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难,事情职员自己搭建起蔬菜大棚。
电力工人们在“云端”上施工
项目经理曾俊修爬山做复测事情
王悦生 通讯员 翟伟 文图
核心提示|最近,30岁的冯涛觉得自己的记性变差了。旁人问他哪年结的婚,他仰开始,想了好大一下子才答上来。
工友们说,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一呆便是一年多,记性变差很正常。不过,冯涛对工程培植的各项数据,却烂熟于心,“每天都要在脑筋里过一遍,海拔再高也不敢忘”。
啥样的数据,比结婚日期还主要?冯涛所在的工程项目部,位于西藏波密县,一个俏丽与施工艰辛交织的地方。他和80多名河南老乡,在这里培植着天下上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繁芜、施工难度最大的输变电工程——藏中联网工程。
他们,在“云端”书写着河南人“不畏艰险、敢拼会赢”的敬业精神。
进驻
200多公里山路,走了十个小时
冯涛,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是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的员工。去年3月,领导找他发言,让他到西藏一个项目标段上担当总工。听到时,他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些场景:蓝天白云,风景奇丽,迢遥而神秘。
可是,踏上去西藏的行程后,他才意识到寻衅有多大。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总经理胡志华向先容,藏中联网工程,全称“西藏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500千伏线路工程”,该工程起于西藏昌都邑芒康县,止于山南市桑日县,超过西藏三地市十个区县。建成后,将从根本上办理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严重缺电和无电现状。该工程分为多个标段,由全国20多家电力单位进行分段施工,个中,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卖力该工程第14、15标段的培植。
到项目部的路途,迢遥而艰辛:先从郑州坐飞机到成都,再从成都转机到西藏林芝市,接着由林芝市开车到项目所在地波密县(林芝市下辖的一个县)。冯涛的同事郭晓峰,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到波密县的情景:去年3月,项目部的职员分乘几十辆车,从林芝市到波密县。200多公里的路,走了10个小时,在平地上这个速率还赶不上骑自行车。
而亲自体验后才知道,这个速率已经够快了。从林芝市区到波密县,只有一条道路——318国道,这条培植于60多年前的道路上,从林芝市区到波密段,非常惊险。道路大多建在高山的山腰上,头顶上方是碎石盘踞的山体,每逢下雨,碎石会从山上跌落到路上。道路下方,是百米深的峡谷,江水滔滔。
郭晓峰说,途中最惊险的一段路被称为“通麦天险”,这段14公里的路要走2个小时,是川藏线最危险的一段路,“路建在江边,高低不平,常常发生滚石、泥石流,一欠妥心就可能翻车坠入江中”。
复测
山坡太陡,下一次山滑倒6次
让冯涛自满的是,在全线20多家施工单位中,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是第一个进驻现场的。
施工面临的第一个寻衅,是徒步上山复测地形。冯涛说,工程施工紧张包括复测地形、组建电力塔、架线三个步骤,个中,复测便是拿着工程设计单位发过来的电力塔地理坐标,到山上重新测算这个坐标是否适宜施工。
