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一场历程,人生的历程。那么,人生在世,就要像小草一样,立出应该有的生命姿态。
在二战末期,纳粹德国与美国的一场大战,美国最终获胜。纳粹德国俘虏营中的一位美国士兵听到后,用手指拼出了一个胜利符号“v”。兵败的纳粹气急败坏,竟残忍地将士兵的双掌砍掉,血肉模糊了他的双臂。谁曾想,他仍然不屈,用砍掉了双掌的手臂拼出了一个更大的“V”。直至死去,他都始终没有向纳粹低下高昂的头颅。
这就是一个士兵生命的姿态,用自己不屈的人格、高昂的灵魂立出了生命的姿态。就像他死去时,挺立着的鲜红的躯体那么耀眼。
“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他毅然弃医从文,执著地以手中的笔作为“匕首和投枪”,一枪枪直刺敌人的心脏。
这是他的生命姿态,用执著,用满腔爱国之情立出的生命姿态,光辉照亮了整个华夏。
翻开茫茫的历史卷册,回看那浩瀚的历史长河,坚持自我的人不计其数。苏武宁可在苦寒之地牧羊,也不愿为匈奴所用;李白即使被贬,也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文天祥用决绝立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姿态。
再看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荆轲,踏上了明知是不归路的刺秦之行。秦王殿上,他刺秦失败,却仰头大笑,怒斥秦王的种种罪过。荆轲就这样死于秦王殿上,但秦王不也胆魄惊心吗?难道他不留念自己的家国故园?难道他不知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不想亲人朋友?他亦知亦念亦想,但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对国君的满腔真诚和对誓言的忠贞。荆轲死亦有千年,可他用人格立出的生命姿态却不会倒下:英勇、坚决、忠贞……
人活于世,经历所经历的,来是一遭去是一遭,朝来寒雨晚来风。那么,该做点什么呢?
在这人事繁杂的世界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唯有立出自己的生命姿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才不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才能保持真我,永远绽放生命之花。
有了古今中外的贤人作榜样,心,豁然开朗。活在这世界上,立出生命的姿态:坚强,决绝,执著,无畏……
篇二:生命的姿态_1200字
不久前的历史课上,学习了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从先哲的探索中,我不免引起这样的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是怎样的姿态呢?
人是一种伟大的生命,这是一个无需证明的命题。这不是因为自身物种的优越感,我想,这种真实的情感,源于对大自然的感念。当你作为一条鲜活的生命,游曳于人世,我们得以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炙热的太阳,你是否为此激动不已?最伟大的东西,悄然诞生。我无法预知,生命之外,伟大是否将以别的形式存在,但是此时此刻,我们正身处其中。
亲身演绎一种伟大,这是何等的幸福。记得生命垂危的莫里,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很难相信人生是一场没有前因后果的意外。”倘若生命真的是偶然,我们是否应该倍加珍惜,用心笃行这份温暖甘甜的幸福呢?
对于生命,不同的人会走不同的路。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的长河,不舍昼夜,人们奔去了千千万万的细流,走向自己人生的追求。什么才是我要找的答案呢?我无法给出一种具体的回应,未来难以预料,时空变化莫测,不过,我有我所坚持的信仰。
认真的活着。
或许我是一个希望认真活着的人。可是希望,有时并不容易做到。这样的姿态,我更愿意偏向宽泛的理解它。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生命的存在形式就不会一成不变,就不会千篇一律。我很喜欢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我们能够安然面对生命的质询,灵魂的检阅时,我相信,一定是认真的活了。
儒家讲求入世,为世界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决然是对内心的一种肯定。周游列国的孔子,忧国忧民的杜甫,甚至或许投了汨罗的屈原,他们的心中,一定默念过这样的独白,认真的活着。
与此般“担当”比肩的思想,想必就是庄子的“逍遥”了。或许在他寥廓的宇宙中,更多流露出的是他的超脱。可是剥开表象,隐隐着的是对于生命的莫大的挚爱。他对这个世界也许有恨,却是因为爱得热烈。用一生,平静自然地,在清静无为中,快乐的逍遥的活着,用一种清澈的幸福充实了人生。这何尝不是认真的活着?
