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陈彼得今年曾在宽局促路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1985年,我的大连同乡张藜打电话给我,说‘我很喜好你的《海滨音诗》,旋律很美,希望为它填词,但这是首器乐曲,填得不好,你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呢,要同样情调的,但旋律不能雷同。’当时我恰好在北京中心教诲行政学院学习,一天下午张藜约请我到家里用饭,到他家里是下午5点多,我就开始想旋律,不是《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下行’‘56543215……’没想到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不到20分钟,乐曲就创作出来了。”
时隔多年后,词作者张藜在回顾录中回顾当年情景说:“1985年,当秦咏诚把曲子写出来后,我却久久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歌词。”张藜把曲谱揣在兜里,一揣便是半年。一次去广西出差,第二天一早起来他推开窗户了望,一轮朝阳缓缓升起,把对面山川映照得如诗如画。遐想到自己走过的路,只管曲弯波折,但毕竟和祖国命运牢牢相连。此情此景,一下开启了他的灵感,张藜脱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宛如神来之笔,觉得找到了,他一鼓作气又写下:“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曲作者秦咏诚说自己最喜好第二段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小儿百姓,海是浪的依托……在这里,把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比喻成浪花和海的关系,这个比喻以前还没有过,既深刻又有内涵,形容也很幽美。”
完成《我和我的祖国》词曲创作后,秦咏诚把它收进一盘磁带,这盘磁带有14首歌,他说:“唱片社把这盘带子给了当时最红的歌星李谷一。李谷一当时就说‘我最喜好《我和我的祖国》这一首’。不出所料,这首歌被李谷逐一唱而红,流传开来。” 歌中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豪言壮语的表白,而是通过河流、高山、炊烟、大海、浪花、清波等诗一样的意境,借助美好意象表达人们对祖国之爱。(综合干系宣布)
更多阅读
光未然之女张安迪:父亲与冼星海“偶遇” 奏响了时期最强音《黄河大合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