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武汉一线宣布组
2月17日,武汉天河机场。运-20、伊尔-76、运-9等3型8架运输机陆续降落,身着各军种迷彩服的军队增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鱼贯出舱、迅速集结。这是自信年节夜以来,武汉迎来的第四批军队医疗队队员。
至此,陆海空三箭齐发,4000余名军队医护职员汇聚江城武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增援队并肩作战,展开一场大胆无畏的生命守卫战。
公民的呼唤,永久是子弟兵提高的方向。在2020年这个不同平凡的早春,来自全军医疗系统的官兵们当仁不让地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康健。
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们舍生忘去世、迎难而上,用行动践行初心义务,以勇毅写下军人担当。
为义务而来:“不打这一仗,我会后悔的!
”
除夕夜,23时44分,3架军机在纷飞小雨中降落天河机场。第一批抽组的3支军队医疗队带着习近平主席的嘱托而来,从听令出征到抵达武汉收治患者,不到48小时。
万万千万网民见证了公民军队的快速反应,纷纭留言:“解放军来了民气定!
公民信赖解放军!
”
疫情便是命令,韶光便是生命。在国家和公民的须要面前,军队医务事情者积极投身,当仁不让。
“2014年,我曾在非洲参加过抗击埃博拉病毒疫情。作为一名有战斗履历的军医,上一线,我义不容辞。”军队增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张晓华主动请战。
大年三十凌晨,医疗队队员谌磊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急速从100多公里外赶回所在的医院集结。他和妻子将不到1岁的儿子交给父母,为抗击新冠肺炎并肩而战。
这个春节,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文职护师苏俏瑶原来要举办订婚仪式。除夕凌晨3:50,她接到征召电话,便连夜从老家江苏溧阳动身,早上9:00已到达医院待命。期盼了良久的订婚仪式只好推迟。“等到疫情结束,再想自己的事!
”她这样奉劝未婚夫,也奉劝自己。
有着30年军龄、26年党龄的空军军医大学赴鄂医疗队队员、986医院传染科护士长任菊喷鼻香已到了退休年事,仍绝不犹豫地递交了请战书。“我是防疫战线的老兵,临床防控事情履历丰富。这大概是我军旅生涯的末了一战,我必须去!
不打这一仗,我会后悔的!
”
“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上!
”55岁的李琦教授也以武断的态度主动请战。他本身是一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为了保持充足体力,他带着便携式呼吸机奔赴武汉,并率先走进病房,不顾防护服带来的闷热难耐,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形。“党员、军人、年夜夫,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必须绝不迟疑地往前冲。”
在传染病防治一线事情了34年的毛青同样武断。抵达武汉后,他和战友在48小时内整体接手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的两个病区,进驻当天就收治了50余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在陆军军医大学增援湖北医疗队中,共有7名像李琦、毛青这样年过五旬的资深专家,他们被医护职员亲切地称为“50后”突击队。
军队增援湖北医疗队紧张由呼吸科、传染性疾病科、医院传染掌握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职员组成,医护职员中有不少人参加过小汤山抗击非典、声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等重大战役。兵贵神速,他们第一韶光批量吸收患者,第一韶光进入隔离病区,第一韶光诊治危重病人,第一韶光投入到火神山医院病房的准备事情中。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看着他们,无数民气头响起了这句难忘的歌词。
为生命而战:“不要怕,有我呢!
”
从鼠年第一天起,首批抵达武汉的军队增援湖北医疗队,分别接管武汉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和武昌医院干系病房。
2月2日,火速建筑的火神山新冠肺炎专科医院交由军队医疗队接管,更为艰巨的医疗救治任务开始了。
火神山医院紧张收治重症患者。军队医护职员们的任务,是从病魔手中抢救生命。
“下面开始会诊,请主管年夜夫先容第一个病人情况……”2月9日下午5时许,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和武汉火神山医院联通系统,开始进行5G网络远程会诊。主持会诊的是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陈良安教授。
“病人这两天液体出入量是否平衡?”
“痰中带血,要密切关注,此前会诊有过类似病例。”
“氧饱和度溘然在93%以下,要多把稳,尽早处理,必要时复查胸部CT。”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利用降压药时要把稳考虑患者此前根本血压。”
“目前患者凝血功能如何?要动态监测凝血功能,防止深静脉血栓。”
…………
会诊专家时时插话讯问,与前方主管年夜夫互换,不放过任何细节。陈良安说,远程会诊的重症患者,有的症状很不稳定。针对每个患者的症状,会诊组集体研判后,提出调度用药、加强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等个体化救治建议。
“不要怕,有我呢!
