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修邦”的5位头部大咖(沈肖—上海永畅汽车修理做事有限公司总经理/沪修邦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顾红健—上海兵兵汽车发卖做事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零跑中央江扬南路店投资人/沪修邦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娟 —实田汽修连锁总经理;曹恒法/上海恒法汽车技能做事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鲁班新能科技做事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张远群/仕成汽车总经理/恩乃基新能源科技总经理)分别从各自角度分享了各自的做法。本刊编辑后揭橥,以其给业内带来启示。
头脑风暴环节照片
仇大海:“共生与转型:深挖存量 VS 新能源售后”这一话题紧扣当下终端维修门店的现状。对我本人也是非常契合:深入汽车零部件行业16年,正在往新能源方向转型(出海)。过去几个月稽核了外洋市场,在与泰国汽车协会互换时的深刻感触是:外洋市场更加关注对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关注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供应链、售后维修、电池检测维修及回收体系、梯次利用等等。
传统燃油车售后业务下滑,如何向存量挖增量?
沈肖:武断拥抱新能源汽车大趋势,并从2018年就积极参与了。首先,从人才和设备上做充分的准备,目前新能源车的客单价和维修率都不是很高。基于20多年终端门店的根本,必须要做事好老客户。而对这些老客户的做事上也没有那么多繁芜的理论,完备是出于信赖干工作。这些信赖通过数据、图片、录像等呈现给客户取得较好的效果。详细做法是把维修过程中的数据展示给客户,让一个不懂维修的小白理解车子为什么要修,修了多少用度,和4S店及其他门店比较上风在哪里等等。总结下来便是可视化、数据化的一系列动作后,客户在这里修得安心、修得放心。
顾红健:前几年开始进入零跑的新能源维修,去年又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发卖业务,今年又改成了新能源汽车4s店。在本日如此卷的大环境下,没有特色、没有优点、锁不住客户的话,一定会被市场淘汰。20年前修理厂的职员本钱、厂租本钱可能是现在的一个零头都不到,彼时维修量虽然少但利润很高,现在是体量大、利润低。客户群体在转变,思维办法就一定要转变。目前企业往电动汽车方向做转型,两条腿走路,同时又把美装、洗美、贴膜等项目重新拾起来。企业内部技师做了专业细分,建立了底盘组、发动机保养组、美容组等,车主群体更加乐意为专业买单。
王娟:首先实田一贯通过自己的ERP系统(偲腾)对客户的车做全生命周期的用车做事,包括通过企业微信以及系统的提醒,做好客户的关怀;其次,实田的每一个门店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时令变革,推出不同的套餐项目,在线上线下与客户互动;再者,日常加强SA和技师的一些专业知识培训。此外,实田也在扩展做事边界,在原有维修保养项目上拓展个性化改装、事件保险业务等。新能源业务方面实田目前正在做的是空想汽车售后业务。
曹恒法:我们两大块业务聚焦于变速箱维修和新能源维修。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下要连续挖存量我们侧重于两点。第一动手企业管理这块,提高能效,利用数字化和科技的力量提升现有管理上的差距,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二个是通过线上引流的办法,即通过自媒体运营的模式提高了20%的进厂量。新能源维修方面,去年成立了上海鲁班新能源科技,为修理厂供应一站式做事。
张远群:非常看好几个细分市场:一个是车主对某一款车情有独钟,希望把它打理得就像新车一样,这便是中古车的翻新和维修市场,这个是一个专项市场;另一个是新能源车的三电维修市场,这是新能源车涌现故障率最高的,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再者是与租赁公司互助,量大带来的业务流量增加。修理厂内部则须要从这三个增量当中投入专门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新能源方面,我们增加了新能源产品的发卖和投资这一块,比如说充电桩的发卖跟储能产品的发卖,还有储能产品的投资,也是全新团队。
新能源售后业务的风险和寻衅
沈肖:2018年积极地参与了某新能源品牌4s店的培植,两三年后这个品牌没了,所有的投资基本打水漂了。须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技能职员的培养本钱非常高,对修理厂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本钱。以是说新能源售后业务开展中技能职员是一个非常大的Bug,这类职员的流动对企业是一个非常主要的磨练。
顾红健:我们是从2020年之后开始逐步拥抱新能源,末了接管新能源和进入新能源。以是在选择新能源品牌时,第一这个品牌活得久很主要;第二在选择新能源品牌的投入时也要考虑是否有压库考察等;第三是职员储备,新能源发卖和售后做事与传统做维修不一样,在职员储备和培养上要提前做好布局。
王娟:选择新能源汽车品牌非常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选择互助方时,对软硬件以及资质哀求非常高,包括职员培训、园地、设备、举动步伐、装修、仓储、备货以及担保金等等,这些都会花费企业的人力和资金。而互助的新能源品牌如果没有起量或者盈利点不多,售后做事很难有增长,对企业来说压力就会很大。
曹恒法:我们做新能源三电专修有三个方面感触很深:第一是人才,新能源维修须要大量专业的高本色人才;第二是供应链,现在很多主机厂不对独立售后市场供应配件;第三是新能源维修的盈利模式短缺跑得通的好案例,看似这个行业繁荣,但很多是不赢利的。
张远群:新能源的寻衅第一便是投资人或者是老板,他自己不雅观念的转变至关主要。由于现在的汽车工业有更多人工智、软件,包括芯片行业等,因此老板的认知和想法要跟上,还须要投入新能源的决心,这是最大的寻衅。其次是技能的投入,能够从通讯的底层上做一些维修的业务,由于新能源车的通讯层级不一样了,能够维修的范围不一样。
仇大海:我认为寻衅分两个,一个是能否踏进新能源这个门槛带来的寻衅,即我们现在的维修厂是否能拿到品牌授权,也就意味着是否有资质做新能源售后做事。第二个寻衅是进入新能源赛道后的风险,包括老板的意识、投入、团队、体系等。而本日我们维修企业在新能源的一些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企业老板和团队都得到提升,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履历。这些履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给业内同行们带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