其实如若活的认真,想必是快乐的。就算是选择安静的陨落在生的世界,被世人称之“英年早逝”,又何妨生命的精彩。在铁轨上了结生命的海子,开启了春暖花开的永恒的青春;在自家安静睡去的芥川龙之介,留给这个世界清丽而深刻的才情。正如我所言,不同人选择着不同的路。而他们用生命本身,跨越了来得仓促的尽头。勇敢的告别生命,用另一种方式,认真的活着。
如若细细寻找,你会发现,不同的路,平凡抑或非凡,快乐抑或痛苦,看似形形色色的人生,却有着一种不约而同,希望认真的活着。原来,历经世事,生命指引我们追求的,本是同一种姿态。
认真的活着,我也在告诉自己。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我的生命。”
篇三:生命的姿态_800字
凋零的花瓣透出的是生命的终结,枯萎的落叶宣告的是生命的停息,雍容的牡丹彰显的是生命的华贵,繁盛的大树凸显的是生命的粗犷。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头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后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脱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苏武,比大漠还要古老的汉使,守望着他的高原,大漠的风雕刻出手掌的龟裂,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草原上的树孤独地守望着自由,鹰群年复一年地画出亘古的弧线,我听不见他的哀叹,只看见光秃秃的汉节。
宁死不屈是一种姿态,而爱国情怀是一种美。
还记得那个生存在两宋之交的女子吗?婉约清丽,却愁绪满肠,晚境凄凉。丈夫的离去,生活的艰难,国家的破败,给这个才情洋溢的女子笼罩了太多的悲情色彩。面对着物是人非的无奈,只有一个人孤独地面对。仿佛看到那个感叹着“物是人非事事休”的身影,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我却依稀在接触不多的词句中感受到了她的坚强与刚毅。心中的惆怅深几许?舴艋舟也无奈,就将愁肠化作内心的力量,继续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姿态面对生活。
面对苦难是一种姿态,而坚强是一种美。
当异物像炮弹横空飞来,砸碎车窗前挡风玻璃,击穿腹部时,他本能地捂了一下肚子,然后紧紧握着方向盘,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然后站起来,面向乘客说出他最后的话语……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用自己76秒的坚守和生命完成了保证乘客安全的神圣使命和英雄壮举。这就是吴斌——感动中国的最美司机。即使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以超出常人的毅力诠释了维护他人生命的责任。
忍受剧痛是一种姿态,而心中的大爱是一种美。
在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无尽的人和事带给了人们无穷的感动与震撼。他们展现了生命中最美的姿态。这种美是永恒的。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拥有者无限的生命的姿态。如此青春活力的我们同样怀揣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以拥抱太阳的姿态迎接明天。
篇四:生命的姿态_1500字
一直以来,我总试图对生命的意义作形而上的思考,却一直最无知,最卑微地生活在自己构筑的安全堡垒里。自以为是的存活。我不让外面的世界靠近自己,威胁自己。只是留一个洞口,用来张望,用来洞察。我努力地看清每一个从洞口路过的人,每一件发生在洞口外的事。体会每一种意义,理解每一种规则。我这样,我学着慢慢长大。
必须得承认,我们的成长正处于一个尴尬期。我们已不再是疯来疯去的小朋友了,我们已不再敢轻易地拉住女孩子的手,我们已懂得自己也有面子和责任,我们已开始尝试生活,尝试理解生活。但是,我们依然不敢宣称自己的成熟,甚至连懂事这样一个词,我们都不敢喊得掷地有声。每当我们需要勇气,抉择,抑或责任时,我们都异常强烈地感受到:我们都还只是孩子,一个不能承载和担当的弱小生命。
在身体成熟与心理成熟存在的不相称中,我们着实活得为难。
我想,我们是没有学会面对。以前也不需要我们面对什么,该上什么学校,该去哪些补习班,该有哪些特长,该怎样树立理想,甚至要去哪里留学,要娶什么样的姑娘,都有人替我们操心得很周全了。所以我们不太有立场,不太有主见。没有人让我们面对什么。
我们不会面对,包括轻松,也包括沉重。
上次刮沙尘暴的时侯,我的对手当然也是朋友对我说,你多背上两本书吧,风大,压着些,小心飘起来!我是当着关心和爱护来理解的,还很是感动了一番,谢谢了一番。可另外一个同学却理解出了很是深刻的一层含义。那可绝不是自己很瘦容易被风吹起来那么简单。
又一次想起了奶奶。我坐在她的病床边,她紧紧地捏着我的手,但已不大捏得住了。手在不停地颤抖,整个身子变得扭曲,绻作一团。她不停地念着我的名字,我一遍遍地应声,可她依然不止地念着,声音越来越微弱,显得怎么也不放心。我还记得当她的手突然从我的手中抽离,掉落下去时,我从床上倒了下去。手依然保持着握的姿势。在空中荡着,却什么也握不住。我多么想阻止她闭上眼睛,可我不能,第一次感觉到生命是如此不可掌控。我无能为力。我知道,她的灵魂就此远离,我再也不能将她从床上扶起,听她讲年轻时的故事。
我们不会面对,自然也不会倾诉。每个人都习惯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压抑,一概埋藏,不给人何人觉察。所以,我们注定孤独,注定单枪匹马。
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我深知它们从笔端滑出时的艰难。我一次又一次地鼓励自己,却一遍又一遍的软弱。就像一个画家想要用笔画出自己内心深处很久的隐约存在的不可言说的那一幅画面。却怎么都不能称心如意。只是拿着画笔在空中悬着,无从落笔。横撇竖捺,无路可走。
可这一切都不能代表我们活得不努力。我们依然顽强地存活着。
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们停止思想。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80后作家,甚至90后作家涌现。这委实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我们写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字,说着属于我们自己贴心的话语。我们新鲜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坚守着自己的个性。
我们每个人,都在遵守社会约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持自己内心的崇高和自由,我们意识到并试图改变这种消极的状态。我们依然努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使生命之花更灿烂地绽放。我们依然坚信以后的日子会更美好。只是要吃苦而已。我们依然热爱这个世界,热爱每一个人。
我们坚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它的体积也许再不会改变了,但它永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的多。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接受重力,承担压力,面带微笑,向前迈步,迎接每一次东升西落,温暖彼此的心。
我们活着的样子,一种生命的姿态。它的弯曲,代表它担负压力,更代表它拥有力量!
