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虹冰、石志勇、张斌

高铁来了,这险些是长期深居秦巴山区的居民们今年最为期望的大事之一。
再过不久,西安至成都高铁就要从他们的家门口开过。
从千百年来“困于蜀道”,到一步迈入“高铁时期”,陕西宁强、洋县、佛坪等这些曾经散落秦巴深山的“明珠”将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
提前预备田舍乐、抓紧制作农特产品、发展综合性旅游……秦巴居民正在谋划“高铁时期”新生活。

千年古道白龙驰秦巴山区居平易近谋划高铁时代新生活  第1张

“从家门口开过的高铁”

种茶已有20年的王有泉最近有个新习气。
每天清晨,他总喜好站在自家茶园最高点远眺。
顺着目光望去,隐约可见一座全新的高铁站和时时奔跑而过的高铁列车。

“像条小白龙一样!
”王有泉指着远处颇为期待地说,“现在我就盼着西安到成都的高铁早点开通,想体验飞驰的觉得!

王有泉的家乡在陕西省西南部的汉中市宁强县。
这里北依秦岭,南枕大巴山,是我国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部分。
秦巴山区因致贫成分繁芜,也是我国扶贫开拓攻坚战的主沙场之一。

为了支持这一深贫地区脱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2012年颁布《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方案(2011-2020年)》,明确要“将秦巴山片区培植成为区域交通主要通道、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区、科技扶贫示范区、有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国家主要生态安全樊篱”。

宁强县交通局副局长鲁长虹说:“过去,宁强人到西安,汽车最少须要5个小时,火车则须要八九个小时。
高铁开通后,宁强到西安只要1个多小时,到成都也1个多小时,两头都方便。

“为了欢迎高铁,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间隔宁强150公里之外的朱鹮之乡陕泰西县,傥水河边随处可见清闲嬉戏的朱鹮,北方少见的江南水乡风光让人倍感宁静和谐;而在离傥水河不远的草坝村落朱鹮湖果业专业互助社内,48岁的牟玲彦和工友们正忙得不可开交。

机器轰鸣声中,牟玲彦一边往榨油机里添加菜籽,一边叮嘱丈夫用油槽接油、用桶网络废渣。
在另一处厂房里,工人们也一刻一直,紫米、黑米等农特产品已包装好,堆放成山。

“西成高铁离我们村落只有3公里,等高铁一开,不知道要来多少游客呢,不抓紧准备咋行嘛!
”草坝村落支部布告刘煜华满是激动地说,“我们不但开了动员会,还早早就在村落里选了100户庄家作为首期田舍乐进行培训,还新建了民宿和游客做事中央。

从小在草坝村落终年夜的刘煜华说:“2005年起,村落里男女老少就都开始修路,先修了千亩戏班阁下的6.3公里道路,用了近2年韶光让喷鼻香梨能运出去,然后又修了6年通村落入户路,让村落民能干净地走出家门。
现在我们草坝村落都准备好了,就盼着高铁通车呢!”

在洋县著名的挂面村落五郎庙村落,今年村落里不谋而合地将挂面制作韶光提前了2个月。
刚刚添置了烘干设备的赵继光阐明说:“高铁要开了,旅游的人肯定多,往年我做1万斤挂面,今年准备做1.5万斤,就这都害怕不足卖。

“坐上新高铁,奔向新生活”

秦蜀之间的道路素以艰险著称,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连接陕西和四川这两大地区的只有蜿蜒在秦巴山区中的子午、傥骆、褒斜、金牛等七条古道。
随着西成高铁通车的附近,许多沿线地区的民众都对其翘首以盼,期待自古以来的地理阻隔能够由于高铁的到来而成为历史。

“车厢宽敞得很,做事职员都微笑,关键是速率还快,从我们阜川镇到汉中站才10来分钟。
”回顾起10月17日这天的高铁试乘体验,汉中市勉县阜川镇唐家湾村落穷苦户陈长秀仍旧历历在目。

17日这天是国家扶贫日,陈长秀和村落里其余两名穷苦户杨秋红、唐有军在西安铁路局汉中车务段指挥中央副主任陈罡的带领下,坐上了试运行的西成高铁。

“我现在在唐家湾村落任扶贫第一布告,就想着能让村落里穷苦户也能感想熏染到高铁速率,给他们增加脱贫信心。
”陈罡说。

洋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卢树森说,西成高铁不仅将给穷苦地区供应了便捷的交通出行,还将让大山深处曾经“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农副产品远销各地,并且将进一步重构当地旅游业格局。

“我们正一边深度开拓当地的旅游景点,形成集群效应,同时也在不断新建和完善民宿、田舍乐,让游客能玩得好,让当地群众能参与进来,加速脱贫。
”卢树森说。

王有泉说:“我们茶园间隔高铁站只有2公里,我正在操持将把这2800亩茶园建为集不雅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点,同时将在青木川古镇打造茶文化体验馆和博物馆,还能带动500个穷苦户脱贫。

在已经脱贫摘帽的陕西佛坪,今年32岁的谭娟正操持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
“靠着在渔场打工,村落里28户穷苦户已经逐步摆脱了穷苦。
下一步,我的目标是环绕全域旅游,不断增多养殖数量和品种,加快鲟鱼不雅观赏园培植,带领更多穷苦户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