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东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算不算词的巅峰 休闲娱乐

  看到这首词,不知有多少人脑中会急速脑补这个画面:滚滚巨浪中,伴随着杨洪基大叔憨实的歌声,飘过慈眉善目的刘备、摇着羽扇的诸葛亮、面具狰狞的张飞……

  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并非罗贯中所作,而是出自明代杨慎的《廿一史弹词》,后来被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放到卷首作为开篇词。
《廿一史弹词》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全是浅近普通的文言,这首便是个中的第三段《说秦汉·临江仙》。

  这首词的基调既年夜方悲壮,又旷达洒脱,由于《三国演义》小说和电视剧的加成,在中国的传播度是家喻户晓的存在,有粉丝声称,这首词是宋代往后第一。

  那么,这首《临江仙》算不算词的顶峰?

  从文学意义来说,这首词实在是……一样平常。

  杨慎是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博览群书,写过无数诗词曲,但是后人对他评价不高:“丽以淫”、“用修小令,时杂曲语,令读者气短”,总体来说,他排不进明代词人前三。
再者,明词的水平本来就低,乃至位于清代之下。

  杨慎的《廿一史弹词》,总体看是走俗文学的路子,都一个模子。
比如第一段《总说·西江月》:“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悲惨废冢荒台。
万般回顾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第二段《说三代· 南乡子》:“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
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
虎啸龙吟几战役。
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唤声。
谁弱谁强多罢手,伤情。
打入渔樵话里听。

  你会创造,古今,成败,青山,渔樵,险些是杨慎的流水线词汇。

  而且,模拟的痕迹很重。

  比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套用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浪花淘尽英雄”套用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套用陈与义的“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和苏轼、辛弃疾、李煜、李清照的无数千古绝唱比起来,这首有“陈词谰言”之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根本排不上号。

  但是,从社会传播度来看,这首词就牛了,说是顶峰也没错。

  全天下,喜好《三国演义》的人有多少,熟习这首词的人就有多少。
加上这首词本身气势豪迈洒脱,词句普通,琅琅上口,更是为民间喜闻乐见。

  事实上,文学家的评价和老百姓的口碑,很多时候是两回事。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凡是有华人处,妇孺皆会背诵,但文学史上提到最能表示李白才情的代表作,肯定不会是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