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一季《歌手》大幕重启,当身着一袭梦幻长裙的齐豫款款走上舞台,舒缓而又清澈,磁性而又略带沧桑的歌声响起时,我们有少焉的恍惚:当年,唱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的清亮女生,历经世事浮沉,她将岁月早已沉淀成一坛佳酿。
一首《最爱》,一曲天籁之音, 她清新脱俗的浅吟低唱,情真意切的完美演绎,让多少人听到泪流不止。
01
年轻时的齐豫和蔡琴
有人说,华人最美的两把声音,当属蔡琴和齐豫。这样的评价并非虚夸。蔡琴的声音带我们入世,齐豫的歌声带我们出世。
祖辈从山东迁徙到东北,父亲给他的儿女们起名为“齐鲁”、“齐豫”和“齐秦”。是由于他希望儿女们牢牢记住自己的故乡,能在影象中保存住自己的生命之源,那是一种永久不可隔断的情结。
齐豫、齐秦
因此,当她日后唱到那首成名曲《橄榄树》时。即便歌词渲染的是一种“为了天空飞行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广的草原”,那样一种浪迹天涯,追寻崇奉的浪漫情怀。但当“故乡”二字在她呼吸吐纳间发出来时,你会听到一种深深的、对故乡的牵绊。
02
年轻时的齐豫
对付从小爱唱歌的齐豫来说,一时技痒,却无法拂逆父亲的“旨意”。在他的传统不雅观念中,戏子是永久上不了台面的。更何况出于对女儿的保护,他不想爱女跳入商业娱乐的大染缸。作为一个“乖乖女”,在父亲的强烈阻挡下,她也没有反抗。
大学毕业之后,齐豫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硕士研究生,专修和音乐相去甚远的人类学。如果不是音乐的种子在心中潜滋暗长,她很可能会成为一名人类学家。在美国求学的日子,她越来越察觉:我是一个唱歌的人,我想唱歌!
1978年,齐豫以一曲《Diamonds & Rust》得到了第二届金韵奖冠军和第一届民谣风冠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歌手生涯。
作为李泰祥的首徒,齐豫因金韵奖得到冠军与评审李泰祥相识。李泰祥听到齐豫的歌声之后,认为终于找到了可以充分呈现他那些游走在艺术与普通之间歌曲的最佳人选。齐豫果真没有负恩师重望,其后成为李泰祥最得意的学生。
齐豫和恩师李泰祥
更为幸运的是,她入行的第一张专辑便是《橄榄树》,同名歌曲便是她的偶像三毛填词。她第一次见到三毛,创造两人同样喜好中国古典文学,同样痴迷《红楼梦》,乃至在穿着打扮上也有诸多相似。
那次见面之后不久,就有了后来流传甚广的经典作品——《橄榄树》。只管后来有无数个版本的《橄榄树》,但只有齐豫能唱出它的缥缈、清澈与梦幻,那绝对不仅仅是歌技上的。
从左至右依次为:齐豫、三毛、潘越云
三毛曾说过她的生命中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天使,一个是埃及艳后。天使便是齐豫,埃及艳后则是潘越云。
那种惺惺相惜的情绪,在她们互助的专辑《反应》表示得尤为充分。《反应》是三毛的半生故事,她亲自写下12首歌词,由齐、潘二人演唱,三毛卖力旁白部分,串联成一张完全的音乐记录。《梦田》是整张唱片中末了完成的歌曲,歌词纯朴,却最能表示三毛空想中的境界。
齐豫至今记得,三毛在录音棚里一边听一边默默垂泪,由于歌曲让她想起荷西。“那是我心里一亩一亩田,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随着三毛28年前的离世,和潘越云的淡出,他们互助的《反应》也成为绝响。
03
一曲《橄榄树》让她一夜成名,再获金韵奖。但极高的出发点,却没有让她的发展生涯高开低走,而是拾级而上。
《你是我所有的回顾》是她的第三张专辑标题曲,作为《今年湖畔会很冷》的插曲,这是她与恩师李泰祥的又一次完美互助。
但这首广受好评的歌曲当初差点被“毙掉”。李泰祥最初谱好此曲后,并不满意,于是顺手扔掉,正遇上齐豫到他家拜访,捡起他扔掉的曲谱,照着哼唱。当蕴藉忧伤、甘美深致的旋律轻飏上空时,李泰祥闻之惊喜不已。就这样,一首好歌“起去世复生”。
她参加过很多演唱会,得奖无数,与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比较,更让她觉得快乐的是,站在舞台上,在歌声中,她找到一种表达与创造的幸福。
她唱《欢颜》,清新脱俗的旋律,如诗如画的意境,她低回通亮、又辽远忧伤的歌声,将同咭片子《欢颜》中女主人公的弯曲苦处诠释得淋漓尽致;
她唱《女人与小孩》,齐豫把女儿呀呀学语之声加了进去。那时女儿的话还讲不全,但已会唱齐豫所有的歌。以是母女的互助演绎出了一幕温馨的亲情。
她唱《飞鸟与鱼》,看似情歌,实则是对人类关系的省察,表现出“相爱随意马虎相处难”的宿命感。
人生的每一种况味,每一首歌曲,都是她在经历过的每一段生命旅程中,存心淬炼出来的。得天独厚的上风固然主要,但一个人,只有将一颗心毫无保留地附着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上,它才是有灵魂的。
有人说,她的声音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但她唱尽了人生的百转千回、悲欢离合,却从不唱苦情歌。李泰祥曾评价齐豫:“是这个时期难得的游吟歌者,是活在这天下上的星星,那个光亮,一贯存在,永久都在的。”
文 | 淘漉音乐
编辑 | 胡萝卜
在《房间》里取暖和,在音乐里畅游
点击#唱反调#打开刘瑞琦的新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