”这是重症医学科一科主任张西京常对患者说的一句话。他和同事们探索出“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生理开导、康复演习”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对每一名患者履行个性化诊疗,使不少患者转危为安。
“科学救治、对症治疗,才能让患者早日规复康健。”这是军队医疗队的共识。接管火神山医院后,他们制订了医疗、照顾护士、保障等33项制度,规范治疗流程,加强传染掌握,建立起一整套科学施治办法。
1月27日上午,一名患者病情恶化,重症监护室年夜夫李文放立即履行抢救。面对患者氧饱和度急剧低落,他迅速进行人工球囊呼吸,两手用力硬把氧气挤进去,使患者呼吸很快得到缓解。“病人病情危急,如果不及时采纳恰当方法,人就走了。”李文放说。
救治病人的条件,是做好严格防护。
在火神山医院,全体区域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哀求,分成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到潜在污染区再到污染区的线路,是不能逆行、不能交叉的。
医务部助理黄顺红和感控专家一起,每天严密查找感控薄弱环节。“医护职员在传染区高强度事情后,身心非常怠倦,在脱防护服时随意马虎涌现操作失落误。”她说。因此,医院专门抽调感控专家成立督导组,对医护职员进行实时远程辅导和提醒。
陈静,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护士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顾不上两次大手术后还未完备规复的身体,再次主动请缨参战。她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大管家”,不仅要卖力病区所有物资的保管与清点,还要监督每一名进出重症监护室的年夜夫护士,被队员们亲密地称为“爱唠叨的护士长”。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要降服疫情,尽力救治每一条生命;也要把每一位医护职员安全地带回去。
统统为了患者:“抗击疫情,不胜不归!
”
清晨,急匆匆的电话铃在前往火神山医院的班车上响起。正与战友谈论事情的传染六科一病区护士长王晓靖接起电话,顿时泪流不止。“爸,我回不去了,我不能回去啊……”原来,她的父亲在家乡病故了。此情此景,让车上的战友红了眼眶。
王晓靖的手机里还存着与父亲的合影,照片里,父女俩笑得很愉快。“每当想起父亲,心里就在流血。我真想飞奔回家送他末了一程,但我不能啊,不能在这场战‘疫’中缺席。相信父亲在天有灵,会支持我这样做的。”她哽咽着说。
“每个人都有嫡亲至爱想要守护,只是一些人舍弃了小家来守护更多的人。”年夜夫李俊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疫情面前,这些来自军队的白衣天使们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抗击疫情,不胜不归”,成为他们的共同信念。
在查房过程中,空军军医大学赴鄂医疗队队员、986医院护士长冯晶看到一位病人的头发乱了,就顺手拿起梳子帮她梳理。病人难过地说:“过年前刚刚烫了头发,哪知道生平病折腾得不成样子。”冯晶说:“看您状态越来越好了,这是好事。把头发梳好,还是漂俊秀亮的,多好!
”看着镜子里的确好看了许多的自己,病人高兴地笑了。
在病房隔离区的日昼夜夜,医疗队队员赵晓宇想尽办法,只为更准确地听懂患者的话。她不厌其烦,或放慢语速,或打手势,办理了一个个沟通难题,从而为患者供应尽可能严密的照顾护士。
因连日穿着防护服高强度事情,医疗队队员沈雪的身体几近虚脱。细心的领导把她换到半污染区事情。第二天,身体刚有好转的她就申请再次回到ICU病房。“我是呼吸科护士,最危险的时候该当陪在患者身边。”她说。
疾病无情人有情。深夜两点半,火神山医院传染六科一病区护士张艺帆,收到同为军人的未婚夫陆翔宇的一条微信:“小帆,你在前哨还好吗?你的坚守奉献让我感到骄傲!
我知道你很忙,有韶光多把稳安歇,我等着你完成任务安然归来!
”这对恋人原来打算本月领证结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出征,他们绝不犹疑地推迟了婚期。
如果不是妻子一大早发来祝福微信,传染三科一病区主任、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涛完备忘却了2月16日是自己的生日。从大年三十随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他就一贯处于紧张的事情状态之中。相距800公里,张涛通过视频动情地对妻子和7岁的女儿说:“在火神山,每一天的事情都是对体力、精力的极大寻衅,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便是军人的血性担当,这便是党员的冲锋在前,这便是年夜夫的任务使令。你们放心,等我凯旋!
”
(光明日报蔡闯、刘小兵、章文、王斯敏、刘坤、安胜蓝、晋浩天、张锐、章正、李盛明、张勇、姜奕名、卢璐光明网李政葳、季春红、蔡琳光明日报演习陈怡)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3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