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633班班主任、地理老师兰会云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起骑行到上海,总行程1800多公里。
A12-A13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骑行途中的学生们。

一路骑车去上海1800公里的卒业季  第1张

骑行到河南,冬小麦刚刚收割,他们看到新种的玉米也破土成苗,地里一道枯黄一道翠绿。

骑行途中,学生们就地安歇。

6月12日,高考结束4天,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一中633班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班主任、地理老师兰会云要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起骑行到上海,总行程1800多公里。

这是兰会云在教室上许下的承诺。
这名31岁的老师相信,高考只是人生的驿站,绝非终点,他要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毕业影象。

但出发的这天早上,兰会云还是感想熏染到了压力。
校领导口吻严明,命令必须担保学生的绝对安全,送别的学生妈妈带着哭腔留下了眼泪,有的家长乃至开车跟行了几公里。

只有骑行的学生们用“亢奋”形容这一刻,他们大多数是刚满18岁的孩子,还没去过千里之遥的南方。

清晨8点半,骑行军队出发了。

“这是在拿职业生涯作赌注”

6月12日,骑行第一天。

朔州气温舒爽,是适宜骑行的好天气。
学生王宁形容,那天夏风阵阵,云朵相拥,杨树正使劲儿翻滚它细细碎碎的翠叶子,阳光哗啦啦洒下来,像极了班上女生的白裙子。

柏油路起伏不止,像是贴在海浪上。
连绵不绝的上坡下坡,11个高中生和班主任兰会云穿着赤色亮眼的骑行服,在公路上,犹如12条小船。
兰会云担心他们体能跟不上,一直地喊“慢点儿,慢点儿”。

兰会云估量骑行将不超过20天,每天至少100公里。
第一天,他们要从朔州骑到原平,穿越宁武山,统共110公里。

高三的时候,兰会云就在教室上许诺,等高考结束后,将会组织骑行去上海。
他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做准备,每逢周末,开车勘查线路,原操持从山西向东走国道到河北,然后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山东、江苏抵达上海。
这条线路终极被否,“要翻越太行山,十分困难,其余河北拉煤的大车也多,不屈安。

终极确定的线路是,从山西南下河南,然后一起向东经安徽、江苏进入上海。
他开车走了一遭,只要出了山西,少见拉煤的大车。

更主要的是,这条路线穿越中国最著名的黄河、长江,还有南北地理分边界淮河,藏存着一名地理老师的“私心”,“沿途会走过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历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半干旱地区到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是实景传授教化的绝佳线路。

有同事认为这是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作赌注,“很佩服他的精神,但万一起上出点事儿,教书肯定够呛了。

校长谭富德同样心坎不安,“学校很原谅开放,骑行能磨炼意志,寻衅惰性,但不主见所有西席效仿。

兰会云的大学同学乃至在群里调侃,“下一则新闻标题很有可能是:80后老师带学生骑行,途中突发事件,造成多逻辑学生受伤,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还留下个坏笑的表情。

兰会云忍了,“发脾气影响骑行,要万无一失。

高考结束后,有超过30名男生报名参加。
出发前一天,兰会云带着他们到朔州西山拉练,“40公里坡路,能轻松骑下来,不掉队,就可以参加。

15名男生通过了拉练。

可临行之前,有孩子爷爷去世活禁绝许,还气得住了院。
一个学生妈妈前晚看到关于车祸的新闻,不再许可孩子参加。
还有家长看到兰会云草拟的免责协议后,也不敢让孩子参加。

这份协议载明,“参加骑行户外活动时,可能面临包括落石、车祸、高温、刺伤、犬咬和各种意外。
健身和休闲的骑行活动也包含有导致受伤、心脏病乃至去世亡的风险。
赞许承担和接管所有侵害的风险,免除活动发起人和同行伙伴们的法律任务。

终极只留下11逻辑学生。
学生王宁的妈妈给兰会云发来微信鼓励,“兰老师顶着这么大的风险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不管路上碰着什么磕磕碰碰的,我不会找任何情由和兰老师说一句难堪的话。

兰会云不敢掉以轻心。
他给学生买了三份短期意外险,准备了感冒药、云南白药、碘伏、纱布、止泻药和藿喷鼻香正气水,还备了速效救心丸,又从网高下载视频,学习骨折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教孩子们骑行手语。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6月22日,骑行第11天。

从项城到阜阳的路上,中午的温度高达31℃。
午饭在豫皖交界的田舍超市里办理,一人一份泡面,一根火腿肠,一瓶矿泉水,一瓶娃哈哈饮料,每人统共花了9块5毛钱。
大略的一顿午饭,孩子们吃得狼吞虎咽,“太累了。
”学生马小锋说。

