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库区腹地兴山县,有一座妃台山。
2000多年前,有一个即将北上的女子,登山回眺,这是她看家乡的末了一眼。这名女子叫王昭君。
2000多年后,有一个从北方归来的男人,也登上了妃台山。这是他几十年来看家乡的最深刻一眼——这座养育了一代明妃王昭君以及昭君后人的村落庄,怎会如此破旧、如此脏乱?
这一眼后,一晃十年。如今再登妃台山,看见的是一座童话小镇:红砖为裙,五彩为衣,青瓦为饰,一栋栋色彩斑斓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翠色山峦之中;那一湾喷鼻香溪,则如绸带一样平常温顺缠绕……
十年间,这个叫陈学新的男人白了鬓角,却让全村落人喜上眉梢。他带领乡亲们,让陈家湾村落告别脏乱差,完成绿色幸福转身,成为村落庄旅游景点“昭君别院”,更是捧回了全国“俏丽宜居村落落”的闪亮招牌。
美人故里,终于再一次成为美的引领。
妃台山下童话小镇,成神龙架游客最爱逗留地
深秋时令,穿过被称为“中国最美水上公路”的古昭公路,行至兴山县昭君镇,半山腰上的五彩民居让人面前一亮。
这便是宜昌市兴山县境内的昭君镇陈家湾村落,而今门楼上是响当当的四个大字:昭君别院。
昭君镇原名高阳镇,后因王昭君出生于此地而得名昭君镇。这里有1700多年的筑镇历史,也是三峡库区末了一个移民迁建集镇。
有史料记载,陈家湾村落是王昭君幼年生活的地方,古称王家院子。公元989年为兴山县城所在地,叫作昭君院。后因江西一陈姓富商迁居此地,改名为陈家湾。
昭君别院,正是取自曾经的村落名“昭君院”。11月12日,楚天都邑报来到这里,寻访这座远近有名的移民村落。
沿着村落间小道逛一圈,走过火歧形态的民宿,看看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美人古井,对着挂满红丝带的大榕树许个愿,再去走走百年迈宅。
累了,去有落地玻璃的奶茶店或者老宅改造的茶书吧歇歇脚,再顺着木质游步道往山上爬,可以摘棵路边的柑橘解解馋。直到爬到山顶,在昭君歇过脚的昭君台上,远眺喷鼻香溪河边的兴山美景,披一襟晚照。
这统统,如此惬意。昭君别院,被认为是前往神农架游客在途中最喜好逗留的地方。
然而,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景区。
美人古井旁,有推着婴儿车的妇女和踩着健身器的老人在谈天;那家“慢光阴”奶茶店的老板娘就住在店子隔壁,正在门口削土豆……随处可见的烟火气息,让这里充满活气。
这,正是陈学新心目中的故乡该当有的样子。
“让村落里的人住着舒畅,让表面的人来了也有所惦记。”正是从这一最朴素的想法出发,陈家湾村落既保持了古朴风貌,又具有了旅游功能。
在外做生意多年的游子归来,请来韩国设计师改造村落落
54岁的陈学新,是陈家湾村落村落庄旅游专业互助社理事长。
2008年,在东北等地做生意多年的他回家过春节,一日闲来无事,他爬上村落后的山顶,想拍一张家乡的全貌,准备带在身边留个念想。
哪知这一拍,让他深受触动。“灰蒙蒙的山,黑黢黢的屋顶,没有一点活气。”满目的脏乱差,让陈学新心里很不是滋味:生他养他的村落落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垃圾随处可见,牛棚猪圈散发着异味,全体村落庄险些见不着年轻人的身影,上了年纪的人无精打采地坐在门口晒太阳,守着破败灰暗的家园。
陈学新决定留下来。陈家湾要变样,首先得富起来。当年,陈学新在村落里办起柑橘专业互助社,几年下来,乡亲们小有收成,但这一在当地并无特色的家当,未能给村落落带来大的改变。
不过,能干事的陈学新得到村落民的认可,被保举为村落两委班子成员。时任村落支书向元席找他谈心,商量陈家湾该何去何从。“昭君故里,坐拥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发展旅游是最好的选择。”
陈家湾村落的想法得到了昭君镇以及兴山县的支持。2015年,恰逢湖北省培植鄂西圈“绿色幸福村落”方案的履行。由县发改局及昭君镇政府组成的调研组在陈家湾村落开展了专题调研,决定将陈家湾村落打造成为鄂西文化旅游名村落,并正式定名为“昭君别院”。
