农人驾驶拖沓机在高标准农田里进行春耕翻地作业。新华社 彭昭之 摄
“老李,今年打农药的活就交给你啦。”最近,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乌泥镇铜鼓包村落农资经销商李兰生又开始劳碌起来。前两年,一贯从事农资发卖的他创造买卖越来越不好做,一打听才知道,现在农人都用无人机打药,在他这买农药,还得找别人用无人机喷洒,很未便利。2019年,李兰生花了7万元买了一台植保无人机,给农人供应植保做事,很多农人上门来找他要用无人机打药,也带动了农资发卖。
“现在,光卖农资弗成,更紧张的是卖做事。”李兰生说。
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无人机在对油菜田进行植保作业。新华社 彭昭之 摄
在距余干县百公里外的江西鹰潭,江西中轻智能设备公司不久前又交付了100多台无人机。“我们从2016年开始生产植保无人机,刚开始一年只能卖300台,这两年市场需求很火,估量今年销量将打破1000台。”公司董事长桂永斌说,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可以记录翱翔轨迹和实时状态,实现智能精准喷洒农药。
遥控无人插秧机也开始涌如今田间,“穿着皮鞋插秧”成为现实。
江西井冈山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小庆正盼着订购的无人插秧机早点到货。在去年的一次农机展销会上,无人插秧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农机手站在田埂上手持遥控器,设定好行驶路线后,插秧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形下,按照设定轨迹稳稳提高,插下一行行整洁的秧苗。
“这些无人驾驶插秧机是依托导航技能,根据田块的形状,给插秧机设定行驶路线,实现全程无人驾驶,每小时插秧面积可达4亩。”冯小庆说,无人插秧机节省了人力本钱也降落农机手作业劳动强度,他还考虑多购买几台。
随着这些“新农具”的涌现,田间地头正呈现出一幅别样的春耕图景。
视频:刘彬、彭菁、郭杰文,宣布员徐强、郭旭辉
笔墨:郭强 姚子云
拍照:彭昭之
编辑:郭琳
新华社江西分社 新华社音视频部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