超市老板得知孩子们要找公园树荫午休,让他们在店里吹着空调午休,还准备了纸板,铺在货架间的地上,让学生们随便喝饮料。
“孩子们随着我耐劳了。
”看着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学生,兰会云感叹。

出发前,兰会云做了风雅的预算,早饭5元,午饭晚饭不超过40元,住宿最多50元,一个人一天100元,行程20天,以是每人只带2000块钱。

在路上,兰会云把军队分成四组,分头去找小宾馆砍价,住价最低的那一个。

“面条,米饭,吃的都是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酸辣土豆丝,上一盘立马光一盘。
”王宁说。
学生蔚翔担心吃不惯南方的饮食,还背了4斤山西老陈醋。

兰会云本有机会带着学生们舒舒畅服地骑行。
临行前,朔州一家商贸企业提出资助几万块钱,还有一家企业提出给钱打广告,也有直播平台让他们开直播赚打赏,但兰会云婉拒了,“过得太舒适,骑行变成了度假,就失落去了意义。

若是三年前,让这些学生吃泡面、睡地铺,兰会云绝对不相信。
633班在高一时曾是出了名的差班。
网瘾,打游戏,早恋,成绩差,兰会云刚做班主任时,所碰着的问题比一周上的地理课还要频繁。

最难拔除的是网瘾。
633班有30多个男生,20多个都痴迷游戏。
学校严禁学生带手机,但男生们把手机藏在宿舍的各个角落,晚上躲在被窝里玩到凌晨两三点,白天上课直瞌睡儿。

一名老师私下里说,633班都是中考成绩垫底的学生,算不上倒数第一,也是倒数第二。
校长谭富德也坦承,这是全校底子非常薄的一批学生。

学生时期的兰会云也是一名差生,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离二本线差70分。
父母带着他四处求人,进好学校好班级复读,他受不了父母求人的样子,努力学了一年,第二次高考超一本线40分,他报考了西南大学地理专业的免费师范生。

差生经历让兰会云成为一名西席后,更懂得如何与学生相处。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兰会云喜好用这句名言作为自己的教诲理念,“善意总能得到回馈。

“努力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

6月26日,骑行第15天。

抵达南京。
兰会云决定放慢脚步,花一个上午的韶光,带着学生们参不雅观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向罹难同胞默哀,献花。

“我想给孩子们的成人礼增长一些沉重的东西。
”兰会云说。
在罹难者名单墙前,学生们手拿鲜花,表情肃穆,向罹难者献花鞠躬。

在纪念馆路口,几辆私家车礼让他们,走在队尾的学生刘硕向车主竖起右手大拇指。
这是出发前兰会云教给他们的骑行手语,表达谢意的意思。

全体高中,兰会云都试图教授给孩子们,如何讴歌美,表达爱,“努力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
”这也是633班的班训。

“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建筑工人,要欣赏他们的力量之美、劳动之美,感想熏染到美的震荡。
哪怕蜗居陋室,也能仰不雅观漫天繁星,感想熏染苍穹之美。
”他这么告诫学生。

春天下雨,兰会云组织学生到操场雨中跑步,感想熏染半干旱地区的好雨知时节。
秋日大风,他让学生聆听感想熏染大风裂帛之声。
冬季飘雪,就组织学生打雪仗,享受季候之乐。

今年4月22日,天下地球日,兰会云买来颜料,带着学生把全校的170个井盖“涂鸦”。
有人描线,有人上色,一下午的韶光,学生马小锋和差错画了四个井盖,分别是一把吉他,一支雪糕,一栋高楼,还有历史人物董仲舒,并自满地署上自己的大名。

与现在的乐不雅观比拟,学生时期的兰会云实在自卑到骨子里。
父母都是屯子初中老师,为了让他好好读书,在城里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一家五口挤在一个炕上睡通铺。
有同学请用饭,兰会云都会婉拒,“没钱请同学,也怕同学到我家,见到我的窘境。

自卑,复读,打工,爱情,网瘾这些经历,兰会云绝不避讳地分享给学生们,他想让孩子们相信,负责读书能改变命运。
“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学了理发,或者汽修,事情10多年不止,才能买得起屋子车子,还要有15万彩礼,才能娶到媳妇。

他在意照顾学生的自傲,在讲桌上放了一本英汉辞典,辞典里夹了300块钱,他见告学生们,谁缺钱花了,须要就拿上一张,谁也别说,等到钱宽裕了,再把拿的钱还上。
“三年韶光,三张百元钞票交往返回,还在那里。
”兰会云笑着说。

