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趣郑州第382篇原创文章
全笔墨数: 3400
阅读韶光: 8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郑州老城区的一些街道,仿佛被光阴凝固了。
伊河路,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条。
东起兴华北街,西至西岳路,笔直三公里,不宽也不窄,有名度不低,存在感极强,一起地标建筑浩瀚,有名美食老店也多。
这条路横跨二七区和中原区,很难用一个词、一种气质概括,也很难被一种影象代表。
它变革不大,却一贯经久弥新。
丨不知道为啥,伊河路沿路的路牌不多
兴华北街丁字口水果飘喷鼻香上午九点,从兴华北街的丁字路口出发,环顾四周,韶光静止。
晨练完的大爷大妈们,坐在滨河公园两侧的花架下谈天,门球场上繁盛热闹繁荣声不断,这是多少年来,在此地不变的「老年人活动中央」。
丨在滨河公园磨炼、唠嗑、闲步的老年人浩瀚,附近有店家在此免费做推拿肩膀做事
东南角的一块空园地上,巨大的充气儿童游乐举动步伐,还要等傍晚时分才会热闹起来,这块迷你儿童乐园也少有20年了,玩乐的孩子一拨拨终年夜,举动步伐变革,功能照样。
丨小时候给这儿蹦过床
往西走,路两侧有扎堆的水果商店,水果店门口的201公交照样,几位老人在树荫下等车。
丨这一带水果店卖的多是水果礼盒、入口水果
这景象,本日如此、昨天如此、10年前也是如此。不禁想象,这里是不是10年后还是这样?
大概20年前,这附近还开过一家洗车行,听说有一套入口的全自动洗车机器,全国就四台,车进去,溜一趟就全洗好了,不用人动手,一韶光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围不雅观群众。
丨201路车很多时候是不折不扣的老年专线
可那个年代,有私家车的都没几个人,洗一次车的花费,能下馆子吃顿好的,很快这家店就关停了。不过时期的车辙没有停,私家车遍及,全自动洗车器也不再稀奇。
变革总是在有比拟时,感想熏染更为强烈。
嵩山路口不市井也不人文来到嵩山路口瞬间热闹了不少,等待红绿灯时,阁下一溜电动车恍如上班高峰期。
西北角的省图书馆,去年有趣君来过一次,起了大早随着自习的学生党们在热浪中排队,跟蒸桑拿似的汗水浸了一身。
丨嵩山路是伊河路上比较繁忙的路口,机器研究所附近松树耸立
到了开门韶光,抢占自习座位的学生们脚底下安了引擎,一溜烟消逝在拿着相机正打算拍摄进门过程的有趣君视野中。
又是个以为河南教诲对不起河南学子的日子。
丨自习前先洗了汗水桑拿
省图的对面便是老工大的家属区,再加上不远处百花里的十九中,按说这地界切实其实沾了各种人文仙气,可身处个中,其实没这觉得。
没有出身有名书店(这两年才有个梁实书店),文具店没有饭店多,还有个不把稳都瞅不着的市文联小门脸。
丨梁实书店就在阁下
既没有市井糙感,也不足人文。
难不成是由于附近还有个开了61年的嵩山饭店?
丨正遇上嵩山饭店门口路面整修
在伊河路上坐南朝北,端正对称的主楼,飞檐灵动,高悬的大红灯笼,热烈昂扬,一副「我便是政府招待所」的标准样子容貌。
虽然在郑州待了几十年,有趣君第一次走进嵩山饭店,还是由于五年前朋友结婚选在这里。
真进去了,哎,可不便是家通俗俗通的酒店么,婚宴包桌价格不贵量又足,味道也不错,性价比很是不错。
丨嵩山饭店斜对面的林记盆景鱼火锅也有不少年头了,这次扫街才创造,这栋楼叫伊河大厦
站在嵩山饭店门口时,日头没有法桐遮挡,直喇喇打在身上,热得人恍惚。
刚刚路子的省图、老工大,以及面前的嵩山饭店,都是历经岁月洗练,收藏着几代人影象的地方。和面前的伊河路一起,连接了过去,和未来。
丨能决定附近房价的名校:伊河路小学
工人路口美食云集
伊河路是美食街的由头,来源于和工人路交叉口附近的一些有名小吃。
工人路炸鸡、新疆拉条烧烤城、鲍三风味城、老蔡记,一贯走到文化宫路口的小南国,这些或大或小的馆子,都是10年打底的老店。
丨上图两样美食,不写名称很多人也知道是啥
韶光久,每一个拉出来,都有扯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文化宫路口的小商品城还繁荣的年头,有趣君有个朋友,高中时每周都会蹬着自行车来一趟。去的时候从东往西走上坡,骑得吭哧吭哧。
丨颇熟年头的小商品市场从外到内都变了,附近有家名为含羞草的水疗店也挺永劫光
小商品城里有种类繁多的文具、盗版漫画、动漫周边以及盗版碟,基本能掏空学生党兜里的零费钱。
从小商品城买买买出来,兜里假如还剩点,就到拉条城里吃炒拉条。这家炒拉条不是拉面店里常见的番茄酸口,而是孜然咸喷鼻香的,面条口感偏硬,极有嚼劲儿。
丨小南国韶光也挺长了,但学生时期总觉得吃不起
一碗拉条要没吃尽兴,再全体鸡腿,兜在塑料袋里挂在车把上,一起向东下坡回家,蹬一脚能滑出20米的畅快。
如今,老店依旧,小商品城换了外不雅观、换了内里,仍在支撑,那些年在这条路上飞驰的少年,变成了堵在路上的中年。
丨孜然炒拉条,不知跟你影象里的味道是否一样
有趣君给朋友发去了炒拉条的照片,他一阵大呼小叫:以前不是这个色儿,怎么还泛绿光呢,什么,是咖喱,啥时候孜然炒拉条放咖喱了,肯定换老板了吧balabala......
