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2日,第五届环球半导体家当(重庆)展览会在渝北区悦来国博中央举行。短短3天,一颗颗“中国芯”,为位于梁平区的重庆平伟实业株式会社引来无数赞誉。
回到16年前,这样的场景,平伟人还弗成思议。
那时,平伟实业以制造电子二极管为主业,年产值不过1亿元,没有1项发明专利。但现在,它却拥有海内首个自主可控半导体离散型智能制造车间,建成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4个省部级研发平台,拥有各种创新专利190多项,个中发明专利有40多项。经由多年景长,企业客户已涵盖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海内一流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与制造企业、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伟实业靠什么打赢了翻身仗?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述洲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创新。
算清发展大账巨额投入谋创新
走进平伟实业封测车间,就像进入一个弘大的实验室:宽敞整洁的房间里,穿着白大褂的家当工人穿梭在700多台整洁排列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之间,统统都有条不紊。
一颗颗1毫米厚薄、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DFN56芯片,在纳米级精密仪器下,逐步封装成型。
“DFN56芯片是汽车转向掌握系统的‘大脑’,封装难度极大。”为研发此款产品,平伟实业实行副董事长、研发技能工程师徐向涛带领团队耗费15个月韶光,花费了3000多万元。“但它却在两年内实现累计收益1.2亿元,更主要的是,冲破了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MOSFET产品‘从0到1’的打破。”徐向涛说。
放在本日,每个人都知道这笔账是划算的。但在17年前,却有太多人算不过来。
平伟实业的前身是创立于1988年的重庆泉湾半导体有限公司。早期成立的这家公司,研发创新能力不敷,到2007年,发明专利数还为“零”。
“如何才能打破发展瓶颈?”这一年,刚刚走立时任的李述洲,苦苦思虑。
此时恰逢公司从重庆主城都邑区迁居至梁平工业园区,更名为重庆平伟实业株式会社。
“没有自主研发,能有多大的造诣?”技能出身的李述洲,当仁不让地选择走创新路线。2008年的一次董事会上,李述洲抛出了每年拿出”巨额”,用于开拓多品类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起。
话音刚落,发起便引起浩瀚高层的质疑:“太冒险了”……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49%,而这笔“巨额”与平伟实业彼时年产值的比值,是这个数字的数倍。
但李述洲没有退缩,“企业要实现更好发展,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他只能一遍又一各处奉劝公司其他高层。
3个月后,董事会再次举行,发起被同等通过。
此后,平伟实业每年结合年度技能创新操持,制订科研用度操持。
在研发上投入的“小账”,成了一笔让平伟实业通过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得到长远收益与社会认可的“大账”。
2009年,平伟实业拿下首个专利;2010年12月,成为“重庆高新技能企业”;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能中央;2021年,成为重庆“两群”地区唯一一家市级“十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连续5年产值增速达20%以上。
创新勉励制度不拘一格纳人才
翻开平伟实业的职工花名册,300余名职工中,130余人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
这对付一个区县企业而言,实属不易。
他们为什么乐意来?为什么乐意留?工程师徐向涛便是最好的例子。
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徐向涛来到平伟实业。
徐向涛的青云直上,凭的并不是运气。
“平伟实业每半年会对技能职员进行一次企业工程师评定。要想评上干系资质,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便是实战水平。”平伟实业人力资源部干系卖力人说,“只要员工为企业创新提出了好点子,对企业发展有帮助,就能得到提拔。文凭、资历等,并不是重点。”
而徐向涛之以是得到提拔,正是由于他在近10个重点产品技能研发中发挥了关键浸染。2020年,年仅34岁的徐向涛成为平伟实业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产品研发部副经理。
不拘一格、尊重创新能力的晋升制度,为平伟实业留下了大量青年技能人才。而这只是平伟实业人才制度的“冰山一角”——依托柔性引才系统编制机制,用好国家和地方各种人才优惠政策,以高薪引进关键技能、分外工艺、前辈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针对高层、中层、基层职员分别制订了《股权勉励与分红办法》《专利创新管理办法》及《企业创新褒奖办法》等一系列创新勉励制度……
事实证明,这些方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截至2022年底,平伟实业共引进国家重大人才操持入选职员和博士后共计3名;从海内高校、科研机构柔性引才12名;从天下500强企业聘请技能顾问5名、国行家业顶级专家5名,并设立了“博士后事情站”。
完善创新生态聚力打造“中国芯”
2020年,中国5G终端、通信基站所需关键芯片被国际寡头垄断。华为、比亚迪等天下500强企业,面临发展困境。
为了冲破封锁,平伟实业开始致力于5G干系芯片的研发,但部分关键技能的缺失落,让其一韶光摸不着“道路”。
理解情形后,重庆邮电大学“雪中送炭”,为平伟实业送来一位专家——赵世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到者、教授级高等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为办理中国芯片问题,他放弃了美国硅谷的高薪事情,先后供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和重庆邮电大学,在射频、微波等领域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拥有6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这些产品,关系到中国5G旗子暗记全覆盖进程,能做出来吗?”面对李述洲期盼的眼神,赵世巍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2021年,重庆嘉旦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李述州任董事长,赵世巍任总经理。
平伟实业雄厚的资金与完善的半导体平台支持,为赵世巍供应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仅用了两年韶光,嘉旦微电子便研发出8个系列、80余种产品。
个中,5G毫米波倒装植球功放芯片决定了5G基站旗子暗记发射质量,是嘉旦微电子就“如何在担保旗子暗记发射效率的条件下,提高传感器线性度”这一天下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
“没有它,华为5G基站就失落去了代价。”赵世巍说,迄今为止,环球成功研制出基于倒装植球技能的毫米波功放芯片的公司不多,环球十大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与嘉旦微电子处于领先地位。
如今,嘉旦微电子已成为平伟实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一员。
多年来,平伟实业不断深耕专业领域,以“合纵连横”的开放式发展思路,拓展创新生态系统:
“合纵”——与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任务公司、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研发太阳能光伏旁路模块、功率GaN器件封装及运用等主要产品及技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连横”——打通产学研用高下游,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所及多家500强企业建立紧密互助关系,理解市场“痛点”、企业需求,得到强大科研力量、前沿信息,让创新对症下药。
独木难支,握指成拳。
经由多年努力,平伟实业形成了“生产一代、试制一代、储备一代”三级自主创新体系;成立并参股两家芯片设计公司,实现了从基本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测试,到集半导体功率器件设计、研发、生产、发卖于一体的转型升级,将产品迅速向汽车类、通讯类等工业领域拓展。
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为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供应了稳定的发力平台,也为企业供应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如今,平伟实业已拥有53条产品线,3万多平方米生产车间,每年可生产各种半导体器件200亿只、绿色照明产品50万套,成为中国西部电源配套半导体器件最大的科研、生产企业之一和重庆最大的半导体器件封装测试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