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能自己动手换的配件并不多。
25万以下的车型,空调和空气滤芯基本可以自己改换
雨刷可以自己改换,玻璃水可以自己加。
剩下的,卤素灯泡、电瓶和轮胎也是标准件,但选型和安装也大有学问。
假设你在网上换电瓶,而不是去汽配城挨宰,那么你确定你有能力为自己的车选择得当的型号么?很多人换电瓶只看容量,缺点地选择了远大于原车电瓶容量的型号却不知看CCA参数。
至于灯泡的安装,轮胎的拆装和动平衡,把稳事变也够一样平常车主头大的。
由于海内消费环境的恶劣,我们车主对车子有些基本的理解,目的并不是纯挚为省钱,而是选择得当的渠道、以合理的频率对合理的部件进行保养掩护。
具备了一定的保养知识后,去4S保养也是一样可以自己做主的。

想省钱以是不去4S?实在4S未必贵

春节过后  理性选择保养维修 汽车知识

现在的情形是,海内的汽车买卖不景气,4S纷纭推出预约打折、时令匆匆销、返券等手段拉拢顾客。
如果你选择的修理厂足够高大上,其维保用度顶多比4S低百分之二十,而且这还是你的车子比较高真个情形下。
如上文所述,如果你的车子裸车价25万都不到,相信你选择一家正规的第三方修理厂,价格并不会比4S低,乃至会高于你自己品牌的4S。
缘故原由可以想象,这种修理厂的用人本钱和经营本钱,比4S是只高不低的。
如果你的车价在25万以上,相信你的韶光和精力比较值钱,也不至于为了省一点钱跑到4S之外做保养的。

再牛逼的综合修理厂,未必比得上笨笨的4S

重点来了。
一家什么车都接的综合修理厂,你真的以为比4S更适宜你的车么?每家4S的常规在保车型顶多十几款到头。
厂家的维修手册、相对规范的管理培训体系、大量同款车型的履历积累、厂家技能职员以及老技工的传帮带,这种情形下,光是应对你的车型常见问题的履历就秒杀绝大多数综合修理厂了。
笔者曾在一家圈内非常有名、以技能流著称的修理厂对车辆进行过四次维修保养,每次都出问题。
第一次添加防冻液涌现机舱内严重遗洒,刹车片用了供应商供应的赝品(事后4S维保时指出这个问题,修理厂给我报销了4S改换刹车片的用度);第二次四轮定位结束时技工忘却取下一侧轮胎上的定位设备,险些发生事件;第三次改换门锁电机结果错进货进成了升窗电机,导致我跑了两趟;第四次改换变速箱油,技工误打开了本不应打开的变速箱油底壳并且变速箱油备货不敷,又让我跑了两趟。

虽然这家办理问题的态度让我还是满意的,但比较办理问题的诚意,不出问题是不是更好一点?何况其他大多数第三方修理厂,并没有这种办理问题的诚意。

归结起来,第三方修理厂的管理、规范化、专业化、供应商支持,仍旧是去世结。
修理的车型杂,代表了针对某种车型的维保履历相对匮乏,并且没有相应配件储备。
而供应商供应的配件的真伪和品质,由于同样的缘故原由,或者更恶劣的利润问题,修理厂无法把关。

都说4S的高手流失落到了修理厂和二三线城市,在我看来,我不认同高手和良心,只认同流程规范和专注的履历。
接管经销商和原厂双重监管的4S店如果有问题,难道个体修理厂反而更安全?

▲文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