在河南爬山,一样平常人都会气喘吁吁,在海拔三四千米的波密县爬山,更是每走几步,就须要停下来歇一下子,“有时上山要背着氧气瓶,走一下子,吸一下”。波密县城附近的山坡上,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很多山林连当地人都没去过,里面根本无路可走。当地村落民说,森林里有黑熊,常常下山打击家畜。以是,爬山复测地形时,至少须要两三人同行。
“山上手机没旗子暗记,很随意马虎迷路。”冯涛说,上山时,大家会做一些暗号,可等到下山时,常常找不到这些暗号,只能凭觉得往下走,除了缺氧、随意马虎迷路外,山坡的陡峭更让人胆寒。
项目部事情职员耿万良,今年50岁,人称“老耿”,在项目部里出了名的胆大。可面对坡度80度的山,他也犯了难,不得不请专业的攀岩队来帮忙。在攀岩队的帮助下,老耿和同事爬到了山上。山体太过陡峭,连饭盒都放不稳。中午时,工人们只能把绳子系在腰间,站在峭壁边用饭。饭是爬山时随身带的,饭盒里除了菜和米饭,还有一袋石灰、一小袋水,但这水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给饭菜加热的。把水浇到石灰上,再把饭放到石灰上,这样对付着就算是一顿饭。
爬山时,老耿常叮嘱年轻同事,“可不敢抓着山上的树往上爬”。由于有些树看似结实,但根部早已糜烂,用手一拉,就会连根脱落。爬山碰着陡坡时,要先由一个人上去,放缆绳下来,下面的人再拽着绳子往上爬。
“上山难,下山更难。”项目部安全巡查员魏旭,今年29岁,对下山的艰辛深有体会。魏旭说,山势太陡,根本不敢站着下山,只能半蹲着一点一点挪着下来。此时,地上的青苔仿佛在看他的笑话,踩在上面非常湿滑,“下一次山,我连续滑倒了6次,觉得屁股都不是自己的了”。
就这样,两个标段的复测工期原来操持一个月,结果花了两个月才完成。
组塔
组建一座电力塔,均匀耗时一个月
现场复测做完,就该组塔了,新的寻衅又开始了。
冯涛和同事卖力的14、15标段,要建300多座电力塔,途经3个州里,建塔的位置有的在半山腰,有的在山顶。最高的一个电力塔,建在海拔4279米的山上,施工职员从山脚爬到山顶,要花三四个小时。最重的一座塔有240吨重,最高的一座塔净高125米。
建塔前,先要在山坡或山顶上找一个作业面,给电力塔的四个“脚”找好位置。有一次施工时,塔脚的作业面刚做好,就碰着了降雨,泥石流把作业面冲毁了。这边的问题刚办理,更大的难题还在后面:一个电力塔,均匀有69吨重,这么多钢材咋运到山上?
胆大心细的老耿有办法:先由一队工人顺着山坡,走“之”字形上山,到山顶后建一个支架,然后在山脚下再建一个支架,两个支架之间用成人大拇指粗的钢绳索相连,借用滑轮把器材一块一块运上山,“假如山太高,还要在半山腰再建一个支架”。最长的一根索道有3公里长,仅搭建这一条索道,就花了两个月,施工难度可想而知,而全体工程仅索道就要搭建139条。
钢材运到施工作业点后,就可开始组塔了。山太陡,电力塔的四条腿只有长短不一才能在山坡上“站”稳,工人们也把这样的电力塔称为“高低腿”。组好一座电力塔,均匀要耗时一个月。在现场看到,同一座电力塔,最高的一个塔脚与最低的一个塔脚,最大相差五六层楼高。
山太高,路又不好走,有些塔材须要聘请西藏当地的马帮驮着运上去。有时,天色太晚,施工职员不得不住在山上。比起这些,搭棚子住在山脚下,已经算是一件幸福的事了。
在波密县城外的一个山脚下,见到了施工职员搭起的大略单纯帐篷宿舍。波密温差大,白天帐篷内闷热难耐,晚上又变得很冷。让人迷惑的是,帐篷表面还被一些铁架子围着,这是为啥?一名工人先容,这是为了防止夜里有野兽或者村落民养的牛来打击,“夜里,常有牛跑到帐篷里找吃的”。
生活
买菜难,项目部职员自己养猪种菜
在波密采访期间,项目部事情职员提醒最多的便是“不要沐浴”,由于一旦感冒了,很难规复。
“刚来的时候,上两层楼就喘得厉害。”冯涛说,今年5月份,他从郑州开完会回到西藏的项目部后,开始感冒发热,最严重的时候,穿了四层衣服,个中两层是羽绒服,仍觉得浑身发冷,但是项目部工期紧,不敢请假,就这样坚持服药,一个月才好。
