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2月28日讯( 王馨蕊)车送到修理厂一个月,钱花了20000多元,车却只修了个半吊子,该换的零部件都还没换完好,这让朱师长西席很上火。究其缘故原由,盛强修理厂的卖力人栾师长西席认为是保险公司定损的价格太低,赔本的买卖自己干不了。可车主朱师长西席则称是修理厂“狮子大开口”,定高了配件的购买价格,“现在车没修睦开不走,要想连续在这儿修车,我就得自己掏钱。”
奥迪Q5被送学习车厂 一个月后该换的零部件还没换好
1月24日,朱师长西席驾驶自己的奥迪Q5发生了交通事件,包括发动机罩以及保险杠大部分零件受损严重。在事件现场,一位热心的修车厂老板自我介绍,不仅帮忙叫来了拖车,还表示可以帮忙修车。就这样,朱师长西席把车送到了即墨区的盛强修理厂。
从保险公司的定损单上看,车损价格被确定为22400元,个中17227元是车辆维修费,5000元是购买配件的钱,而且部分汽车配件是由保险公司直接采购后寄给了修理厂。2月20日,朱师长西席收到17227元的保险公司理赔款,第二天他就到修理厂提车,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车修了一个月都还没修睦:“很多定损单上要换的配件都没换,比如被撞发动机下护板还是破的,左前叶子板也没有动。”
车修成这样,朱师长西席肯定是无法接管,他提出少付一些修车费,自己再另找地方修车,但这一哀求被修理厂的卖力人栾师长西席谢绝,“老板说如果我现在把车开走,之前的用度就算不清了,但如果我要连续在这儿修车,就得自己再掏钱。”
车损报价有不合 修车厂称定损价格还不足本钱费
按照朱师长西席的说法,在修车前自己确认过定损单的价格,也认为20000多元能把车修睦,“但当时修理厂的老板没说能不能修睦,只说先修修看。”
一个月的韶光花20000多元修车,车还只修了个半吊子,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对此,盛强修理厂的栾师长西席阐明称是保险公司定损的价格过低,导致很多配件无法改换,以是车才没修睦。“我之前就跟车主说过,保险公司的定损价格肯定不足,得他们再去商量怎么办理用度问题,我是希望车主再去找保险公司争取一部分修车费,最少让我们能够本钱。”栾师长西席表示,自己已经预定了好几个汽车配件,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到货,“等货到了,维修费也协商好了,车就能修睦。”
但对付修理厂所说的定损价格过低一事,朱师长西席并不认同,反而认为是修理厂的报价太高。以发动机下护板这一项为例,保险公司定损单上的报价是649.78元,而盛强修理厂的报价则达到了1450元,栾师长西席对此给出的阐明是自己购买的护板是从原厂进货的。但信网咨询业内人士后得知,这一原厂配件的价格大约为320元,“而且从定损单上的车损记录看,定损价格修车基本上是够了,就算有价差也不会很大。”
消费者遇车辆维修轇轕可向交通运输局反响乞助
对付这起因车辆维修产生的轇轕,即墨区交通运输局维修科事情职员表示,如果消费者对付汽车维修结果有任何异议,可以拨打交通维修科的投诉电话,届时会有专人到现场理解情形,并根据《机动车维修质量调度办法》对双方进行协商办理,“如果创造修理厂存在价格敲诈或者强买强卖等情形,我们还会将此事转给市场监督管理局,由他们卖力处理。”
本文来自【青岛信网】,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