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嗒”一粒豆大的雨点恶狠狠地砸在脸颊上,我抬头看向天空,眼前乌云密布的景象使我皱起了眉头。手无缚鸡之力的我呆呆地站在学校门口。突然间,一抹显眼的亮黄色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脑子里即刻跳出一个想法:骑车总比淋一路的雨回家要好吧!打开手机,扫好二维码,几秒钟就完成了,踢开撑脚架,推着车到路边,放好手机,调整了一个姿势,跨上座位,用力蹬起脚踏板,车随着轮子滚动起来。
骑着骑着,雨势好像还不见好转。走上一段小路,一阵浓浓的桂花香飘进我的脑海,沁人心脾,几瓣不知名的花落下,铺满了巷子,远远看去,一条花路映入眼帘,两边的居民有些窗前种着常青藤,绿萝,垂在砖墙上,一刹那,有一种进了仙境的感觉,耳边的雨滴声也像是配合地打着节奏,如果用相机拍下,那必然是一幅清新的水彩画。
烦躁的情绪渐渐好转,心里涌上一股暖意。其实,令人难忘的不仅仅是那条小巷,还有那些邻里间和谐的关系,那一株株舒心的绿色仙子不正是共享美好的痕迹吗?
骑出小路,转角看到一家共享书屋,想起自己前几周在这拿的书看完了,可以还了。便下了车,把车推回指定位置,锁上,在图书馆门前拿纸巾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把被雨水浸湿的外套脱下,进了书屋。
那是个刚装修好没多久的共享书屋,里面的书都还是9成新。把书还好,上了二楼,思索着再选本书带回家。等走上台阶,才惊奇的发现,书屋里的人不算少,但在一楼却几乎听不到声响,安静得出奇。
悄悄走进书架,拿起一本有兴趣的书,翻了几页,是我喜欢的类型,我看了眼窗户,阳光依稀透过窗帘映在房间里,但水滴撞在玻璃上的声音还没有尽数消失,扭头看了看表,还好,不晚,可以看半小时。
挑了个靠墙的座位坐好,把衣服、书包放在一边供放随身物品的竹筐里。环顾了四周,无一例外的,所有人的眼睛都钉在了手上那本小小的书上,区别在于,有些人脸上洋溢的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有些人却是像要哭出来似的,这时的屋子都充斥着纸质书特有的墨水味和清脆悦耳的翻书声。我低下头,将思想放在眼前,沉浸在字里行间的乐趣中。
时间一晃而过,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本,收拾好东西,走下楼,阳光已经暖洋洋的照在身上,离家不远,我步行回家,愉悦的心情伴随了一路。
脑海里那些书中的片段还挥之不去,书香还残留在我的身边,而那份难得的宁静时光却是陌生人之间美好的回忆。
在这个共享的时代,因为科技的发达,我们都有着更加便利的生活,但我们,或许遗忘,或许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那不是机械的流程所能创造出来的。
那是,属于所有人的美好的共享。
篇二:共享美好,与君共勉
人类的高级文明建造出如今这个庞大而浩瀚的社会。而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也因人类的高级文明,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共享经济——人类高级文明的新产物之一。
“共享”顾名思义,共同分享,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充满和谐的褒义词。我们共同分享事物,也在共同分享利捷;我们共同分享书籍,也在共同分享文化。后头还看今朝,聪明的商业家、创业者,牢牢把握住这份“共享美好”的理念,弱化“拥有权”,强调“使用权”,向世人推出“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书店”等新时代共享产物。这些新资源横空出世,降生在这个皆有可能的中国。
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经济百花开。
逐渐地,一阵“共享”新潮正式在全中国掀起了巨浪。以“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为最火热的头号共享资源,老老少少,都赶着这股风头享受起了这份资源。
我也曾享受过这份“共享美好”,我使用过摩拜和小黄车,用之感受确实方便,但在性能方面实则平平淡淡。
万物皆有黑暗面。
“共享资源”就如同人类文明的一面明镜。映照出了高级文明后的和谐,亦可映照出了黑暗面。
成堆遗弃的共享单车,恶意破坏的车锁、车胎;不翼而飞的共享篮球;无法再次使用的共享充电宝;被遗弃、被抢劫一空的共享雨伞……人类太多的贪婪与自私,骄傲和自大,都如实地印照在这面“共享”之镜上。这面硕大的明镜,照得清我们每个人,照得清现在整个社会风气,这面硕大的明镜,它同样是“共享”的。
真该如此吗?
不!
每个人都可做到,这些都仅仅只是举手之劳。扶起倒下的单车,诚信地用软件扫码使用,使用完毕后在合适的位置归还,这只是做人基本的诚信而已啊!看着满地狼藉的共享资源,都栽于我们之手。我们创造,为何还要选择破坏?悲也?幸也?
我们创造的“共享资源”本就是共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改变我们的生活理念,而非被我们糟蹋。我们从“共享”中得到利益、方便、省力,也从“共享”中得到平等、轻松、幸福,我们共同分享这份美好,也应共同分享信任、责任。
踏实做人,诚信做事,共享美好,共享信任,与君共勉。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高二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