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役对美国的政治生态有着深层影响,州权和联邦的反抗,黑白紧张的关系(特朗普总统任期末了一年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命也主要运动),南方成为守旧主义的堡垒,或多或少是那场战役的后遗症。

长期以来,至少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海内互联网的主流论调是“美海内战是骨血相残”,罗伯特·李名流风姿,胜利者格兰特将军宽宏大量,政治家如何宽容、和解,兄弟相逢一笑泯恩仇。
埃里克·方纳的《重修: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则还原了真实的景象,南北双方各执己见,博弈更加白热化。

他只想保全联邦解放奴隶只是顺便的事 休闲娱乐

“重修”是个专有名词,从1867年改造南方各州开始(方纳的意见略有不同,把1863年林肯发布《解放宣言》算为重修的韶光出发点),到1877年结束,联邦致力提高黑人的福利和文化水平。

撰文|柳展雄

《重修: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美]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4月。

南方的土客之争

南北战役结束后,成千上万的北部白人,怀抱梦想南下,试图建立一个种族和谐、欣欣向荣的“新南方(The New South )”,结果却陷入了土客之争。

这群北方侨民有的是贩子,预测战后的南部蕴藏无限商机,准备施展抱负。
更多的北方侨民,怀有救世的激情亲切,积极从事医疗、教诲奇迹,对非洲裔美国人扶贫。
依赖共和党的大力扶植,侨民们积极参政,争抢议会席位。
胜选的国会议员中,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有着状师、年夜夫、工程师等体面的职业,放眼全体美国宦海,这些北方南下侨民都位列本色最高的人群。

但是,侨民的到来引起了南方本地联邦主义者的当心。
内战期间,并非所有的南方人都支持分裂,有部分人推戴国家统一。
林肯的继任者安德鲁·约翰逊是这个群体的头面人物,约翰逊年轻时给裁缝当学徒,和鞋匠的女儿结婚,靠着勤奋经营农场,逐步进入政坛。

南北战役爆发后,约翰逊是蓄奴各州里唯一一个留在联邦,没有加入南部同盟国的议员,因此对付共和党当局极具统战代价,林肯始终以全国的领袖自居,他不仅是北方人的总统,更是全体美国人的总统。
1864年林肯竞选留任,特意挑他作为差错。

作为个体户起身,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贫寒子弟,安德鲁·约翰逊厌恶那些天生有钱有势的栽种园主,他代表了南方贫苦山区地带的低收入群体,这类人跟庄园主没有多少共同利益,既他们不参与废奴运动,也没故意愿掩护庄园主的政权。
为同盟国流决斗苦战役过的白人,称呼约翰逊这类趋炎附势、投靠林肯的南方人为“软蛋孬种”(Scallowag,原来是苏格兰的小岛,以出产劣种牛马而有名)。

记录片《美海内战》(The Civil War,1990)画面。

而“Scallowag”又嫉恨北方南下侨民,他们以为自己的家乡让一群外人主宰了,给对方起了个“毛毡提包客”的外号。
这个词从“毡制旅行包”(carpetbag)演化而来,北方人拎着大包小包,携带行李物品,一下火车站就霸占了南方政商界的要津,“重修”期间30%确当局公职由侨民担当。
本地人用“毛毡提包客”来称呼,有讥讽的意味。

一位北卡罗来纳州的当地人抱怨道:“我们的公职职员险些全部由提包客组成,我们南部公民中有功劳的人和一流的政治家被排斥在外。
”北方侨民又责怪南方的联邦主义白人有种族思想残余,对黑人运动态度悲观。

“良知辉格党”的由来

这些侨民常日来自于对废奴主义最执着的群体。

早在南北战役前,反对奴隶制的人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围的一层,也是最广泛的一层,不主动干涉南方的奴隶制,也不许把奴隶制向外扩展,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南部联邦主义者和不少北方白人位于这一层;第二层,积极参与废除奴隶制,与南方的栽种园集团积极斗争,但保留了种族歧视的刻板印象,认为白人是高档民族,黑人生来愚蠢低劣;第三层,也是核心层,大爱无疆,众平生等。

