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广东省农业机器化奇迹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断前行,在探索中推动改革,在创新中推动发展,在打破中推动提升。
农业机器化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迈进,在农机经营系统编制、做事机制、管理系统编制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全省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作业领域不断拓宽,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南粤大地上闯出了一条广东特色的农业机器化发展道路,为促进农业增效、农人增收和农业屯子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
广东农业机器化总体上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正加快向高等阶段迈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履行村落庄振兴计策元年。
习近平总布告察看广东时,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指示。
回顾我省农业机器化改革进程,总结发展履历,对付准确把握新期间农机化发展新形势,推进农机化在新征程上有新发展,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广东农机化改革开放的这40年 汽车知识

农业机器化是农业当代化的主要标志,更是农业当代化的装备技能支撑。
最近,习近平总布告察看东北建三江粮食基地时指出,中国当代化离不开农业当代化,农业当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器化、智能化,给农业当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当前,广东省正全面履行村落庄振兴计策,加快推进农业当代化,大力发展富民兴村落家当,对农业机器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哀求,推进广东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村落庄振兴、家当茂盛,任务重大,义务光荣!

欣逢改革开放40年,回顾历史,薪火相传,不忘初心,雕琢前行。

改革足迹

生产力决定生产办法,生产办法对生产力产生较大的反浸染,两者的相互浸染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

广东省历届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器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生产经营办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机管理机制随即启动改革。
以大力推进农机化为条件,一方面推进农机经营从操持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开释市场动力;另一方面推进农机化管理从管理转向政务,引发管理活力。
与此同时,农机科研、鉴定、推广体系也随着改革的推进而进一步明确职能,发挥协同效应。

1978-2018年机构沿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农业机器化奇迹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期间。

1979年,在省第一机器工业局内设省农机管理局(副厅级),统管农机管理业务。

1980年,成立省农机厅,归农口,同时成立省农机推广站(正科级)。
省农业机器厅内设农机管理处,卖力农机管理、监理、培训和分管省农机推广站。
至此,建成农机管理保障和支持体系。

1983年,撤销省农机厅和省机器工业厅,连同省国防科工办,成立新的省机器工业厅。
内设农机管理处,卖力农机管理、监理、教诲培训和分管省农机推广站。

1984年景立省农机安全监理处,与农机管理处两个牌子,一套职员。
市、县分别成立农机安全监理所和农机安全监理站。
州里农机管理站改称州里农机管理做事站。

1991年,省政府决定:全省农业机器化的方案、试点和管理事情由省农委主管,农机产品的试制、生产事情由省经委主管,详细事情均由省机器厅卖力。

1996年,省机器厅与省电子局合并组建成省电子机器厅。
内设农机管理处,对外挂广东省农机管理局牌子,卖力农机管理、监理、培训和分管省农机推广站。

2000年,省农机管理处业务转到省农业厅,设农机化管理办公室卖力农机化管理业务。
市、县逐步采纳相应做法,在农业局内设农机化办公室。
省、市、县、镇四级农机管理机构统归农口。

2006年,《广东省农机管理条例》履行。
省农机化管理办公室加挂省农机安全监理办公室。
市、县逐步采纳相应做法,设立农机监理站。

2018年,在新设立的广东省农业屯子厅中,设立农业机器化管理处,卖力原农机化办(监理办)的职能。
至2018年10月尾,全省设有市级农机管理机构20个,县级农机管理机构116个,乡级农机推广管理机构980个。
农机社会化做事能力有新提升。

探索·改革1978-1999

首创农业机器经营系统编制大变革

这一期间,紧张是探索推动农机经营系统编制和农机管理系统编制机制的改革,农机经营从操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农机化管理从管理为主向以做事为主转变,极大地引发了庄家购机用机的激情亲切,繁重的耕整地事情逐步被机器化作业替代,屯子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机作业加快遍及,水稻收割机开始进入农业生产,为农业机器化发展打下良好的根本。
广东不仅成为全国个人购买拖沓机最早的省份之一,也首创了全省农业机器经营系统编制的大变革。

大事宜——

1958年,新会农业机器厂成功试制出我国第一台手扶拖沓机——工农-10K型,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了厂名。