都十几年没吃过的人了,记得以前是什么味儿么。
不过他只要想吃,随时能来。老街老铺,便是不论你走了多远,还在原地等待着你。
丨在文化宫路小商品市场门口偶遇俩小学生
跨过桐柏路不变的西郊
伊河路彷佛以桐柏路为界,东段是一个样子,西段是另一个样子容貌。
桐柏路口的糊辣鱼和舒来喜也都是上年头的老店了,拐过路口的培植银行,糊辣鱼店里一团漆黑,仔细一看门口贴的告示,原来迁居到了附近更靠南的地方。
丨在这两家桐柏路口的老店都迁居到附近,新店址并没有挨在一起
丨有名烩面老店:裕丰源
为了这张门头照快晒去世了,桐柏路边的树谁砍的啊!
店里有个姨妈瞥见有趣君在门口晃荡,出来呼唤让去新店用饭,景象热那边有凉茶去坐坐。
太激情亲切了。
丨偶遇一株很有热带感的植物,从两栋楼之间的窄地窜出
连续往西走,面前开始陆续涌现老旧的苏式楼,电缆厂、二砂,昔日国营大厂的风采,就藏在街边的一砖一墙里。
提高路附近的老屋子外围搭了脚手架,一副要外不雅观换新的样子。
丨这几个门牌分别有多少年了,你知道吗?
路对面有一家小卖铺,店家大姐激情亲切地呼唤品尝一种糖果点心,门口树荫下,两个大哥在饮酒谈天。
看有趣君要举相机, 个中光膀子的那个连连摆手说可不敢拍,影响市容,说完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丨呀,可不敢拍
到伏牛路口,玄色的电缆扎成捆,黑压压地架在空中,和被锯过树干的法桐枝叶犬牙相制,遮住了路边的招牌。
那里有驰名西郊的方秀华胡辣汤、合记烩面分店。
丨电缆厂手写招牌历经岁月洗礼
赤色砖房的外墙鲜亮,很明显是新刷的红漆,连同墙外蛛网般的网线也染成了赤色。网线盘根错节地爬入住家,像是纠缠难解的人生。
楼门洞局促,阁下红蓝滚动的理发店招牌很是能干,凉风从楼里透出,逼仄、破败,乃至疑惑这些屋子有没有人住了。
丨如今还真有人在订报纸
彷佛有人听见有趣君心里的疑问,楼上传来门打开又落锁的声响,明明白白地见告你,还有人住。
连续走,看到有些建筑的外墙皮斑驳脱落,头顶的法桐树梢间,偶尔会有蝉声大噪,声嘶力竭。
丨伊河路的尽头是二砂
有趣君来之前,曾听住在附近的朋友说,秦岭路到西岳路间,伊河路市场门口的树荫极其茂盛,有时候景象不好,白天从这里开车经由,必须要开灯才能看清路况。
不知道是朋友影象错乱,还是这段路变革太大,伊河路市场在,树也在,可树荫很正常,并没有夸年夜到遮天蔽日的程度。
二砂到了,伊河路走到头了。
丨红瓦红砖,藏在绿色围墙后依然能干
伊河路和象棋
要说走伊河路这三公里,什么印象最深,倒不是一起不间断的有名小吃店,而是从文化宫路路口向西,溘然就在街边遇见的象棋局,这一起,碰着了三四个。
丨伊河路人均是棋迷?
有的棋盘还保持着上一局棋的样子,有的棋盘重新列好了红黑棋子,还有的棋盘上的棋子随意散落,仿佛下一刻,就会有三五成群的人围拢来,杀上一盘。
定格的棋局,就像定格的伊河路。
丨这几条都是有名老路
在这里,很难感想熏染到韶光的明显变革,或许再过几年,依然是这样。
但并不是去世气沉沉,无论是此刻,还是下一刻,都有生活,都有人气,都在见证老郑州的一朝一夕。
感谢拍照师MOLLY
一起在烈日里奔波三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