冯涛的同事高民,最近也感到身体不舒畅、胸闷,他记得,项目部刚成立时,有一支外省的施工队听说这里缺工人,就想来包活,得知这里的海拔有3000多米时,对方还不屑一顾地说:“没问题,放心吧。”可是,等来到施工地点后,不到一个星期,这支施工队的很多人就说“受不明晰,这活儿一样平常人真干不了”。
“在这儿事情,真的是在寻衅生命极限。”藏中联网工程第14、15标段项目经理曾俊修说,虽然条件艰巨,但是,作为一个电力人,一辈子能参与培植一项拥有天下级难度的工程,感到非常自满。
艰巨的事情条件下,项目部的职员也通过各种办法“苦中作乐”。在第14标段项目部的一个大院里,事情职员建起了几个蔬菜大棚,大棚里种有茄子、小白菜、黄瓜等蔬菜,“项目部离县城远,路不好走。在大棚里种菜,既办理了买菜难的问题,放工后又找到了一个能放松心情的地儿”。除了种菜,大家还养了猪。
河南老乡身在西藏,时常惦记家乡的面条。但是,高海拔的项目部里,面条时常煮不熟,只能用大型的高压锅煮。每次面条出锅,转眼间就被大家“瓜分”完毕。
护景
为保护318国道美景,调度了施工方案
波密县城南北两面都是大山,全体县城被山上野性的翠绿包裹着。山中间是雅鲁藏布江的紧张支流帕隆藏布江,滔滔江水,每天清晨把这座县城从睡梦中唤醒。
穿城而过的318国道,临江而建,沿途风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是很多驴友最钟情的骑行地,也被我国的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人的景不雅观大道”。而冯涛和同事们须要组建的电力塔,就分布在这条景不雅观大道南侧的山上。
组建的电力塔,犹如一个个银白色的铁人矗立在山间,但这可能会影响游客欣赏满山的绿色,咋办?项目经理曾俊修先容,为了给全国游客留住波密县城附近318国道上的俏丽景不雅观,施工时,他们专门调度了施工方案。
按操持,电力塔要培植在县城南面的山坡上,这些山坡的坡度小,施工难度也小,但这些山坡是行驶在318国道上的游客最佳的不雅观赏区。为此,项目部经由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并上报培植单位后,调度了施工方案,把施工地点选在了县城北面的山坡上。不过,北面山坡的坡度大,施工难度更大,施工期限和本钱都会增加。
曾俊修说,施工方案作出调度后,施工周期比之前增加了1.5倍,不过,为了全国的游客,“项目部全体成员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为保护好318国道沿线的美景,他们每次在山坡上架设好电力塔后,塔脚附近都会被重新栽上绿树,山脚下的一些作业园地也会被撒上草籽。
项目部的老耿说,山上很多地方是原始丛林,他亲眼看到过有成年人巴掌大的黑熊脚印,有一次在山上施工,下山较晚,还听到了黑熊叫声。为不打扰这些动物,他和同事都放慢了脚步,“有时在山上也会碰着猴子,我们都是先愣住,让它们先过”。
架设电力架的山林,都是国家保护林,一旦发生失火后果不堪设想。为此,项目部专门设立了数百万的森林防火奖,对各施工队的防火方法进行巡查、评比,“上隐士员一律不许可携带喷鼻香烟、打火机”。
进展
工程估量明年8月份落成
曾俊修先容,第14、15标段现在的索道搭设已全部完成,组塔事情完成了40%,组塔结束后,便是架线了,估量架设线路长度(单回路)达160公里,全体工程操持明年8月份落成。届时,从西藏林芝市区到波密县的多个隧道将告别漆黑,成功通电,给路人带来光明,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也将用上这个工程运送的电。
很快,波密将步入一年之中的寒冷时令,冯涛要更忙了。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最近发的一张照片是,从高空中俯拍波密山林间的一道彩虹,七彩艳丽,温润动人。电力人便是这样,事情条件再艰巨,也会创造身边的一些小美好。