新会农业机器厂出产的产品在我国南方地区广受欢迎,至今仍出口东南亚地区。

1978-1979年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从此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广东省第一台私人购买的拖沓机落地。
1979年开始探索个人购买拖沓机,广东惠阳、韶关和梅县等山区的农人,独户或联户购买手扶拖沓机,使广东成为全国个人购买拖沓机最早的省份之一。

1982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省农业机器厅《关于农人购买农业机器问题的报告》,明确农人可以购买和经营农业机器,农业机器开始进入平凡百姓家。
全省形成了以农人购买和经营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农业机器经营系统编制的新格局。
农机供给从操持经济时期走进了市场经济新期间。

1983年,全省农机系统进行全面改革,农机化管理从管理为主逐步向做事为主演化。
农业生产耕地环节逐步被机器作业替代,劳动力得到极大的解放。

1996年,广东的中山、番禺、新会、英德、博罗、高明、澄海等7个市、县(区)得到批准为全国水稻生产机器化示范县(区)。

199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每年从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重点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县购买水稻收割机的单位(个人)进行财政补贴。
在全国首创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先河。

创新发展期2000-2010

扶持力度加大,农机化管理的“黄金十年”

2000年,省政府明确将农业机器化管理职能划入省农业厅。
从2000年起到2010年,国家和省加大对农业机器化的扶持力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方法,资金投入加大,农机化规范化管理加强,这一期间,被业界称为“黄金十年”。
2004年,《中华公民共和国农业机器化促进法》出台并履行,同年,全国开始履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05年,《广东省农业机器管理条例》通过,明确了农机监理主体地位,农机化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这个期间,农业机器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农机作业环节从机种向耕种收三个环节扩展,水稻机插成为此期间重点占领的瓶颈。
2010年,农机总动力2009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器化水平35.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器化水平53.7%。

大事宜——

2002-2003年,广东省通过并在全国率先履行省人大《关于扶持农林机器化发展规章》,决定从2003-2010年用八年韶光由省财政投入7亿元扶持全省农业机器化发展,成为全国扶持农机化发展政策的排头兵,为广东农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04年,《中华公民共和国农业机器化促进法》通过并施行。
广东农机化在中心及省的政策双重驱动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间,水稻机收开始有较大进步,机插加快进入生产领域。

2004年10月,时任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和农机化司王智才司长一行在时任省农业厅谢悦新厅长及有关处室卖力人的陪同下,稽核了广东省农业机器化事情。

农业部农机化司、中国工程院在广州召开“南方十五省市农业机器化发展计策研讨会”。

2006年,经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东省农业机器管理条例》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15至18日,广东省举办首届广东农业展览会,参展企业16家,参展农机产品32个。
张德江省委布告和黄华华省长分别察看了农机展区,仔细地不雅观看了水果智能分级机等多种新型农业机器的演示,对广东农机自主创新研发的产品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9年,在广州市农机化示范基地,举办了首届广东省当代农业装备演示会。

落户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云平工业园的“南方农业装备家当技能创新中央”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201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器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见地》发布。

广东省政府在佛山市召开全省提升当代农业物质技能装备水平事情会议。

打破提升期2011-2018

率先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补贴试点,拥抱新农机

这一期间,耕种收机器化三个环节加快发展。
履行紧张农作物全程机器化推进行动,水稻生产机器化从耕种收三个环节逐步向耕、种、收、管、烘干和秸秆处理六个环节的全程机器化发展。
农业机器化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从水稻向经济作物扩展,甘蔗机器化收成取得重大打破;从平原向丘陵山区扩展;从栽种业开始向畜牧、水产和农产品加工延伸,农业机器化向全程全面发展的趋势加快。
农机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农机装备性能更加完善,信息化智能化加快融入,农机作业主体从小庄家为主向社会化做事组织发展,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供应了倔强的支撑。

广东省201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器化水平达到40.1%,进入中级发展阶段;该指标在2017年达到70.1%,进入了高等发展阶段。
甘蔗机器化生产取得本色性打破,有望成为行业领跑者。

