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修电动车的,不过我不修雅迪、不修凤凰,我修的是64个轮子,400米长、单价过亿的重型电动车,也便是你们坐过的高铁和动车,我们通称为动车组。”张华喜好向外行人这样先容自己。
作为全国动车组检修全能冠军,张华有个“听音辨病”的绝活,走在车厢内,听声音有时就能预判哪个模块出了问题,感想熏染震撼频率,就知道部件的事情状态。
第一学历中专,发展为能够维修海内五大类20多种动车组的上海铁路局首席技师,张华是出了名的肯研讨。
“每个人都有自己善于的,找对位置就能事半功倍。”11年前,33岁的张华开始打仗高铁,学习起高铁动车组养修这门“大国技能”。只管已经有了12年火车机电维修履历,但对高铁来说,他是新手。
2010年年初,他被派往青岛四方高速动车组制造基地学习动车组高等修调试技能。一列标准动车组列车有近50万个零部件,有一半是机电,任何一个出问题,都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原来修绿皮车,便是修空调换灯泡修电茶炉,只有几张图纸。”张华先容说:“动车组动力是电力,机电是最紧张的,电气部件绝大多数没打仗过,图纸就有三四千张。”
如何读懂数以千计的电路图纸、分清恒河沙数的电气零部件是横在张华面前的一道坎。更让张华难堪的是,图纸有英文、日文、德文、法文,各家公司技能都不一样,密密麻麻的图纸犹如天书。
白天登车顶、进车厢、钻车底照图纸看电器模块,拆装电子元件,晚上回家一边自学构造事理,一边拿着放大镜看图纸,用字典一个个的查,用中文标注,寝室的灯常日亮到后半夜。
近一年韶光,他啃下了近千张电气图纸、逾万张配线图纸和干系技能事理。高强度的看书读图,他的视力急剧低落,只有0.2,只好戴上了眼镜。
看到某个电子元件就知道装在哪,看到电机模块大脑就能找出电路图,张华成为了一名能够伙头解牛的专业“修车匠”。
一次,一列高速动车组在检修过程中,驾驶室监控屏连续报出多个故障代码,赞助电源装置(车载电源)停滞运行,技能职员查了好久没找到问题,只好提出改换。
这个模块代价百万元,得到的张华第一韶光赶到,他仔细查询了所有故障代码,看到一个代码涉及温度,通过条记本电脑下载数据、查看波形,一刻钟后,张华认为是温度传感器出了问题,改换温度传感器配件后,故障代码消逝,列车规复供电,只花了几十元钱就办理了问题。
修车就像看病,张华是全科年夜夫,带领团队卖力动车组入库的全面诊断,创造并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出厂时全面调试,确保动车组零故障运行。
张华常常教导徒弟们,修车要像给人看病一样,望闻问切,把电气部件当成人体器官,把电路当成神经和血管,仔细听动车的声音。
“分外的声音便是动车生病的哭泣声,不同的故障声音不一样。”张华说,就和音乐家一样,交响乐团哪怕有一个音符出错就能听得出来。
近年来,张华的事情重心从修车转向了部件核心技能的研究。2015年,以张华名字命名的动车技能创新事情室投入利用。事情室针对各系动车组超过20种细分车型的高技能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进行科研攻关。
张华展示他的研究成果,根据机电模块事理,先厘清调通走线图,通过大量的试验再倒出电路图、设计pcb印刷电路板,末了焊上元器件。
事情室13名成员,用时5年,打破了一道道国内外技能壁垒,占领并节制了30余项关键部件核心技能,研发的动车组掌握放大器检修试验平台等创新成果获国家24项专利,补充了行业技能空缺。
2018年,张华在业内创始高铁车辆“单元级”调试检修新模式,16节编组的复兴号被“拆分”成四组,同时交由四组职员作业。通过现场运用,以动力单元为工具进行调试检修,大幅提升了架车工况下的检修效率,也为动车组检修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组织方案。从打仗动车组列车养修开始,张华累计零差错养修调试500余列高速动车组,以专业的技能保障了万千乘客的安然出行。
他还组织体例了《动车组部件维修工艺》《动车组故障排查指南》等专业教材20余册。目前,已有多所院校联系,准备将他的教材列入学校教材序列。
“能修的,绝不换。”这是张华一向坚持的。张华带领技能团队屡创佳绩,十三五期间为企业直接降本增效5600万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