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在临沂沂水县黄山铺镇田家旺村落一处田舍小院里,一场简朴而不失落持重的追思会正在进行。

追思会是村落红白理事会为当天凌晨去世的田洪礼老人举办的。
没有吹奏乐打,没有披麻戴孝;先容平生、致悼词、默哀、鞠躬、瞻仰遗容,全体仪式严谨有序,不敷20分钟。

没有吹吹打打没有披麻戴孝沂水改葬礼变追思会 汽车知识

普通老百姓去世后,也有追思会,这是沂水县殡葬改革的“再升级”。
追思会以文明又不失落仪式感的办法告别逝者、宽慰生者,是“厚养礼葬”的创新之举。

2017年5月10日,沂水县推出殡葬改革全免费政策,对尸首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全免,实现了“当天去世、当天火化、当天安葬”。

“改革初期,磕头、烧纸、纸扎等依然存在。
以厚养薄葬、厚养俭葬为根本,沂水县去年升级为‘厚养礼葬’。
”沂水县民政局主任科员贾文勇先容。

据理解,追思会模式全县统一,详细流程由全县统一培训,统一规范。
由州里事情片布告或州里干部主持,村落党支部布告或“两委”干部致悼词,音响设备、白花黑纱由全镇统一购买分配到各村落红白理事会,免费给逝者家属利用。

截至目前,沂水县已有近1.6万家庭享受殡葬全免费政策,从2018年7月1日全县履行“追思会”以来,80%以上逝者家庭自觉志愿采取新的丧礼模式。

乡风文明在村落庄振兴计策中霸占主要位置。
近年来,沂水县把移风易俗作为村落庄精神文明培植的切入点,通过不断提升完善殡葬改革,让移风易俗之风吹遍村落庄,吹暖民心,为村落庄振兴注入文明灵魂。

从沂水县泉庄镇政府沿山间公路行驶约6公里,就到了御葬林义冢
义冢内,松柏环碑,青草滴翠,景致清幽,庄严肃穆。

“这处义冢是2017年5月根据全县统一方案培植的,一期培植墓穴260套。
”泉庄镇分管殡葬改革的人大副主席张怀胜先容,2018年泉庄镇又对义冢绿化、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进行了提升,适当融入雕刻、墙绘等文化元素,努力将其培植成为环境幽美、群众认可的“花园式”义冢。
义冢还设立了管理员,卖力日常管理及有序安葬。

“去年是沂水县殡葬改革‘巩固提升年’,重点对各义冢环境、交通等进行提升,让义冢既好看又好用,全县义冢一个样。
”沂水县委常委、宣扬部长徐本开见告,在沂水,不管是领导干部、企业老板还是普通百姓,义冢绝无高低贵贱之分。

御葬林义冢的变革是沂水县殡葬改革的缩影,而殡葬改革也正是从方案培植公益性义冢入手。
在改革履行后的两个月里,沂水在全县19个州里改扩建和新开工培植公益性义冢110处,培植资金全部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
改革履行当年,即实现新逝职员100%进公益性义冢。

从“全民惠葬”到“全民礼葬”,沂水县的“一会一约”浸染举足轻重。
“一会一约”即红白理事会和村落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成员由党员群众保举,均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家族长;村落规民约则以移风易俗为紧张内容。

目前,沂水县已实现村落级“一会一约”的全覆盖。

“操办有职员、有标准,有依据。
有人去世,理事会第一韶光就会接到关照;招待近亲便是‘大锅菜、大通酒、大碗茶、大馍馍’。
”泉庄镇梅家坡红白理事会会长王华起说,“一会一约”实现了群众的事情群众管,让丧事简办越来越自觉,村落风民风越来越文明。

良好的改革成效使沂水殡葬改革成为全国基层殡改的学习样板。
据不完备统计,沂水殡改以来,先后有21个省(市、区)180多个地区到沂水稽核学习殡改履历。
中心深改办以《山东沂水算好“民生账”,履行基本殡葬做事全免费改革》为题,先容沂水殡改履历。
同时,沂水殡改履历也被写入《山东省村落庄振兴计策方案(2018-2022年)》。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抓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的事情方案》,明确要推广沂水等地履历做法。

“殡葬改革事关百姓群众的切身利益。
近两年来,沂水县殡葬改革从政府推动逐渐成为群众自觉行动,既减轻了群众包袱,又让逝者‘逝有所安’,村落庄文明之风日盛。
”沂水县委布告薛峰表示,改革没有终点,沂水县将不断提升改革质量、拓展改革深度、提高改革成效,以殡葬改革匆匆乡风文明,以村落庄文明谋村落庄振兴,打造经得起韶光和实践考验的沂水殡改“铁样板”。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