2017年,农机总动力2410.8 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器化水平46.1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器化水平70.13%。
分别比2010年增加20%,30.1%和30.6%。
全省农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良好,为农机化康健安全发展供应了有力的保障。

大事宜——

2012-1013年,广东省创建15个农机化示范县,加大育播机种环节的推动力度,促进水稻耕种收机器化发展,探索县级农业机器化发展的新模式。

2012年,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互助社的见地》履行,扶持农机创新发展。

2013年,广东全省履行差额购机,直补到户。

4月10-12日,在广东中山市开展“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试点地区基层农机购置补贴事情职员专场培训班,由农业部农机化司主理。

2014年9月24日,时任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与有关卖力同道到省农业厅专题调研广东省农业机器化改革发展情形。

2015年3月30日-4月3日,时任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李伟国、家当发展处处长王家忠到广东开展农机化事情调研。

2016年,农机互助社打破1000家。

启动广东省农业厅关于紧张农作物生产全程机器化推进行动方案,甘蔗机器化机收环节取得重大打破。

广东省农业厅印发《关于明确安装国Ⅱ柴油机的农业机器购机补贴办理事变的关照》,明确国Ⅲ柴油机补贴启动时限。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扩大18项行政奇迹性收费免征范围的关照》。
我省从2016年6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落实,全面免征拖沓机牌证费和安全技能考验费等5项行政奇迹性收费,并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广东省农业厅印发《关于明确安装国Ⅱ柴油机的农业机器购机补贴办理事变的关照》,明确安装国Ⅱ柴油机的农业机器不再进行补贴。

2017年,在全省15个率先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补贴试点。

引进丘陵山区机器,推进山区机器化发展。
从日本等国引进6大类35台(套)农机装备。

12月12日 举办广东省丘陵山区果茶生产全程机器化推进行动启动仪式。
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器化发展研讨会同时召开。

12月19日,广东省农业厅和湛江市公民政府在湛江市联合举办2017年甘蔗生产全程机器化现场会。

2018年

履行水稻插秧社会化做事综合补助30万亩,有效带动小庄家接管社会化做事。

无人机补贴全省铺开。

开展农机新产品试点补贴。

在雷州、兴宁等六个县开展飞机撒播栽种试点,面积达到1万亩,取得良好效果。

在全省开展创建农机示范县事情,积极推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器化水平提升,履行紧张农作物全程机器化推进行动,加快水稻征程机器化步伐;积极开展甘蔗、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机器化示范推广,推动机器化向经济作物发展;引进丘陵山区适用机器,加强丘陵山区机器化发展探索,办理“无机可用问题”。

大力造就农机化做事组织,加强农机社会化做事体系培植,开成以农机户、农机互助社、农机作业组织、农机市场、农机维修等为主的农机社会化做事主体。
加大对农机社会化做事组织的培植扶持,建成了一批有综合做事能力的区域性农机互助社。
有28个互助社被评为全国农机全作社示范社。
农机社会化做事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带动小庄家接管当代化做事。

依法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安全生产保障有力,频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多次在省农业安全生产考评中被评为“精良”等级。
积极开展“安然农机示范县”创建事情,累计有21县区被农业部、安监委评为“全国安然农机示范县”。

科技引领

一批批人才为农业机器化积极进取供应源动力

科学技能是第生平产力。
改革开放40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是广东农机化最主要的科技力量。
以罗锡文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实践问题,供应办理方案。
先后在水稻精量穴直播、农业航空、农田精准平地、稻谷干燥、山地果园运送、农机导航与自动作业、甘蔗栽种与收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补充海内空缺、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并实现了家当化生产运用。
“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能国际联合研究中央”、“精准农业航空运用技能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相继在华南农业大学成立。

代表技能——

水稻精量穴直播:该技能得到2017年国家科学技能发明奖二等奖。
罗锡文院士团队创始“三同步”精量穴直播技能,发明了机器式和气力式两大类3种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与1种两级螺旋排肥装置,发明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系列机具15种,创建了水稻机器化精量穴直播配套农艺技能,制订了不同区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能规程,占领了精量穴播和精准排肥的技能瓶颈,实现了“行距可选、穴距可调、播量可控和仿形作业”,知足了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水稻机器化穴直播精准生产的需求。

