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近几年国家大力实行新能源车的发展,无数新兴汽车品牌逐渐进入视野。以北京这个采纳摇号购车办法的城市,市民想买一辆燃油车在目前来看确实不随意马虎,从摇号政策履行就开始加入摇号阵营的市民比比皆是,大部分人可能摇了6、7年,至今还未取得购车指标。不得已,只得把目光放在新能源车上,毕竟排队等指标要比“买彩票”等中大奖的办法看起来更靠谱,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想要得到新能源指标少说也得等个几年。实在我一贯认为,现阶段选择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并不一定有多强的环保意识,大多只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比如说电动汽车引进市场的初期,基本上所有的消费者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买的,毕竟那时候还基本不用排队,当月提交审核,下月就能得到购车资格。
首批新能源车至今也得有个五年的车龄了,初期产品自然没有经由市场考验后的产品可靠性强,而且就目前来看,现在的新能源车的产品力、耐用程度也都是参差不齐,电池水平仍旧不太前辈。最主要的是,售后维修方面,很多品牌很多车型基本上是空缺的状态,也便是说当车辆的电池发生故障、很有可能就只有换电池才能办理,但电车90%的本钱可能都来自底盘下方的电池,每每换电池都快遇上、乃至超过一辆新车的价钱了。
本期内容干货:
1. 现阶段新能源车的口碑是否靠谱?
2. 电池性能衰减能修吗?
3. 自主品牌的电车都是物美价廉的?
4. 为何大量新兴造车品牌因新能源而出身?
5. 国家为何大力推崇电车?
车主姓名:苏女士
所购车型:北汽新能源2017款EU400
行驶里程:31500KM
苏女士:我的这辆电车是去年在北京顺义区购买的,官方标定的续航里程是360公里,实际城市中行驶肯定跑不到这么多,这我都理解。去年刚提车那几个月,基本上三天一充电,市区里跑个三百公里问题不大。到了冬天,基本上两天一充电,开空调的状态下能跑个240公里旁边,由于天冷,听说也算是正常征象。可到了今年6月份,景象转暖,充满电正常行驶的情形下,综合续航只有200公里旁边了,我担心是小区的充电桩有问题,可换了几个电桩创造也没什么差异,就去了4S店。
4S店事情职员称电池性能低落,说可能是我用车用的太狠了,现在已经无法进行掩护,唯一的办理办法便是换电池,要不就凑合开,200公里的续航也还算够用。换电池的用度由于不受国家补贴,以是价格非常高,价格大致为10万元旁边,而苏女士当时买车只花了不到13万元,这让苏女士有些哭笑不得。
车主姓名:李师长西席
所购车型:比亚迪秦新能源
行驶里程:7500KM
李师长西席:电动车不存在买不买到泡水车,由于只要电池进水基本上就凉凉了。8月份广州迎来台风和最强降雨,我的车放在小区的底下停车场,由于大水灌进了地下,导致车辆被水淹没,造成车辆完备报废。4S店称电池如果进水就没有修复的可能性了,由于电动汽车紧张依赖的电力来传送动力,一旦泡过水,电机就相称于报废了,电动汽车的电机是没法修理的,也只能改换新的,再加上电池泡了水也没有用了,这些的维修费都足够再买辆新车了,但是不修这辆车就意味着这辆车也无法交易,只得报废。
根据两位车主碰着的实际情形来看,电动车如果涌现电池性能衰减的情形,大多都不能依赖维修来规复,最大略有效的办法便是换电池。碰着被水泡了的征象,可能燃油车经由晾干大修后还能规复上路行驶,但电动车的电动系统一旦进水,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电动车一定是物美价廉的吗?
除了燃油车指标很难得到之外,电动车需求量日益增大自然也与国家的补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目前的电动车型来看,各款车型的辅导价基本上没有一个亲民的,电池本钱高这也必须得理解,但有时候高的也确实太离谱了,如果没有国家补贴,还能见到这么多的新兴造车企业吗?