篇五:生命的姿态
我等着你,在来年的春,给你惊喜。
我遇见了这样的一棵树,比野蒿高不了多少的一棵树,在冬日里,灰色的虬枝,一根根向上,向着天。我知道,它只是睡着了、睡着了,也是这样的姿态。我知道,这是生命的姿态。
它在一堵很长、很老透着白色瞧得见水泥的墙边,伫立着,沉默着,将它所有的臂膀伸向天空,朝着太阳。
我在散步的路上看见它,便停下。看它孑然一身,在空阔的场地,不动声色地挣扎,你听不见它的嘶喊,是的,听不见,因为它的姿态,代表生命的倔强。我没有靠近,因为它的每根枝,都透着威严。在没有太阳的天气里,我都觉得那灰色的枝杈,正透着银灰的、骄傲的光芒。
我从未怀疑过它是否死去,因为我始终不相信,倔强如它,是会停止挣扎、停止抗争的角色。它向往着天、向往着生、向往着绿、向往着自由。它信仰,所以它不会停止抗争。
我听到它的诉说,依旧用着那亘古不变的姿态。它告诉我,它从一颗种子开始。它告诉我,它怎样竭力钻出泥土。它告诉我,它怎样扛着暴风雨、扛着太多灼热的烈日伸展身躯。它告诉我,它曾开出怎样灿烂的夏花。它告诉我,它在秋日曳下满身叶的心情。它告诉我,它在冬日里不曾放弃。我想,不必诉说,我以你的姿态,便看出了你的心,树的心,向着生命、向着自由的永不停息的心。
冬至的晚上,我看到有人在它身边焚烧祭拜,橙色的火光,随着风,曳出烟花的舞姿,把它的身影刻在那面斑驳的墙上。你看,即使是一个影子,它也是向上,向上伸着它的臂膀,那是它的姿态,那是它的生命。
冬至,我知道,是对过去的逝去的终结,但它更是新的生命的起跑线。
我知道,你睡着了,你只是睡着了。
我等着,你向上的肢臂上,开满绿色,以这生命的姿态。
篇六:生命的姿态_2000字
我躺在病床上,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心里空虚得令人发慌。顷刻我感到一种从未有的孤立,使我冷得颤抖了。
我不敢告诉他们,因为我不敢看那两双黯然失色的眼睛,一次比一次混浊,会把我的最后一点倔强都消融了去。我一直以为可以自立了,可以不须他们的搀扶了。自从被诊断了胃炎以后,一旦发病,我总是偷偷请了假,捂着肚子一个人来到医院度过整个下午。回了家找个理由来搪塞他们的疑虑,再若无其事地吃饭,上学。
然而今天,我不再走运:我手上的血管竟和护士玩起了捉迷藏,他们细小的身躯仿佛不断游离。一针针扎进去,又一针针被扯出来,我能看到护士眼中的惊恐不安和竭力平静。当向手腕扎入了最后一针,所有人看着连通的药水终于松了口气时,我却忽觉一阵疼痛袭来,眼前一黑,败下了阵。
我想着自己现在是多么地窘迫无力,像一个被遗荡荒原的弃婴,觉得狼狈,甚至龌龊。我的骄傲,我的倔强,也已毫无用武之地。
耳边渐渐响起那熟悉的高跟鞋与皮鞋的和奏,我知道,是他们来了。我才记起小赖阿姨是医院的护士长,不禁苦笑了:本以为天衣无缝,其实防不胜防。我想起身马上逃离这里,却发现他们已经站在了床前。我深呼了口气,抬起的头又重新回到了枕头上。
“呵!”她的声音让我感到刺耳“这孩子,我还以为去学校了,谁知道……我说怎么小赖说我女儿在医院晕倒了呢!真是,我居然不知道,你说这荒不荒唐……”刹间我觉得自己仿佛是《故乡》里的迅哥儿,听到杨二嫂突然冲出的话语,惊愕,疑惑,不知所措了。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我说我好了就知道回去,你们干吗要来这里,我又没什么事!”我叫喊着,眼泪夺眶而出。
他们低着头,一脸的茫然,不再言语了,我心里却开始酸涩起来,想再说些什么却一时语塞。周围死一般的沉寂,我看着吊瓶的药水断断续续地冒着气泡,相象它们在我的血液里流动,最后消失。
她离开了,像窗外的一阵风;他却仍那么站着,像一座威严的雕塑。我不敢看他,因为他那日益隆起的驼背,因为他那所不能再高高抬起的头,因为他连站立都显得那样吃力。