埃里克·方纳曾参与的记录片《Tremé郊区:新奥尔良黑人不为人知的故事》(Faubourg Tremé: The Untold Story of Black New Orleans,2008)海报。

南北战役和“重修”的进程,便是最核心层的废奴主义者上位,逐渐主导场合排场的进程。
他们的领袖为议员查尔斯·萨姆纳,撒迪厄斯·史蒂文斯,授予非洲裔美国人选举权法案等都是他们俩牵头的。
撒迪厄斯为废奴奇迹奉献了一辈子,乃至去世后,葬在黑人义冢,墓志铭写的是他解放奴隶的贡献。

而林肯的态度反倒方向于守旧稳健,内战后期,根据总统的指示,被北军盘踞的南方各州,每一个州里面只要有10%的白人乐意宣誓效忠联邦,就能规复常态。
到1865年的秋日,除了得克萨斯州外,南部同盟国前成员各州都转为文官政府。

《烈火中的磨练:亚伯拉罕·林肯与美国奴隶制》,[美]埃里克·方纳著,于留振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3月。

撒迪厄斯·史蒂文斯对这个比例不满,他认为必须超过半数的选民进行宣誓效忠。
在之前的战役阶段,史蒂文斯还极力主见焦土战术,让所有南方人见识到痛楚,对叛贼不要心慈手软。

萨姆纳和史蒂文斯,源自于政坛上一支名为“良知辉格党”(conscience Whigs)的派系。
辉格党出身于跟Andrew King(即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政敌认为他独断专行,过度扩展行政权,称呼他为“国王安德鲁一世”)的斗争。

大略概括下南北战役前的两党格局,辉格党是工商业集团的党,城市化的党,呼吁家当扶植,建立金融中央,以高关税保护本国制造业;民主党继续了杰斐逊的农业共和主义,无心工业化,也因此不附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向农场主和手工业者倾斜。

辉格党人的气质更偏精英主义,大学和科学俱乐部常日在辉格党手里,文学圈的高雅的杂志季刊也属于辉格党。
一个辉格党人士在外界的形象:文质彬彬,受教诲程度较高,在内政上,站队女性权利,教诲遍及等改良理念,在外交上对印第安人,墨西哥友好。

记录片《美海内战》(The Civil War,1990)画面。

在种族关系上,只管辉格党官方上没有训斥过奴隶制,但社会上最武断的废奴主义者险些都在辉格党里面,在民主党里面却找不出多少道德上同情黑奴的群体,后者存在普遍的白人优胜论。
民主党还在州权方面更武断,而辉格党一向附和中心集权,对南部的州权意识嗤之以鼻。

但是,辉格党跟南方奴隶主并非老去世不相往来,工商业集团有大批人跟棉花经济绑定。

南方庄园的经营,是北方银里手发放贷款融资的;南方的棉花收成之后,也是北方纺织厂加工成产品的;乃至南方棉花地的奴隶,也是北方船厂造的贩奴船运来的,南方没有雄厚的制造业,造不出船。
殖民地期间,北方航海业起步后,很快制造出北美大陆第一艘大型贩奴船,加入到原来欧洲人把持的贸易,这艘船的名字很讽刺,叫“希望号”。

棉花经济盘活了家当链下贱一大堆买卖,干系从业群体被称为棉花辉格党(cotton Whigs)。
相对应的,有良知辉格党,后一个派系认为奴隶制不道德,对南部庄园主更加强硬。

1848年辉格党全国代表大会,推路易斯安那州的奴隶主扎卡里·泰勒为总统候选人,入主白宫。
良知辉格党的派系领袖查尔斯·萨姆纳,大为震荡,责怪此举为“鞭子老爷(指南方腹地用皮鞭抽黑奴的庄园主)”和“织布机老爷(指北方的纺织工厂老板)”的恶行同盟。