以众泰的的知豆系列为例,这货最高的厂商辅导价将近20万,官标最高续航里程255公里,也被不少租赁公司作为共享汽车投放到市场。算上国家的补贴以及地方补贴,得手的价格一下变成了几万块,变成了所谓亲民的代步小车。说白了这车的电池用度占了整车辅导价的四分之三还要更多,因此你就别再抱怨什么内饰差到离谱、安全系数超低什么的了,你买的只是能让你行走的电池,出事件不会有任何气囊来管你。
有个特殊有趣的征象,某宝上很随意马虎搜到的老年代步车,驱动事理也是靠电。而18000元的“顶配老年代步车”,商祖传播宣传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90公里旁边,而且该款老年代步车拥有四个座椅、带有ABS。先不说是否可以合法上路的问题,难道电池真的那么贵吗?若该款老年代步车的实际续航里程真的可以达到190公里,还卖不到两万元,那是不是专业车企们都要失落业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可见电池的利润到底有多胆怯,很多新型造车品牌目的根本不是为了销量,而更看重的是国家补贴。
为此,《车主调查》联系到一位前江淮新能源汽车技能部的事情职员,目前他本人不再从事汽车行业,以是他本人也比较乐意和大家分享他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意见。由于涉及隐私问题,我们会对他的身份信息进行保密。
王师长西席(化名):说实话,现在的很多造车新势力把目光放在电车上,都是为了打法律的擦边球,并没有什么造好车、建立新品牌的想法。他们便是想趁着大好的市场、政策的支持,赚一波钱,差不多就罢手不干了。
这帮人看重的不是消费者,而是政策的补贴,赚的也是电池的补贴钱。行业里有个特殊经典的例子,便是金杯大海狮G6,便是大海狮的电动版。汽油版我记得是不到20万,装上几块电池板,卸掉发动机变速箱,电动版辅导价75万。听说这台车险些没有任何安全配置,ABS也没有,官方标定的续航里程不到200公里。只假如正常的消费者,绝对不会选择这款车,厂家肯定不是傻子,为何看似这么烂的车要卖到这个价钱,肯定是有学问的。
问题在于国家补贴的政策不清晰,随意马虎被钻空子。假设一个重量2吨的车,纯电续航200公里,要烧掉40度电,一度电池2000块,电池实际本钱8万元,国家给8万元的补贴,即是电池方面没亏也没挣钱。
而如果我把车辆的重量做轻,同样200公里续航的条件下,我造的车车身只有一吨重,跑同样路程我只须要一半的耗电量,电池也就更小,本钱也会更低。假设我的电池本钱是4万,国家补贴8万,我靠电池就赚了4万,那还卖啥车,生产完想办法消化掉也还是赢利。
至于有些电车为何价格这么贵,实际上厂家也没办法,电池的本钱太高,国家补贴不足用,光电池好也没法吸引买家,别的地方也不能太次。本钱什么的一下就上来了,卖的便宜没利润,卖的贵了又没人买,以是要想盈利,只能在电池上做文章,这也极大程度上限定了电池技能的发展。
我印象中知豆D2这款车,国家给出了一共25亿的补贴资金,没记错的话核算到每辆车的补贴大致为11万元旁边,实际上电池真的有那么贵吗?这只是市场中的一款电车,这个市场很难不涉及挣补贴钱的车型,如果不这样做,相信谁都更乐意去造燃油车。
听说电动车也不环保?
王师长西席(化名):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电动车行驶起来零排放,肯定是比燃油车环保的多。但也要搞清楚电是怎么来的,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基本上也就这些。海内大部分都是火力发电,便是烧煤,以是对付环境的污染也是巨大的,水力发电污染是小,但本钱高效率低。
而实在燃油车的排放标准,海内做的已经非常严格了。知足国五排放标准的车辆,尾气已经比较清洁了,现在推出的国六,就更高效清洁了。比较起来,电动车的污染是在车上看不到的,日后电池回收也是个问题,毕竟不随意马虎处理掉。
国家为何大力实行电动汽车?
王师长西席(化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巨大,立时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天下第一汽车大国。汽车对付石油的依赖太过弘大,而如今石油危急是个严厉的话题,既然现阶段不能改变军事方面的需求,就要只管即便改变汽车对付石油的依赖。
中国煤资源丰富,石油相对紧张,80%的石油依赖入口,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海内石油储备很有可能涌现不足用的情形。煤资源丰富就可以用来发电,以是说大力实行电动车就很好理解了。
写在末了:
目前新能源车发展速率巨快,但是电池技能、售后做事方面却进步较慢,在利润的使令下暴露出很多问题。有时候不是厂家不愿好好造车,但高昂的制造本钱,不得不把辅导价定的高一些,但又不能还来个好的销量。在盈利方面,或许不好好造车的企业更随意马虎拿到利润,这就造成了一些行业乱象。
对付消费者而言,谁家的车续航里程出色、电池耐久度高、售后好,谁就更有竞争力。真不能怪大家现在信不过电动车,只能怪技能和政策方面还未完善,其余,利用起来未便利,充电难、续航受温度影响大、不能维修只能改换等问题,都是导致买家不能像买燃油车那样,到达“盲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