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暖风徐来,百花待放,处处春意盎然。然在众簇丛中唯有一株嫩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望着它遥想家乡那片竹林,在春雨的滋润下,是否更加茂盛?

  我幼时曾在乡下,家乡有座山头我记得很清楚。那里有片竹林,我闲暇之时便喜欢去那里玩耍。

赞竹作文 知识百科

  未到山脚遥遥望去春风吹过竹林,拂起青青竹叶,碧波荡漾,景色煞是醉人。一路耍玩进竹林,阳光透不进来,只能洒进点点碎光。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拎着竹篮嬉笑着进来挖竹笋。

  夏季竹子长的最为茂盛。谓竹“酷暑生清阴”一点不为过。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村民们三五成群的搬着竹凳进入林中,在竹子的荫庇下,聊着天、喝着茶、谈笑风生,悠然自得,很是自在。

  寒蝉鸣凄,百花皆羞涩的垂下“脑袋”。只有那片竹林在凄骨的寒风中傲然挺立,在金色的世界里,它依旧我行我素,向人们展示着它那亘古不变的皮肤。

  寒风挟带着冷雪打在竹子身上,压弯了它的身躯,但它始终不肯趴在地上。我想,也许它还不甘心就此倒下,它也许在等,等着“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每每忆起竹时,脑海中便浮起钱樟明的《水调歌头·咏竹》一词,“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我想,这就是竹之魂的总概括吧!其实这又不是人生的写照?中华名族的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与竹之魂是何其相似啊!文天祥宁死不降;朱自清宁愿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笔笔事迹皆撼我心。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写历史,是好是坏要靠自己走出来。应该像竹一样,每走一节,都要虚心直上,给自己人生添上一笔圆满的句号。

  历历竹节,足以言志。我爱竹,我学竹,我赞竹。

  篇二:赞竹

  三月暖风徐来,处处春意盎然。家乡那片竹林里,在春雨的滋润下,竹笋就像小宝塔似的破土而出来到这五彩的世界,棵棵竹笋耸立在竹与竹的空隙间,好一派壮观的景象,竹农们见了笑得合不拢嘴。竹农们深知竹子全身都是宝:竹竿是编织、建筑、造纸等顶极的原料;竹枝是做扫帚的好材料;竹叶是去热解火的好药材;而竹笋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它的肉质不但清脆,而且特别鲜嫩,炒菜煲汤的那个鲜味真叫人越吃越爱吃。

  转眼间,夏天到了。这时的竹子长得最为茂盛。当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三五成群地搬着竹凳进入林中,在竹子的荫庇下,聊着天、喝着茶,谈笑风生,悠然自得,很是自在。

  秋天,枯黄的竹叶从枝头飘落,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飘荡的小船,有的像演员在表演优美的舞蹈。

  冬天来了,寒风咆哮着,似乎吹一口气都会结冰。许多植物都枯萎了,可竹子却依然把翠绿的肌肤展现给人们。看它那顽强不屈的精神,难怪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呢!

  竹子,我赞美你!

  篇三:赞竹

  竹,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植物。在中国文化中,竹像一些植物那样被拟人化了。古人认为:竹,直节亭亭,节间中空,故有正直、高尚、虚心的品格;因它终年常绿,是刚强、忠贞的标志;又因它生长较快,是奋发向上的象征。

  古人亦喜画竹,我国历史上就流传不少有关竹子的名画,如宋代苏东坡的《竹石》,元代吴镇的《墨竹》等。据《世说新语》,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如命,“王徽之尝暂寄入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以后,“此君”二字便成了竹的代名词。有句脍炙人口的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宋朝文同善画竹,苏轼说他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下笔前已有竹的全貌。后人用此比喻做事前已全面考虑,可见竹在宋朝已是人们的画物。

  其实,早在晋代就有喜颂竹的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唐代的李白、裴政等六人号称“竹溪六逸”。到了清朝著名的扬州八怪,他们中爱竹、颂竹当首推郑燮,他的诗书画称“三绝”,不仅有大几十首题画竹诗,而且专画兰竹。几年前,在扬州游玩期间,有两处印象较深。一是参观古迹“个园”,园内除四季假山外,便是举目随见的竹丛。据介绍,因园主对竹的兴趣,而竹叶与枝的外观象“个”字,所以取名“个园”。二是有幸观赏到郑板桥的竹画,同行中,有人轻咏他的《兰竹诗》来:“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听后,我忽然感悟,这不又是竹子所以令古今人们赞叹的原因之一吗?

  是啊,竹子在自然界中虽无玉兰、茉莉那样以馥郁芳馨引人,也无杨柳那样以婆娑妩媚招人,更无玫瑰、牡丹那样以俊俏富丽迷人。但大自然中的竹,有着别样的风趣,它美而不俗,淡中见雅。

  据植物学的文书介绍:我国的竹子品种繁多,多有奇异,有竹身呈四楞形的四方竹;有少女般苗条婀娜的粉单竹;有竹节隆起、远看如弥勒笑面的佛面竹;有声如金玉、颜似赤红的琅琊竹;有随风摇拽的吊丝竹;有坚韧如钢可做手杖的筇竹;有高二三尺,叶细纷披,可做筷子的观音竹;有参天蔽日、拂云摇风的楠竹;还有青竹、茅竹、刚竹、淡竹、慈竹、墨竹……但我看,在千姿万态的竹的世界里,最普通的翠竹精神最受人敬仰。

  春天,一场雨后,满地的竹笋争先恐后破土而出,一派生机盎然;夏天,酷暑烈炎,竹林浓荫蔽日,清凉宜人;秋天,花草枯黄,竹林虽偶有落叶,却依然翠绿满目,恰似“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冬天,经霜历雪,竹子依然挺拔刚直。古人把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这让我领悟到翠竹“历四时而长茂,任霜雪而不凋”的品性和美德。我油然想起板桥先生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回首往事,我联想到,很多爱国志士把一生献给了祖国事业,他们那坚韧如钢的决心和顽强毅力,清正廉洁的作风和精神,这不正是竹的真实写照吗?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赞竹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植物作文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