电影《葛底斯堡》(Gettysburg,1993)剧照。

他不能容忍权宜之计,为选举胜利而损失原则。
萨姆纳带着一批人马自主门户,经由一系列重组,1850年代终于产生了一个对抗南方奴隶主集团的党,共和党正是以良知辉格党为主体跟各小党改组后的产物。

内战期间,对南部同盟国作战意志最武断的是前良知辉格党人(共和党内的守旧拙子曾求和);“重修”期间,国会里为黑人权柄最积极的是前良知辉格党人;“毛毡提包客”大部分是前良知辉格党人。

把总统弹劾下去

值得指出的是,在1848年大选,林肯服从党派纪律,支持奴隶主扎卡里·泰勒竞选总统。
林肯的性情一向稳妥谨慎、以大局为重,打墨西哥战役的时候,他本人持反战态度,但末了还是服从辉格党高层的开战决议。

林肯这种作风,在1862年7月跟报纸编辑霍勒斯·格里利的复书,得到充分表示,“如果不解放任何奴隶就可以做到(挽救联邦),我就努力做到;如果解放奴隶才能做到,我亦将努力做到。

电影《林肯》(Lincoln,2012)剧照。

在这种模棱两可的风格下,他颁布《解放宣言》,削弱南方蓄奴势力,他也提出战后最宽大的条件,尽快规复和平培植。
在撒迪厄斯·史蒂文斯等强硬派看来,林肯的“重修”对南方叛贼妥协让步太多了。

共和党内部乃至有人想另立新总统,林肯的遇刺,客不雅观是件幸事,否则总统和国会的关系只会更紧张。

林肯去世后,根据程序,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自动继任。
约翰逊主导的“总统重修(1865-1867年)”实质是两边搞平衡,共和党掌控的国会提出《宪法第十四条改动案》,以担保非洲裔美国人的公民权,总统劝告南部各州批准,平息对手的怒火。
另一边,安德鲁·约翰逊又帮南方,杯葛栽种场地盘再分配等相对次要的议题。

共和党对约翰逊感到不满,从杰克逊时期起,限定行政权的理念刻入了辉格党DNA,遗传给了共和党。
南北战役期间,林肯的很多政策实在跟国汇合营,他很少用自己的总统令。
这么做,有个天然上风,南部分开后,华盛顿的国会里一下子缺了大批议员,共和党自动升格为最大党了。

战役期间政斗曾有起伏,一度让民主党人遇上,但终极共和党挟降服者之威,在选举得到碾压性上风。
1867年3月开幕的国会,众议院有共和党人143名,民主党49人;参议院有共和党42名,民主党11人。

约翰逊面对的便是这样一届国会,双方争执到后面,国会启动了弹劾程序,这是美国独立以来,第一次有人利用弹劾来对付最高行政首脑。
这场斗争以约翰逊主动认输而告终,此后半个世纪,白宫里都是弱势总统。

下一次,国会跟总统一触即发,进入弹劾程序,要等到一百年后的尼克松“水门事宜”。

约翰逊被弹劾后,新南方进入了“国会重修”阶段,因此大部分学者把“重修”从1867年开始算起。
共和党强硬派对险些推倒了前两任总统的缓和政策,两万人的联邦盘踞军,辅以黑公民兵,对南部进行军事牵制,终结了当地的文官政府,重新选出新政府。

有了武力撑腰,办事顺畅多了。
国会制订三条宪法改动案,六条逼迫法案,宪法第十三、十四、十五条改动案,授予全国奴隶完备的公民权、财产权利。

民主党怎么夺回南方的

在这种天时地利下,“重修”居然失落败,这不是南方白人至上主义根深蒂固所能大略阐明的。
共和党没能处理好土客之争,北方的南下侨民和当地的联邦主义白人相互攻讦,亚拉巴马州确当地共和党魁脑抱怨:“一个在本地成长的忠于联邦的美国人在将来能够做些什么、期待些什么、或指望些什么呢?提包客已经得到了所有的东西——政府职位、大学、中学都被他们霸占了!

