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鲁公路大治河桥下坡段有好几个大坑(近日已修复,但路面依然不平)
来源/新民 罗水元 摄(下同)
“疙瘩路” 骑车犹开震撼档
三鲁公路自沈杜公路至红卫河桥,路两边的非机动车道都很有“特点”——有的路面变形如麻花,此起彼伏;有的路面犹如菠萝,一个“疙瘩”连着一个“疙瘩”;有的路面与桥面连接处乃至形成了10厘米旁边的“台阶”。
在如此路段骑车,自行车一会上窜下跳,一会又一直震撼。不少市民骑车通过申嘉湖高速公路下方的红绿灯后,就为避开“疙瘩”路段,便骑上了机动车道。
南面大治河至丰南路的三鲁公路上,“疙瘩”更多,还有十来个坑,有的直径约50厘米,深约15厘米。理解到,大治河桥南面的三鲁公路坑洞已被填实,但一些“疙瘩”依然如故。
在国顺东路223号仁缘坊门口、近延吉东路的隆昌路上,创造路面也是坑坑洼洼。
“榴莲路” 坑洞让人摔跟头
比“疙瘩”更让骑行者头疼的,是那些不易察觉的坑。
图说:殷行路包头路路口的横道线有凹坑
殷行路包头路上海屯子商业银行门口的横道线上,路面已变形,并拗出一个碗形凹坑。市民王师长西席就在这里“吃过药”,一周前骑车经由时,跌倒在“隐形碗”边。问题反响一周多,依然如故。
图说:沪宁铁路下方的嘉松公路,坑塘“坑”过一辆摩托车后,临时设置了一块挡板
而在沪宁铁路下方的嘉松公路,两边各约百米长的非机动车道成了“榴莲路”,东面泥泞遍布,沟壑纵横;西面“张牙舞爪”,坑塘连片。光芒阴暗的铁路下,有坑塘深达50厘米。市民张师长西席和邱师长西席均反响,一辆摩托车前不久就陷入这个坑塘,骑行者还摔破了头。
“路坏成这样,啥时候修?”张师长西席说。
新民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