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些吸睛又炫目、颇具诱惑力的招聘广告,背后的套路和潜台词究竟是什么呢?我来为各位做个盘点与解析:
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得看跟谁比,以及所谓的竞争力究竟是企业自己认为的标准还是市场的价位,又或者是求职者的生理预期呢?
一样平常企业是不会在招聘广告中明确提及薪资的详细数字的,但如果提了,而且给出的是一个比如4K-8K这样的区间,那么基本上便是取下限,而且试用期还不一定有这么多;如果给出的是一个类似年薪10万的总包的观点,那么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除以12便是你的月薪了,这个中必定包含了绩效考察、年终奖的部分,一年下来能不能拿满10万就得看个人的本事和造化了!
如果广告中涌现了“能承受较大的事情压力”、“抗压力强”、“不逼迫加班”这一类的字眼,那么言下之意便是事情辛劳、古迹压力大、委曲多;虽然嘴上说不逼迫加班,但该加还是得加,事情没做完谅你也不敢走!
如果涌现的是“志愿加班”的说法,那么先别高兴得太早,这句话的意思是加班必须得提前主动申请,如果领导不批或者嫌麻烦不申请的话,加了也是白加,既不算调休也没有加班费,但事情还是得还是完成!
以上对付招聘广告中那些潜台词的解析只能说是一种可能性,但并不虞味着真实情形一定如此,只是温馨提示各位求职者时时都能多留个心眼,不要被笔墨上的表面功夫所迷惑。
那么我建议不妨在口试之前做一次大略的背景调查,直接上网搜索企业的信息和口碑即可,比如企业名称+口试、企业名称+招聘陷阱、企业名称+套路等等。此外还可上岸天眼查(天眼查-商业查询平台_企业信息查询_公司查询_工商查询_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看准网(看准网-查人为|聊口试|评公司|搜职位|海内领先的职场信息平台)、贴吧,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员工评价、口试经历等等,相对更真实更可靠!
但如果这些路子都搜不到什么有代价的信息的话,那么我建议这家企业还是算了。
总之,广告有风险,求职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