进入“国会重修”后,又浮出了第三支势力。
黑人靠着林肯的党派,得到理解放,南部产生了十四个黑人众议员,两个黑人参议员,多个副州长、州务卿和州财政部长。

三K党极右翼组织开始武装活动,南下侨民又以暴制暴,每一次重大选举险些都演化成打砸抢和舞弊。
在这种情形下,华盛顿当局的最佳办理办法是,停滞民主活动,实施协商式政治。

后来的伊拉克战役中,华盛顿当局推翻萨达姆政权,进行战后培植,就采取这种办法。
伊拉克共有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个群体,在美国的斡旋下,总统常日由库尔德人里推出一位代表,总理从什叶派中推出,议长从逊尼派中推出,各方协商分配权力,把局势稳定下来。

内战结束后,联邦政府主导的“重修”本可以这么做,对北方的南下侨民、联邦主义白人与精英阶层黑人,三方协商。
但美国的选举文化太深厚了,冻结选举,有违宪政精神。

这样狡猾的民主党就有了可乘之机,开始了政治反攻。
他们利用选举机会,频频出招,面对南方的草根穷汉,添油加醋把共和党描述成“黑人的党”,进行动摇。
“软蛋孬种Scallowag”逐渐放弃联邦主义态度,归顺到民主党麾下。

电影《众神与将军》(Gods and Generals,2003)剧照。

面对南部的高收入群体,很多民主党基层组织进行调度,降落了激进反财阀的调子,自称是“守旧的”或“民主与守旧的(多么别捏怪异的形容词)”组织,吸引南部残余的辉格党人。
林肯生前方案的路线,实在能克制南方民主党,内战阶段,他几次再三收买南方辉格党人。

辉格党是富人的党,也意味着,南方的城区,铁路运河交通要道,还有商品粮化的农业区,对这个党有好感,南北战役前的四五十年代,这些区域属于南部辉格党的票仓。

1860年总统大选,也便是林肯胜选的那次,民主党分为统一派和分开派(如若不能入主白宫,干脆分开联邦),分别推出两个总统候选人。
在18个南部大城市(标准为居民人口超过1万),民主党分开派候选人只赢了2个。

战役期间,南部同盟国的反战派舆论阵地,也位于大城市。
城市的工商业精英阔别棉花蓄奴制势力巩固的村落庄。

林肯对“重修”的谨慎,也有这一层深远的考量,尽可能联络大多数人。
林肯去世后,一些北部政治家拿起辉格党一向的家当政策,用联邦政府的补贴,来修缮被毁于战火的密西西比河各个码头,扩大铁路建筑,意图巩固南部工商业集团的民心。

霍勒斯·格里利等一些前北方辉格党人,呼吁缓和,由于对南部的军管只会刺激出对方的逆反生理。
1871年春天,他在巡回演说中,把这个信息带给了民众,极力匆匆使南方温和派势力增长。
格里利可是铁杆废奴主义者,之前跟奴隶制斗争了十几年。

但,此时的联邦高层掌握在撒迪厄斯·史蒂文斯等强硬派手里,他们果敢有余,政治聪慧不敷。
共和党用战斗得到的胜利果实,在选举中丢失,一个州一个州输掉政权。

弗吉尼亚州在1869年,成为第一个回到民主党手里的州,北卡罗来纳州和亚拉巴马州是1870年,佐治亚州是1871年。
到“重修”结束前夜,仅南卡罗来纳和路易斯安那两州还在共和党手里。
1877年联邦完备撤军,前南部同盟国成员的十一个州,全部回到民主党手里。

毋庸置疑,为黑人谋权利是一项伟大的奇迹,也恰是以,难度级别非常高。
如果1860年,总统不是林肯这样端庄的人,共和党乃至不一定能打赢南北战役,北军曾多次沙场失落利,幸而林肯纵横捭阖,争取中间派,他巩固政坛局势,让前哨将士无忧。

这不禁令人遐想比拟,中国古代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
推动利国利民的改革,不仅须要武断的意志,老练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手腕也不可短缺,只是古往今来,林肯、张居正之类,怀有空想抱负又深通治国之术的俊才,少之又少。

撰文/柳展雄

编辑/李夏恩 罗东

校正/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