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学生丢在教室里的垃圾,兰会云会自己捡起来,丢进垃圾桶。
学生丢一次,他捡一次,“不须要讲什么大道理,也不须要批评。
”逐步地,学生创造这个老师很特殊,不再乱丢垃圾。

学校只有一个窗口充饭卡,永劫光的排队让一些学生延误用饭,兰会云就利用空闲韶光,自己提前给孩子们去充钱。
晚上10点半晚自习下课回宿舍,女生排队打热水要用半小时,兰会云每个月给宿管大妈100元,让大妈提前帮女生的水壶打满。
月考成绩进步最大的,兰会云把自己的饭卡给学生,褒奖学生30元随便花。

逐渐地,学生口中的兰老师变成了“兰哥”。

但最让“兰哥”头疼的,是遏制男生们的网瘾。
彼时,一款名叫王者光彩的手机游戏在学生间风靡。

兰会云不会玩这款游戏,为了能跟“网瘾少年们”搭上话,他下载了游戏,向他们请教,“貂蝉怎么用能爆发高输出?”后来他偷偷建了一个小号,加了学生好友,凌晨两点进入游戏,看看哪些学生还在线。

他在高一时向学生许诺,如果高中三年不摧残浪费蹂躏上课韶光,少去网吧,少打游戏,“等高考结束,全市最好的网吧,我请同学们通宵。
”用了两年韶光,打游戏的风气才被止住。

6月9日,高考结束第一天,兰会云兑现承诺,他选了全市最好的一家网吧,包场请学生们通宵。

包场,对付633班的学生来说习以为常。
2017年兰会云包场请学生看电影《战狼2》,2018年又点映看了一部学生们强烈推举的笑剧《快把我哥带走》。
今年3月份,高考前体检,兰会云包下火锅店请两个班的学生吃串串,“很多屯子的学生没吃过,要吃就吃个印象深刻的。
”这一顿统共花了5000多块,恰好他一个月人为。

“一群人才可以骑得很远”

6月28日,骑行第17天。

历经24次爆胎和1800余公里的艰巨跋涉,兰会云和11名高中毕业生终极抵达上海。

这一起,走出大同盆地,翻越雁门山脉宁武山,穿过汾河谷地,超越长治高原和太行山脉尾翼,跨过黄河进入华北平原,穿过淮河踏入江南丘陵——那些在地理教材上琢磨不透的名词,经由双轮飞驰,成为学生们近在面前的风景。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兰会云以为这一起是难得的传授教化实践,能把对地理的理解,从知识上升到文化。

位于半干旱地区的朔州栽种春小麦,农作物一年一熟,到了河南焦作,田间的冬小麦刚刚收割,留下枯黄的麦茬,新种的玉米也破土成苗,地里一道枯黄一道翠绿,学生们震荡无比,奔向田间。
在河南,炊烟袅袅的田舍小院躺卧在平原上。
过了淮南,小巧的灰白小楼紧凑地聚在一起。
复旦大学校内,适逢梅雨迷蒙,学生们在一株樟树下流连。
他们从没见过樟树。
兰会云见告他们,樟树属于亚热带植物,在热带都不长,由于开杈严重,不能种在马路边,多在校园栽种,能产樟脑。

在旅途中,兰会云的学生给了他最好的回馈:作为一个86人的普通班,他的班级考了13个一本、34个二本,是学校“考得最空想的班级”。

刚刚高考完的孩子们准备好了足够多的排比句来回答骑行的意义,“骑行的意义在于飞速旋转的车轮,在于一起上的鲜花美景,落日长河;在于一起上好友相伴,诗酒年华,纵情放歌;在于一起上波澜坎坷,跌跌撞撞;在于一起上风餐露宿,以水为酒,肆意挥洒……”

最让学生们念念不忘的,是收成的一起善意。

翻越宁武山时,突降大雨,护林的老人专门呼唤学生到小屋避雨,泥水满屋;在宁武轩岗镇,交警看到湿漉漉的学生,约请他们进岗亭务必喝些热水再出发;无锡一家牛肉汤店,老板让他们睡在店里,等着他们四点醒来才打烊;在山西祁县,238元一晚的大房间被学生陈旺砍价到98元,还带早餐,第二天他更乐意相信,是酒店老板特意照顾他们,由于得知他们7点出发,酒店的早餐比平常提前一个小时做了出来。

学生柳浩田起初车轮蹬得飞快,把军队甩在身后,乃至撒把,炫车技。
兰会云严厉地批评他,“撒把虽然很酷,可万一摔伤了,全体军队都要被拖累。

成功到达上海时,这个男孩终于理解了老师的批评,“一个人可以骑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骑得很远啊。

文/新京报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