农业航空技能:以罗锡文院士、兰玉彬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环绕农业航空作业平台、遥感、喷施、赞助授粉、撒播、产品质量检测评价、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在办理我国农业航空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能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并进行技能推广运用。
以兰玉彬教授为首的农业航空无人机团队,建造了海内首个无人机风洞实验室,广东成为我国最紧张的无人机科研生产高地。

农田精准平地技能:罗锡文院士团队提出并研制了适应水田风雅平整的水田激光平地机,可与各型号乘坐式拖沓机机头和轮式拖沓机配套,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田激光平地铲掌握系统集成了平地铲高程掌握和自动调平掌握,旱地或水田激光平地机作业后农田平整度小于3cm,经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农机导航与自动作业技能:罗锡文院士团队对基于GPS的农业机器导航及自动作业关键技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占领了导航定位、导航掌握、电控液压转向、遥控离合与启动、油门自动调节、作业机具自动操控、遥控熄火停车掌握、自动避障导航、系统集成掌握、监控终端等关键技能,先后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水穴播机、无人驾驶拖沓机、无人驾驶棉花播种机、无人驾驶压路机和无人驾驶丈量船等导航系统,运用结果表明,农业机器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可以稳定在5cm的精度范围内,达到国际前辈水平。

罗锡文简介

中国工程院2009院士增选结果在京揭晓,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省农机学会副理事长罗锡文成为广东省农业工程学科第一位院士。

罗锡文院士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器与装备关键技能教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水田农业机器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罗锡文院士在海内最早提出“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业航空”的思路,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国家农业航空家当技能创新计策同盟”。
罗锡文团队在农机化领域取得了多项打破性的贡献:创始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能体系;研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水田激光平地机居国际领先水平;在海内首次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和直播机、无人驾驶棉花播种机和拖沓机。

罗锡文院士获国家技能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褒奖15项;揭橥学术论文350余篇,主编专着教材等6部,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获国家传授教化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传授教化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农机化为广东农业当代化赋能

农业机器是当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物质根本,农业机器化是农业当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最近,习近平总布告察看东北建三江粮食基地时指出,中国当代化离不开农业当代化,农业当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器化、智能化,给农业当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履行村落庄振兴计策

党的十九大强调农业屯子农人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办理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事情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屯子优先发展,按照家当茂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余的总哀求,建立健全城乡领悟发展系统编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屯子当代化。

新时期·新任务

我省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履行村落庄振兴计策作为新期间我省“三农”事情的主要抓手,支配了一系列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屯子全面进步、农人全面发展的政策方法,大力发展富民兴村落家当,促进农业家当茂盛,推进农业屯子当代化。
对农业机器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哀求,为农业机器化供应了更广阔的舞台,农业机器化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新征程·新作为

站在新的出发点,农业机器化发展环境和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地皮确权推动屯子地皮流转、农业经营向家当化、规模化发展进程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达发展,随着农业业态的变革、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能进步和遍及,农机化将成为农业家当发展的主流,加快农业“机器换人”更加急迫。
农机化系统该当秉承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创新事情理念和办法方法,在履行村落庄振兴计策,发展富民兴村落家当,助力农业家当茂盛的新征程上有新作为。

环绕农业家当发展布局,以家当为导向,因时制宜,加强农业装备培植,促进农机增量提质,推进农业机器化全程全面发展,为家当茂盛供应有力的支撑;

做事农业百口当链条,从农业家当的规模经营、生产条件、品种、垦植制度、管理模式、加工技能等方面,深化农机与农艺互适,实现多要素、全方位的领悟;

顺应新型农业组织的发展,造就壮大农机社会化做事组织,提升农机社会化做事能力,增强对农业新业态、新主体的做事能力;

创新农机化科研机制,引发科研活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在农机装备的运用,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增强农机装备供给能力,从缓解“无机可用”,走向“有好机用”;

创设政策支持,构建支持农机化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突出政府引领推动浸染,勾引社会成本、经营主体增加投入,为农机化发展增长新动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脚步永一直歇!

展望未来,推进广东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新时期授予新能量,迎难而上,未雨绸缪,广东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作者】 南方屯子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屯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