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电!
触电!
动怒!
如果面对这样的充电桩,你还敢用吗?
!
!
这不是矫揉造作,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专业质检机构的考验结果。近日,广东产品质量监督考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质检研究院”)首次公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风险检测结果。结果显示,70%的检测样品都存在安全隐患,属于严重风险!
面对这样的结果,业界人士及用户的心情都不平静。“表面看来是质量问题,实在是充电桩领域诸多问题在产品质量上的一个集中反响。”汽车行业剖析师钟师在接管《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认为,这该当成为加强行业管理,切实督匆匆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七成产品有安全隐患
广东质检研究院公布的结果显示,这次风险检测共采集9家生产企业的10批次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个中7批次不符合国标哀求。检测创造,样品有四个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哀求,紧张问题包括:
一是充电桩输出电压过高,有些最高可达770伏,远超出家用电压的220伏,一旦涌现问题或操作失落误,会有触电致伤或致去世风险;
二是充电桩接地不可靠,有些内部金属部件不能够完备接地,存在触电风险;
三是充电枪电子锁没有可靠锁紧,充电枪插头带电,在未插入汽车充电口时就已开始供电,电压可达750伏,当人起拿充电枪时,极易发生危险;
四是充电桩防水、防锈、密封性能不好,水汽与导电部件打仗,会导致堕落或外部导电。
广东质检研究院结合上述侵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剖析认为,这次检测的充电桩产品样本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为——严重风险。
个中,最为常见的是充电枪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也最随意马虎被忽略。虽然其利用方法类似于汽油车的加油枪,但是由于电压较高,比普通家用电压赶过数倍,导致即便利用者没有打仗到充电枪的带电触头,但因间隔太近也有可能触电乃至有致命的风险。
按照哀求,为防止利用者在充电时拔枪触电,充电桩须要在内部设置电子锁监测充电状态。但在这次被检测产品中,充电桩虽然看上去装了电子锁,但它实在并没有发挥浸染。这样的产品在实际利用中,很可能会涌现电击灼伤或严重的人身侵害。
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希望能早日将充电桩产品纳入国家“3C”逼迫认证目录中,该认证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畅证”,从而堵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渠道。
“骗补”难保质量
“如果连充电桩这样关乎人身安全的产品都做不好,我们有情由疑惑这样的企业是不是在‘骗补’。”对付七成充电桩产品不合格的检测结果,钟师如是说。他认为,充电桩产品的安全风险,除了少部分是因设计、制造环节有缺陷产生的以外,很大程度上是由行业内一些为补贴而“混水摸鱼”者不负任务造成的。
+
+
根据最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政策由“补车”转向“补桩”,即充电举动步伐可以得到补贴。政策的本意,是帮助有技能、有能力而资金不敷的企业发展,助力行业发展,但在履行过程中,却被个别“投契者”钻了空子。一方面,有些企业为了追求补贴一哄而上生产充电桩;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在技能、质量上险些鲜有投入,只是奔着“建桩”就能拿“补贴”。因此,这次一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风险检测结果为“严重风险”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采访中理解到,补贴政策调度后,不少地方政府随后也出台了干系政策。部分省市的充电桩培植补贴政策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按照设备或投资总额比例进行补贴,如北京、成都、温州、唐山、贵阳、厦门等;第二类是进行定额补贴,如山西晋城规定互换充电桩补贴0.3万元,快充站补贴60万元,公交充换电站补贴100万元;第三类是按照充电桩功率给予补贴,如深圳、江苏、安徽等;第四类则是在培植补贴的根本上叠加运营补贴,如上海补贴最高为举动步伐投资的30%,最高补贴金额能达到500万元。
那么,如何办理个别企业“骗补”的征象?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方面要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严把补贴审查关,堵住可能“骗补”的漏洞。如广东惠州市在出台的有关充电桩补贴政策中规定,对供应虚假信息、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要将不良记录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且追缴补贴资金、取消补贴资格,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惩罚;构成犯罪的,依法深究刑事任务。
小区难建充电桩
除了充电桩本身的质量问题,安装和利用环节也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难题。据交管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内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万辆,比上年末增加了近70万辆。但是,在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同时,“充电难”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很多小区对建充电桩设置障碍,使有些电动车主感到利用不便。
“不太理解小区为什么不让建充电桩,每次充电要跑很远去找充电站,而且有的充电桩泄电了、破坏了也没人管,有时要跑两三家充电站才能充上电,费时又费力。”电动汽车车主陆师长西席在接管《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很多时候,都是车主打报修做事电话才有职员到充电站来维修。据理解,维修职员也是由于人手不足跑不过来。
不但消费者对充电桩“难用”有见地,小区物业对此也很纠结——今年4月上海某小区一辆特斯拉在地库溘然动怒,并引燃周围汽车的画面仿佛还在面前,而随后一系列电动汽车自燃事件的宣布还影象犹新。有些小区物业对付电动车驶入地库都有顾虑,安装充电桩更让他们慎之又慎。“小区的用电指标是有规定的,除了担保安全用电、防火,用地问题也要审批,还有日常掩护谁卖力,后期运营掩护的用度谁出,一旦发生泄电、触电、失火事件谁承担任务,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难题。”一位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职员向《中国汽车报》说,如果一个充电桩是7千瓦,小区建100个充电桩就须要700千瓦,没有电力部门审批赞许再进行施工扩容根本实现不了。
在采访中,还理解到,除了上述抵牾,消费者充电储值退费难,充电桩充电价格差异大等也存在问题。例如,间隔城市远的充电站充电价格就比较便宜,一样平常一度电在0.4元-0.9元之间;而在“黄金地段”的充电站则用度较高,一样平常是“电价+做事费”,一度电合1.2元-1.8元。间隔远的未便利,间隔近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也导致了有的地方扎堆排队等充电、花费大量韶光,有的充电站“门可罗雀”,造成资源闲置、摧残浪费蹂躏。
“办理‘充电难’问题,一方面要对充电站、充电桩培植合理布局,统筹方案,统一价格,打通‘堵点’;另一方面也须要充电桩产品本身提高质量,减少安全隐患,赢得各方信赖。”钟师表示,包括小区培植充电桩的积极性不高、用户跑两三家才能充电的问题,个中一个共同点便是充电桩的质量问题,七成检测充电桩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充电难”的问题。
“因此,必须从充电桩产品质量这个根本抓起,从而逐步办理‘充电难’问题。”钟师认为。
文:赵建国 编辑/版式:蔺天子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汽车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态度。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公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