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碰着空调冰箱“罢工”的情形,酷暑难耐,湿热交加,有些小伙伴可能会“病急乱投医”,选择在搜索引擎上搜“官方维修电话”,一看到弹出来的400开头的所谓“官方热线”,就喜上眉梢,笃信不疑,结果一欠妥心就遭遇了维修“陷阱”。
视频加载中...
这不便是范例的想找“李逵”,结果“李鬼”来了吗。花两万块买的空调,修了八千六,还没修睦!
换谁都得糟心。
家电维修做事成为消费者维权投诉的“重灾区”
近些年来,信息不对称、行业缺少统一收费标准等成分导致家电维修做事“坑”多难避,成为消费者维权投诉的“重灾区”。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形剖析》显示,售后做事在各种消费者投诉中位居榜首,占比34.6%,个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15.8万件,比例最大。
图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数字背后,是行业屡被曝光的暗藏猫腻,涉及家电维修做事的投诉数量居高不下,问题紧张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李鬼”套路泛滥,网络平台搜索出来的品牌维修非官方品牌售后;维修职员技能参差,相同空调被不同师傅“判”出多种毛病;小“病”大修、没“病”乱修,空调加氟与否全由维修师傅“演技”决定;巧扬名目乱收费,事前流传宣传免费安装,上门后就翻脸不认账,层层收费;二手零部件伪装新部件,百十块钱能办理的问题被“修出”上千元,标价成摆设,乃至还有把无缺的原装零件换成劣质零件的;维修时自设“陷阱”故意弄坏机器,导致小“病”终极成大“病”等,然后两手一伸:要钱!相信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挨过“宰”的消费者不禁感叹:“这样的上门维修,让人不敢修!
我还是自己来吧!
”
视频加载中...
家电维修乱象该“修一修”了!
面对这么多家电维修的“坑”,监管部门也在持续发力,2024年年初,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做事明码标价规定》,明确哀求经营者履行明码标价责任,收“上门费”必须提前主动奉告消费者,不明码标价最高可罚5000元,确保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近年来,上海市商务委也推广持证上门做事,规范行业宣扬与加强司法威慑,壮大家电维修“正规军”军队,挤压“李鬼”生存空间。
这些避坑妙招要记好!
监管发力也难面面俱到,特殊是一些个人维修工,既没有店铺,也没有证件,成为监管的盲区,一旦出问题消费者维权就更为困难。这就哀求消费者提高辨别能力↓
首先,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找到正规的家电维修。通过家电利用解释书找到相应品牌售后维修电话,或通过查询品牌官方网站或公众年夜众号来联系品牌家电官方维修。其次,要仔细核对上门做事职员干系信息。哀求对方出示证件信息,并做好记录,以备查询和追溯。仔细辨别查看维修单或者做事报告,品牌官方维修单常日会印有品牌标识水印,报告单上打印条形码,且明确收费项目及价格。末了,维修完成后确保没问题后再付费,而且要记得索要用度票据和质保凭据。总的来说,家电维修乱象整治不是一时之功,也并非一劳永逸的事,相信随着大家对这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电维修市场也会越来越豁亮清明。
来源:第一现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