陈学新见告,昭君别院的“别”,有三层新意:一是传统文化保护、开拓的办法新;二是王昭君离去乡愁;三是有别于古时旧称,易于影象。
如何让村落庄的面貌当得起“昭君别院”四个字?首当其冲的是综合环境整治,改厕,改路,改房。
2014年12月的一天,村落里来了一位“洋高参”——来自韩国的乡建方案设计大师崔德基。这是兴山县专门为昭君别院请来的设计师。“这个村落庄和其他村落不一样,这么好的山水,我有信心让它大变样。”在村落民大会上,崔德基用一口纯洁的中国话表态。
屋子修旧如旧,不过换上了灵动的色彩,以及昭君元素的壁画;道路用原来的旧砖或是石材重新铺设,猪圈厕所或乱搭滥建的棚户,拆除或是改造。
“那家奶茶店,以前便是一个猪圈。”陈学新说,村落落改造的原则是,修旧如旧,风格古朴,功能当代,家当有机,乡风文明,“我们不是一个纯挚的景区。”
这个不卖门票的村落,将村落庄游变为村落庄经济
然而,并不是每一户村落民都赞许动自己的屋子。陈学新想了个办法,调集28名村落民,自费到“中国十大俏丽村落庄”西安市礼泉县袁家村落、“全国文明村落”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落参不雅观。
“别人家的村落落”带给村落民们极大的触动。陈学新和其他村落干部先带头,改造自家房屋。然而,还是有不少不雅观望者。
为了彻底肃清村落民的疑虑,“昭君别院村落庄旅游专业互助社”应运而生。这是我省首家乡村落旅游互助社,陈学新被社员们保举为理事长。
村落民以现金、房屋、地皮入股,由互助社统一方案、改造、装修、经营、做事和结算。同时,打造不同旅游业态,可以由出房屋的人自己经营,也可以交给互助社请人经营。社员可在互助社事情,领取人为。
年底,互助社利润分红,利润50%留作连续发展资金,30%作为社员分红,20%用于村落里的集体经济和帮扶穷苦户。
互助社成立后,难题迎刃而解:不用拆屋子建屋子,以现有屋子修旧如旧,办理了用地问题;村落民入股,办理了部分资金问题,除整合的新屯子培植等资金外,没向地方政府要一分钱。
“以村落民带动村落民,比由村落干部去奉劝村落民随意马虎得多,瞥见隔壁家入股互助社挣了钱,不用劝自己也想入股;村落民入了股,就会把旅游奇迹当本钱身的奇迹来做。”陈学新说。
60多岁的村落民乔克英,一贯不同意改造房屋。村落落二期改造完成后,游客越来越多,原来在村落口提着篮子卖柑橘的乔克英,创造柑橘的价格蹭蹭往上涨,以前一斤最高只能卖2元,现在价格翻了番。她意识到村落落变革带来的好处,主动找到陈学新,哀求加入互助社,改造自家屋子。
“以前污水到处流,又脏又臭。如今,虽然建游步道占了我家一些田地,但村落庄看着舒畅多了,还有买卖做,多了不少收入。”77岁的村落民屈祖梅为游客们做“
年轻人也回来了。
31岁的林露拿出打工的20万积蓄,将本已闲置的老屋改造办起田舍乐,取名“回味楼”,每逢节假日游客都是爆满。目前,已有70多名外出打工者像林露一样回归乡土,让村落里各行各业都有了可依赖的有生力量。
如今,已有105户村落民加入互助社。昭君别院已改造120多户民居,打造出“美食一条街、电商一条街、民俗一条街、农特产一条街”的雏形。这个“不卖门票的村落”,依赖美食、民宿、农副产品等,将村落庄游变为村落庄经济。
2017年,昭君别院被付与全省“绿色幸福村落”示范村落称号。今年截至10月,接待中外游客已达26万人次,互助社业务额达500多万元,村落和颜悦色均纯收入由5年前的3000多元增加到近万元。
“村落庄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家当。”陈学新说,在“互助社+”的经营模式下,陈家湾村落将不断追求旅游新业态,让村落民们有更大的得到感。
采访结束,楚天都邑报走出陈家湾村落之前,途经一壁赭赤色的诗词墙,上书唐代东方虬为昭君而写的诗作。墙边的木头秋千架上,坐着两位老人,一位是89岁的王祖英,一位是76岁的屈祖梅。
见到陈学新,两位老人笑着打呼唤,脸上皱纹里,刻着岁月,更洋溢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