几年前,我的确恨他,甚至嫌弃他。后来,烟消云散,一切都只是一场误会,而我因此落下了一身的歉疚:我用几年无声的抵抗积攒着他内心难以言说的痛苦,敲打着他最脆弱的神经,一点点耗尽着他的生命。
从那以后,我讨厌看到他和朋友走在一起,别人却都松松爽爽,他却要使劲摆动手臂,仿佛背上驮着重物而蹒跚的样子;我讨厌那些不安分的小孩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用尖利的语调描述他如弓的背;我讨厌他忍气吞声,总是原谅我,包容我,再留下岁月给他的生命带来的沧桑印记。
他的爱,太无言;他的好,又太隐匿。而我始终无法释怀,一次次地言不由衷,积压在他伛偻的背上。
“我出去一下,就回来。”他没有回答。我撑起自己贴着药棉的右手,一鼓作气拿下挂着的吊瓶,踉踉跄跄地出了病房。
走出医院后门,我才发现这是另一个世界:几株榕树英姿散逸,犹如千帆竟发。攒蹙累积的绿叶覆盖了大半片天空,任凭风肆意地敲击,他们的根仍岿然不动,紧紧地抓住了厚实的土地。
眼前的一切令我难以置信,我睁大了自己的眼睛重视将它们审视。因为几年以前,我经过这里,无意瞥见几株新叶初长的小树,他们像一个个做错事的孩子低垂着头。
这不由得让我对它们产生了无比的敬畏:它们用自己独有的姿态演绎着雄浑有力的生命乐章,告诉世界执着的意义。
我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坎坷与失落,不禁失色了。
“回床休息吧。”不知何时他已站在我的身后,我才发现他眼角的皱纹又深了许多,像沟渠。
我徐徐走在前面,他举着吊瓶紧紧在后面跟着。
回到病房,我躺在床上,左手无力地垂在一旁。他踮起脚尖,用力举起上手的吊瓶。我仿佛听到他咬着牙发出“咯咯”声,因为瘦弱他两腮上的颧骨明毅地凸现出来。他抬起头,弯曲的颈椎却中途顶住了它,使他只能努力地向上翻着眼,右手一次次往上举起吊瓶,左手则不断向身后摆动着。平日里我能轻易挂上的吊瓶,他竟然难以够到,看看他颤抖的背,我心里突然生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痛。
“爸……”我硬咽了。
他松了口气:“没事,你等等,我挂得上。”说完他又踮起了脚尖。
夕阳的余辉从窗台射了进来,已是黄昏了,他佝偻的影子还在不停地忙碌着,我忽然觉得他整个人似乎一下子高大了,而且散发出灿烂的金光,衬出了畏缩正在棉被下的我的“小”来。他分明在向我诠释生命的姿态,就像他一直握住命运的手强悍地活着一样。
我在心里反复地默念,挂钩低一些,再低一些,让他把吊瓶挂上去。
“诺,是吧,我说我挂得上的。”他紧锁的眉头顿时伸展开来,眼睛里泛着久违的光亮,又颇得意地碰了碰他那好不容易挂起的吊瓶,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我看着药水在瓶里晶莹,也笑了。
他坐在隔壁的病床上,回来揉搓着双手,却有突然站起,对我说:“我给你拿杯热水去。”而后用力摆动着他的手臂,匆匆出了病房。
我把手转向一边,偷偷拭去眼角的泪水,不让他看见,也不让别人看见。
关怀,有时是问;有时,是不问。无论我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前嫌,但是到了我最困难的时候,能留在我身边,为我流泪,为我难过,为我风里来雨里去的,只有他们:我的父母。而其他的人,毕竟是其他的人。
树,用一世的绿来诠释它的生命,而父亲为我挂吊瓶的姿态,历历浮现在我的眼前,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与希望。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高二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