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幕即刻产生的操控感,赋能聪慧出行,不断升级的传感系统,为用户供应智能体验。”
如今成为汽车标配的触控大屏,
是如何一起进化来的呢?
冲破竞争困局的"利器"
上世纪90年代,汽车领域的头部选手们都在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点阵式液晶屏幕”的涌现成为了僵局的打破点。
在车窗还须要手摇柄的时期,除驾驶外的其他车机功能,各品牌都做了按键的处理,让有限的车内空间更加集约化,方便驾驶员找到对应功能的同时,迅速作出判断。
在中控台上安装屏幕,是一个值得被记录的创造,让本来烦闷的车内空间里,造就了一株人机交互的火苗。在这块现在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液晶屏里,它承担着通信和导航的功能,智能化就此从一块块单色像素开始。
进化中的车载大屏
就像手机从单像素一定走向彩屏一样,人们希望液晶屏能够搭载更多的实用功能,出于对驾驶便利性的需求,开始追求在目之所及的地方完成统统操作。
中控屏作为车载多功能信息显示器涌现,尺寸小功能少,处于起步阶段,技能支撑和操控形式都有待完善。
2001年,欧洲汽车企业开始聚焦大屏的功能开拓。中控台减少物理按键,用单个或几个旋钮重现构建操控界面,座舱的都雅性和操作的便利性随之大幅提升。
但是这块屏,也就和你现在利用的手机差不多大。随着屏幕技能的快速升级,电阻屏被电容屏替代,车内大屏增加触控功能,屏幕功能的丰富度堪比智好手机,大屏触控、语音交互成为了优质座舱的关键词。
越来越大的屏幕,让你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越来越便捷的交互,帮助你解放双手,更加安全地下达指令。
当我们看到广告标签中关于中控屏尺寸的宣扬标语时,它并不是在炫耀屏幕唯大的不雅观点,而是想见告用户,我想成为你的眼睛,看清更辽阔的四面八方;我想进入你的耳朵,听到驾驶为你带来的由衷畅快。
我们到底须要一块若何的屏
2012年某品牌推出首创性17英寸的触控屏幕,从此车载中控屏迈入大屏时期,掀起了一味追随大屏的潮流,不加入个人思考的进步是泡沫化的,车企触控大屏也终于进入了同质化发展的瓶颈期。
零跑C11或许会让你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大屏时期,找到你所须要的那块屏。
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12.8英寸中控液晶触控屏+10.25英寸副驾娱乐屏,分别承担了车辆在行驶中须要关注的参数和线路,承载统统车机功能的中控大脑,以及专门为长久以来被忽略的副驾位供应全套的娱乐体验。
调节空调、座椅、后视镜、车窗、氛围灯,打开音乐、车载KTV、座椅加热,切换模式……你想要的智能体验,可通过中控屏触碰或语音交互实现。
搭载的主副驾两套独立的蓝牙系统,为副驾准备了专属第三块屏,让坐在副驾上的ta尽情娱乐不再无聊。
同时还能实现和中控大屏的实时互动,驾驶中途须要改换地址,副驾屏上方案好导航,飞屏给中控;当你创造好看的电影时可以点击分享,实现三屏联动,不必挤在一起,而是躺在NAPPA真皮座椅中,享受放松的时候,让单人的驾驶区域变身多人的社交空间。
碎片化韶光被手机霸占,大块的驾乘韶光被更故意义的不雅观感填满,每一段驾驶都是一段旅程。
但你并不须要割裂的三块屏来装下这些功能。
零跑C11三联屏是智能又人性化的三屏联动,而不是单独分开的三块屏。整体界面高等不落俗套,兼具实用性和设计感。用AI力量赋能聪慧操控,让你拥有智能座舱的完全化体验。
零跑C11集零跑自研科技之大成,知足用户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供应更智能的数字化体验,用核心技能驱动更多出行可能。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懂车帝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